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如何巧用導學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以及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下,導學案成為了教師開展教學的重要依據,“學案導學”也成為了一種課堂教學的新模式。導學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最終的目標,配以教師集體研究的教學方案,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合作、自主發展的路線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充分利用導學案的優勢,將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也應進一步加強對“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關鍵詞:導學案;初中化學;教學效率提高
  引言:
  導學案中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預習、合作探究、教師精講等多個環節,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這樣的授課模式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理念體現出了一致性的特點。面臨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化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應利用導學案,突顯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展現新時期化學教學的特色,提高教學質效。
  一、初中化學導學案編制
  利用導學案教學的首要環節就是對導學案的精心編制。在這個環節,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力求幫助學生高效掌握知識,為他們后續步入高中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在學案設計中,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學習要點、思考問題與學法指導。學習目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列出該課的知識要點后,再由學生進行自主歸納,幫助學生進行自學,進而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理解教材的能力。思考問題,根據學習內容與目標,在設計相關問題的同時,不斷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這樣既有助于學生探討教材內容,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
  在學案主體內容設計中,主要包括反思總結、問題探究以及隨堂練習等相關內容。在問題探究中,必須根據學習目標與重點,讓生活聯系實際,在設計問題的同時,創設、安排更加有探究性的情境。例如:在堿溶液的化學性質學習中,對于怎樣證明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2 NaOH+CO2== Na2CO3+H2O),可以從指示劑、氣壓變化以及生成物碳酸鈉(Na2CO3)的性質三個方面進行驗證。在反思性總結中,教師必須在學案設計中留有3到5分鐘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反思,進而鞏固所學知識。
  二、利用導學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利用導學案進行教學的核心在于“導”,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再繼續霸占主體地位,應體現新時期以“引導”為主的教學,彰顯學生的主體作用。導學案教學模式下,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質疑處巧妙的點撥,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努力達成每堂課學習的目標。
  比如,講解“制取氧氣”時,構建導學案要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引出課題――自主探究――自主合作――得出結論――歸納總結――自主拓展――自主評價”的教學導學案,使課堂充滿活力和生機。上課開始,教師引導學生舉出一些日常生活、生產、醫療、航天航空、潛水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純凈的氧氣的例子,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制取氧氣。
  又如,講解“燃燒與滅火”時,首先結合生活中的燃燒現象,通過圖片展示來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通過三個簡單的小實驗,學生總結燃燒所需要的條件。然后,通過對比實驗,學生理解物質必須同時滿足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接觸、達到著火點這三個條件才能燃燒,將課堂的氣氛推到最高潮;再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于燃燒所必需的三個條件進行討論,并將每個人歸納的燃燒條件準確填寫在導學案上,對于這節課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討論結束后,由教師提出問題:“生活中常用的滅火方法有哪些?”學生通過討論,將結果填寫在導學案上,并由小組推薦1名代表向教師和同學展示結果;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通過滅火原理及燃燒條件的對比,學生形象地理解、領會三種滅火原理,及時整理、歸納后準確地填寫在導學案上,對這節課的內容就更容易理解、掌握以致運用在實際生活中[2]。
  三、利用導學案實現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另一種形式的自主學習,只不過將學生的力量進行了集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外,還應多組織一些合作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同步的發展與鍛煉。
  例如,在學習“鹽和金屬置換反應”這一節內容時,由于前面學生學習到一個化學規律:即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可把排在后面的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發生置換反應。但是在這節內容中,硫酸銅(CuSO4)溶液和金屬鈉(Na)發生反應卻違反了這一化學規律,Na無法將Cu從CuSO4溶液中置換出來,而是Na先與水(H2O)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氧化鈉(NaOH)和氫氣(H2),然后生成的NaOH 再與CuSO4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銅(Cu(OH)2)沉淀和硫酸鈉(Na2SO4),總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Na+ 2H2O + CuSO4=Cu(OH)2↓+Na2SO4+H2↑。這導致很多學生產生疑惑,無法通過獨立思考解決該問題。這個時候,化學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和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逐步解決問題,掌握這部分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導學案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打破認知局限,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化學教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并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將其價值和功能在化學課堂中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計玲鳳.巧用導學案,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效率[J].才智, 2013(13):119.
  [2]方建文.探究使用化學導學案,提高化學教學效率[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 2015(1):62-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