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現在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總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咬緊筆頭,想了半天也寫不出幾行字。為了完成寫作任務,他們只能胡編亂造,說些假話、空話、套話敷衍了事,使得所寫的文章內容空洞,沒有情趣。我們讀學生的作文,味同嚼蠟。原因是學生心中沒有生活,寫作素材儲備貧乏,表達的情感不真切。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提高學生的寫能力,我們提倡生活化作文教學。什么是生活化作文教學?生活化作文教學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習作,在學習習作的過程中更好地生活。那么,我們如何實施生活化作文教學?在教學中,我是從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鼓勵學生寫生活中的真情實感這三方面來實施生活化作文教學的。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這句話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來源于生活的作文,才是有活性的。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應為學生創設“說真話,訴真情”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生活化教學情境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選取素材,創設一種模擬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真實的情境中去學習,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知識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在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重現生活情境,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1.在家庭生活中積累素材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是孩子溫馨的港灣,家人是孩子最熟悉最親切的人。家庭生活的素材是學生最好的寫作資源。家庭生活豐富多彩,為了讓學生更多地積累寫作素材,我們教師要經常告誡學生,回到家里要多關心體貼父母,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親身經歷,獲得深刻的勞動體驗和豐富的情感,給寫作注入新鮮的源頭活水。
  2.在校園生活中積累素材。
  學生一天有七八個小時在學校里度過,他們在校園里學習知識,與同學交往,可以說校園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庭。校園里可寫的東西有很多:學校的教室、操場,花草、樹木,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事情,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等,這些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只要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用心感受,就能很好地積累起來。
  3.自然中積累素材。
  大自然氣象萬千,五彩繽紛,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就有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孩子們經常與山水、田園為伴,大自然為他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景觀:蔚藍的天空、巍峨的高山、綠色的草地、美麗的田野、奔騰的河流……這些都為他們的寫作素材注入新鮮的源頭活水。我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到大自然中去尋找寫作素材。如春天到來時,帶領學生到野外,欣賞花草樹木,聽鳥蟲鳴唱,背背春天的詩歌……孩子對大自然的喜愛是不言而喻的,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積極主動地去觀察,用心體驗春天的美好,陶冶美好的情操,積累寫作素材。
  4.在社會生活中積累素材
  學生每天從家里到學校,從學?;氐郊依铮顔握{,很少有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其實社會與學生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我們教師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開展掃街道、參加獻愛心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等活動,讓學生走進社會,去實踐,去感受,在社會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
  三、鼓勵學生寫生活中的真情實感
  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對于一篇作文來說,最能引起他人感動和共鳴的,實際上只是作者靈魂深處的那些東西,假話、套話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作文教學要讓學生摒棄說假話、假抒情的方法,倡導說真話、抒真情的文風。情感的真源于生活的真。作文要想寫出真情實感,就要對生活有所認識,有所感悟。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新的事情發生,所以,要想抒發真實的感情,就應該抓住生活的片段。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看來微不足道,卻往往有著強烈的力量,使你的心靈為之震撼、情感為之波動。我們教師要放開對學生的束縛,讓他們看到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可以怎么寫,這樣才能真正打開學生的心扉,看到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音。因此,我們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寫“真話之文”,能夠反映真實的生活,寫“真情之文”,抒寫真情實感。
  責任編輯 黃博彥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6681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