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作文能夠讓學生提升能力的同時,也能夠讓其有更好的情感認知和人文情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對教師來講一直是一大挑戰,要讓小學生感受到作文學習內容的趣味性,又要對其學習與成長發展有益。生活化的語文作文教學也就應運而生,將生活與小學生的寫作相結合,是非常好的教學方式之一。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
  作文與生活一直有著很深的淵源,創作源于生活,現實生活也為作文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素材。另外,教師在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時,也讓小學生更加貼近真實的生活,外界很多靈動的事物都將映入學生的腦海,成為創作之源。學生的寫作與生活緊密相連,這樣作文才會更有人文氣息,情感也會更加豐富,文章也不會顯得過于空洞。怎樣通過生活化教學,讓學生所學的作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契合是教師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一、引導小學生積累生活化的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功課,生活更是萬花筒,將生活化的素材作為作文的支撐,內容將會更具生活氣息,也能夠體現出小學生對現實社會生活的關注度,有助于從小培養其人文情懷。因為小學生年紀與閱歷的關系,導致寫作時的內容與主題受限,這樣作文效果并不顯著,學生的作文也無法得到質的提升。
  小學生寫作文時捉襟見肘的局限需要被打破,這就要從小學生的生活入手,以身邊的人、事物、景等為切入點收集更為全面的作文素材。教師這時就需要注意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方式的運用,要帶領小學生去觀察生活,善于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讓其能夠一直熱愛生活,增強對生活的感知度,這樣敏銳的感知度對于作文素材的積累將大有裨益。如在學習《一個村莊的故事》時,教師就讓學生在課堂中回憶平日里所見所聞的不愛護環境的行為和事件,鼓勵其說出自己的看法。小學生的見聞與看法都將是今后環境類作文題材的素材。
  很多學生對于生活化的作文素材沒有什么概念,對平時的生活關注度也不高,認為寫好作文只要多讀書多看報就可以,多摘抄些詞句就是作文素材的積累,其實這樣的認知并不完全正確。閱讀與摘抄背誦對寫作確實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要想作文有深度、有內涵,就需要學生有自己的見解,這時生活化的素材案例更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所以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從素材中感受生活。
  二、培養小學生進行生活化的語言表達
  語言文字的表達在作文中的地位不容小覷,邏輯性強、表達完整優美等是一篇作文必備的條件。小學生其實剛開始接觸作文不久,對書本中晦澀、深奧、哲理性強的語言表達往往望而卻步,與現實生活相貼切的熟悉的語言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而且能夠有效地避免作文的空洞現象,能夠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充滿意蘊。
  生活是熱氣騰騰的,小學生其實就是小太陽,用生活化的語言去完成一篇靈動的作文,可以說是教學的成功,也是小學生在小學語文作文學習時應該有的樣子。教師一直進行書面語言教學會讓小學生的表達受到局限,長此以往,小學生的作文風格就會趨于統一,不利于思維表達的發展以及思想的深化,因此,教師在生活化作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認識生活化語言表達的價值,讓其從思想上重視生活化語言。在學習《給予是快樂的》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就會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生活化的表達,如“看見了嗎?很漂亮,對不對?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圣誕禮物!”并且鼓勵學生將類似的生活對話運用到作文中,這樣作文內容也會更為生動。
  生活化的語言表達就要到生活中去尋找靈感,學生每天的生活其實就是最好的生活化語言表達的來源。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將每日與人交流時的對話與情景記錄下來,讓這些鮮活的生活化語言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得以體現,這樣的作文才會更具特色,也有助于小學生個性的發展。另外,在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上,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的口語練習,這樣學生在作文運用時才能夠更為熟練。
  三、注重小學生作文主旨情感的生活化
  不同學生的作文所表達的情感有所不同,從作文中教師不難發現有的小學生表達出的情感是空洞的,有的甚至于都沒有表達出情感,沒有體現出作文的主旨。所以這種現狀需要去改變,教師首先在作文教學時就要注重教授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情感表達,讓學生能夠清楚:作文的主旨是什么?如何去明確主旨?在明確作文主旨后用何種內容進行支撐?這些都需要教師在開展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時對小學生進行啟發。
  在小學階段不能為了作文而作文,教師要讓學生從作文中得到提升,讓其情感在寫作時得以釋放,這樣才能夠達到教師進行生活化作文教學的效果。很多小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去寫作文,這時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去進行寫作,去探尋文章主旨,將作文的主旨以及情感與生活聯系起來。在學習《釣魚的啟示》時,學生就能夠明白: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但是實踐起來卻很難。遇到類似的選擇時,作者能夠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從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中得到哪些啟示,這些啟示就是作文的主旨,然后再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這一事件去凸顯作文的主旨。這樣生活化教學效果才會顯著。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夠從中提煉出意義非凡的主旨,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去發現每件事、每個物品身上的價值以及與之相關聯的事物,這樣小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在發散性思維的引導下,寫作時便會才思泉涌。作文既有內容填充,也有主旨凸顯,這樣作文不僅具有價值,而且也是小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體現。生活一直在繼續,永遠不會枯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作文主旨,將情感以生活化的方式流露出來,讓學生養成一種生活化的習慣。
  作文教學很大一部分要從生活著手,在小學語文作文中,教師要不斷探索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將寫作與生活進行融合,以生活作為寫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便能夠讓小學生的作文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叢蓉.淺談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
  [2]李海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模式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021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