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有效教學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語文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但是小學高年級階段正是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順勢而為,積極推動作文教學理念和方法的革新,讓作文成為學生的心之所好,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就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策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語文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出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從幼兒園到高等教育階段,學校都會開展有關語文的課程。在語文學習中,有的人認為學習語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而有的人卻認為它苦不堪言。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語文學習過程的作文部分,當一個人作文理解達到一定的水平后,對其他方面也會做得比較好,反之亦然。此外,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尤其是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對學生今后的人格、三觀,以及綜合素質都方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要突破點。
  一、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的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進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是成為語文教育改革的重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1.培養小學生更高的作文能力
  作文是語文的根本所在,沒有良好的作文能力,語文的學習就無從談起。寫作文可以陶冶一個人的情操,培養一個人的性情,能夠發展學生的個性。新課改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能夠學會寫作文,而是要求小學教育能夠培養小學生更高的作文能力,即學生對作文的理解,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寫流水賬上,而是需要真情實感表達自己的感情,以此達到培養小學生更高的作文能力的要求。
  2.注重小學生認識能力的培養
  在大多數人看來,認識能力不過是能夠教會學生美與丑、善與惡、好與壞。其實不然,注重小學生認識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作文教學來實現,激發學生的活力和想象力,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想象力的培養對孩子們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想象力可以讓一個學生的潛能爆發出來,達到令人驚嘆的效果。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是有著天馬行空的世界,他們具有的想象力可能比成年人更為更加豐富多彩,因此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有必要通過作文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認識能力。
  3.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即通過作文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人文情懷。作文是可以幫助一個人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的。教師通過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讓他們在審美意識上能夠有所提高、有所收獲,能夠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靈敏的洞察力,同時也能夠擁有更高的人文情懷,能夠吸收到中華民族的優秀智慧成果,這也是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
  4.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符合實際的能力
  當前,中小學生寫作存在的一個很大問題,便是寫作不符合實際。教師雖然要求學生背誦了許多好詞好句,希望他們在寫作時能夠用更多的優美詞句可用。然而,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直接套用,這導致他們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落入俗套。在寫老師時必定堅持帶病上課,寫母親時必定下大雨送傘,這樣的寫作并沒有達到最初教授學生寫作的目的。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能夠抓準題目的方向,把自己積累的優美詞句要活學活用,并緊扣生活實際來構思落筆。只有學生自己通過對生活,對對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的感悟,對每個細節的捕捉,教師再加以引導,才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策略
  在了解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的要求之后,就需要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做出策略探討。
  1.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們大多是以興趣作為學習的重要指標。如果學生對課本內容沒有興趣,新課改的其他措施實行起來都會困難重重。因此,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才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小學六年級下冊課本上,有《故宮》這一篇課文,教師給學生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首先會介紹故宮的基本情況,介紹故宮時如果用傳統的方法用文字給學生呈現出來,很容易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因此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活躍課堂氣氛,針對性地配合圖片或者視頻,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以此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學會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不斷發展,現代化科技對教學起到了很大地促進作用。小學教師通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能夠起到很不錯的效果。但是現代化教學工具需要合理利用,不可本末倒置。在五年級上冊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做《西風胡楊》,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配以胡楊的圖片,或者給出幾幅圖片讓同學辨別哪種是胡楊,或者給同學觀看有關胡楊的小視頻,這些方法措施都能夠加深學生對《西風胡楊》這篇課文的理解,也能夠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這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和理解能力的。
  3.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無論哪個階段的教學,都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在小學語文高年級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是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創新意識。六年級上冊課本有篇名為《詹天佑》的文章,這篇課文講述的是詹天佑在困苦的條件下,沖破層層阻礙,修建了京張鐵路的故事,表現了詹天佑不畏困難的精神和崇高的愛國精神。當老師講述這篇課文的時候,如果只是站在講臺講詹天佑愛國,不畏困難,學生是不能夠感同身受的,無法真正體會到詹天佑的情感。因此可以通過情景劇的方式,讓學生自行演繹詹天佑的故事,這樣不僅達到的教學作文的任務,還能夠激發學生寫作的想象力和熱情,還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也是順應了新課改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改革。
  4.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高年級的作文教學,其作用不僅僅停留在作文方面,還有利于幫助學生進行寫作。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寫作主要是看圖說話或者很簡單的話題。然而到了小學高年級階段,作文的要求變得更高了。通過更高要求的作文,學生能夠從作文中發現新的世界和對著世界的理解,能夠幫助他們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小學高年級階段,對社會和世界都有了一個更為清晰明確的認識,因此這對小學高年級寫作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語文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通過語文作文教學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獲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并且在此基礎上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適應發展的技能,增長學生的知識,仍然是今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文本提到的幾點建議,還希望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殷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J].教育科研與實踐,2014(5).
  [2]姜靜新.淺析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的途徑[J].新課程(小學),2015(03):98.
  [3]蘭潔.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積累途徑分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5(05):129.
  [4]侯翠麗.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積累[J].現代農村科技,2014(24):56.
  [5]張鳳.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探討與研究[J].少兒科學周刊,2015.
  [6]李玉煒.關于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探析[J].讀與寫,20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282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