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案導學”與探究性學習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推進的產物,以導促學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案導學”與探究性學習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案導學;探究性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200-01
  學案導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被許多老師所關注。學案導學模式下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緊密結合,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該模式主要特點是教學主體地位轉為學生,合作學習成為主要學習模式,促使課堂民主性的轉變。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學案導學”與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措施。
  1 以明確學習目標作為教學前提
  學案導學實施的前提是明確每章節的學習目標。因此,老師在對學案進行設計時,圍繞本章節基礎性知識點和教學重難點進行,以列提綱的形式發放到學生手中。學生參考導學案可以在預習過程中有章可循,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如學生在學習《小數的初步認識》知識點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目標進行了解,對小數的含義、讀寫等內容進行初步性的掌握,在此基礎上了解小數后面加上單位的實際含義,從而達到良好的預習效果[1]。
  2 學案知識點以探究解答形式為主
  學案導學的知識點的設計需要以探究性知識點為主,這種類型的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導學案對本章節基礎性的知識已經掌握,設計探究性的問題可以強化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如在學習《簡易方程》知識點時,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對方程含義進行掌握,并對等式的性質進行理解,學會在等式性質指導下對簡易方程求解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因此,導學案探究性的問題可以設計成以下方式,如,同向行駛的甲乙兩輛車相距10km,乙車速度為60km/h,兩小時后輛車相遇,問甲車的速度為多少?這樣探究性的提問結合了本章基礎性的學習內容,并有一定提升,對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3 在合作中解答疑難問題
  學案導學應用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針對導學案上的知識點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將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成不同的小組,確保不同小組之間學習能力可以互有補充。這樣可以促使小組內的學生建立團結互助的學習模式,能有效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并能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此外,針對學案導學中的疑難問題采用小組合作的模式進行解答,也可以有效節約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導學案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精神的同時,也需要積極發揮老師的作用,針對導學案中的疑難問題進行精講,細化學生的學習內容。如在學習《四則運算法則》知識點時,老師可以發揮總結本章內容的作用,向學生解釋同級運算和混合運算的注意事項,如乘除加減的運算還有帶括號的運算等。由此進行細致化的講解可以加深學生對本章節內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學生學習
  效率。
  4 依靠課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學案導學的再一項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幫助學生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鞏固加深。因此老師在設計學案導學時,注意在學案的最后添加課后習題的相關內容;注意課后習題的設計需要僅僅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注意課題難度有一定地遞進性,采用由簡單到復雜的課后習題設計模式。學生解答課后習題的過程中,可以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回憶鞏固,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指導老師及時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綜上所述,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采用。該教學模式可以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合作式學習、課后鞏固練習等教學活動,因此老師在設計學案導學時,需要針對教學的主要內容,秉持“教”“學”結合的設計理念,由此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姜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案導學”與探究性學習探究[J].考試周刊,2017(27).
  【作者簡介】
  張福娣(1981~)女,漢族,廣東省廣州市人,學歷:本科,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案導學”與探究性學習探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0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