小學高年級語文導學案設計與教學策略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改和有效課堂要求我們必須徹底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思維定勢,樹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導學案介入課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皩W案”的著眼點和側重點在于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驅力。導學案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設計的“導學案”是否合理科學,是否符合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十分重要。
關鍵詞:高年級語文;導學案;導學案設計;教學策略
新課改和有效課堂要求我們必須徹底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思維定勢,樹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導學案介入課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導學案”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針對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為提高教學質量而提出的,是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有效載體,是促進教師與學生均衡發展的重要途徑。我校從2017年9月起開始推行“導學案”課堂教學改革。一年多來,我認真踏實做好“導學案”教學,現就一年來“導學案”教學的實踐略談一二。
一、導學案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ㄒ唬┲黧w性原則。導學案設計不同于傳統的教案,不僅要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還要體現對學生的尊重。因此,我校將導案和學案結合設計,其目的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信任學生,留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主發展,做學習的主人。
(二)探究性原則。使用導學案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案的設計應利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質疑、解疑,來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歸納、演繹能力。?
?。ㄈ┓椒ㄐ栽瓌t。第斯多惠說過:“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睂W案的突出特征就是“導學”,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因此,在導學案的設計和課堂實施中,應在學法指導上狠下功夫,學生具備了學習能力,就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就可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ㄋ模╇A梯性原則。問題的設置盡可能考慮到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淺入深,小臺階、低梯度,讓大多數學生“跳一跳”能夠摘到“桃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ㄎ澹r間性原則。教師的講應盡量少而精,盡可能騰出時間讓學生按學案規定的程序進行學習,以利于每個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作用,達到全體提高的教學目的。
?。┱n時性原則。每節課應該完成哪些內容,要注明課時數。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導學案的編寫
(一)編寫流程。我校從2017年9月開始在五六年級嘗試導學案教學模式,經過多位老師的嘗試、探究、研討,初步形成了我校導學案的編制流程:教者輪流主備--備課組二次備--實驗教學--反思修改--形成定案。
?。ǘ┚帉懛椒?。我校高年級語文導學案設計從形式上主要分為表格式和文本式兩種,閱讀課主要采用表格式,綜合性學習主要采用文本式。但無論哪種導學案都是從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前準備、學習過程和學后反思這幾個方面來編寫的。導學案主要按照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設計,主要分為導案、學案和達標檢測三欄,依據學習順序主要包括自學準備與導入環節、整體感知環節、深入理解環節、拓展延伸以及學后反思幾個環節進行設計。導學案中的導案與學案應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把導案和學案設為導學案的兩大主要欄目。
1.自學準備與導入環節的設計。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這一環節通過具體的學法指導,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進行達標檢測,就能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疏通文章脈絡。
2.整體感知和深入理解環節的設計。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在于落實基礎知識并解決重點難點,多用于新知識的學習。要注意與學生的已知建立聯系。學習過程可以教師講述為主,但更強調通過問題設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是這個環節重要的內容,交流的內容包括自學效果的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的展示等等,通過展示了解學生小組討論的情況。
三、高年級語文導學案的課堂教學策略
?。ㄒ唬┙Y合學案,課前預習。提前一天把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教師適當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這樣做,既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和正確的自學方法。
?。ǘ┬〗M互助,解決問題。緊扣教材、學案討論交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ㄈ┚v點撥,解難釋疑。精講釋疑是教師根據教學重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精講力求有針對性和啟發性,注重學生的思維過程。
(四)達標訓練,補償矯正。導學案中檢測達標部分,要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對子互查糾錯,小組長檢查驗收,課任教師抽查批改或全改。這樣便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情,為下一學時的導學明確學習目標。
(五)鞏固總結,反思領悟。指導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活動進行總結反思。提示學生:本課學習了哪些內容,得到哪些啟示,還有哪些疑問?
四、使用導學案的注意事項
1.每個教師都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由于個性、學習經歷、教學經驗及專業發展水平狀況等差異,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師使用導學案時,必然會帶上自己的個性色彩,因此,正確處理導案與學案的關系,也是一個必須研究的問題。教師要多角度思考問題,多角度思考怎樣讓學生深入掌握知識。
2.教材是根本,導學案只是為幫助學生更加容易地學習而設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師在使用中要強調學生不能依賴導學案而忽視了教材。要指導學生重視導學案的整理和保存。
對于導學案這一教學理念,我還尚處于學習階段,并無多少實際經驗可言。也許正是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誘惑力。所以,我們為之研究的空間也是極為廣闊的。當然,課程改革是漫長和艱巨的。我相信,只要遵循科學規律,積極探索,我們用辛勤汗水澆灌的“課改之花”,今后一定會更加燦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55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