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育回歸生活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生活化教學能讓幼兒在成長時期獲得更多有用的知識的同時也能對生活更加熱愛,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成長,現在很多幼兒園急于求成,把幼兒教學進行了小學化,給幼兒增加了很多的負擔,也讓幼兒對學習越來越排斥,得不償失,幼兒在幼兒時期就應該接受幼兒時期的教育。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消化知識點,幫助幼兒提高他們的認知和理解能力,把教育進行生活化是必須的,讓教育回歸生活也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的教學大方向。本篇文章主要就幼兒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問題找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教育;生活;現狀及問題;方法
幼兒剛剛步入學習階段,在理解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果能把知識進行生活化,讓幼兒通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對知識進行詮釋,那么教學就會簡單的多,雖然目前很多幼兒的知識儲備已經遠遠超出了應有的水平,但是在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引,讓幼兒能學會學習,學會理解,在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能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于幼兒目前的學習,對幼兒之后的學習也有百利而無一害。很多教師忽略了讓教育回歸生活這一點,把教育的位置放的很高,幼兒學習起來困難不說,對學習的興趣也會不斷減弱。
一、幼兒教學現狀及問題
幼兒教學現狀中主要的問題出現在教師和幼兒身上,關于幼兒主要是由于各方面發展都不成熟,沒有很強的理解能力,所以在學習時會遇到很多困難,無論教師說什么都跟著教師的腳步,習慣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這是無法改變的。另一個問題出現在教師身上,在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不是很靈活,沒有考慮到幼兒的實際情況貼近生活,把生活和教育割裂開來,給幼兒做了錯誤的教學示范,容易讓幼兒進入學習的誤區,也加大了學習的難度,無論是什么科目,什么活動,都沒有很好的結合生活進行。加上幼兒理解難的問題,就讓學習經常陷入瓶頸,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教師轉變教學想法是勢在必行的。
二、幼兒教學生活化方法
幼兒教學的生活化主要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課堂中的學習結合生活,讓幼兒能更快更好的理解知識點,學習效率能夠大大提高,另一個部分就是課后活動的生活化,在組織幼兒進行課后活動時,回憶課堂中的知識也需要貼近生活進行,這樣能讓幼兒快速調動學習過的知識,可以通過課后活動靈活運用知識,對生活更加留心。
?。ㄒ唬┱n堂學習生活化
課堂學習是幼兒學習知識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出現了差錯,那么幼兒之后的學習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幼兒的生活經驗雖然不足,但是他們這個年齡段最熟悉的事物都在生活中,所以把教學和生活聯系起來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能讓幼兒快速理解一些無法理解的東西,也能讓幼兒本來覺得無趣的學習變得有吸引力,對所學內容開始感興趣。比如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幼兒“家”這個字,如果按照普通的教法,這個字的結構比較復雜,筆畫也很多,幼兒一下子要學會很難,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而且即使記住了也容易忘記,教師可以結合生活,讓幼兒回想自己的家是什么樣子,“大家的家形狀是什么樣呢?”通過幼兒的回想和描述,家是一個可以保護人的地方,有一層保護罩,這個保護罩體現在這個字里面就是“宀”,然后家里有一個頂梁柱就是爸爸,是寶蓋下面的那一橫,家里的中心是幼兒,就是中間的彎鉤,這樣一個家就有了框架,有了支撐,在爸爸去上班自己去上學的時候,媽媽會照顧家里,然后盼望著自己和爸爸回家,家這個字就會在教師的解釋下慢慢被補充完整,這樣幼兒在記憶和寫的時候也能按照這個思路去記憶,更加容易,也不會輕易忘記,同事可以同時可以深層次了解家的內涵。又或者在學習簡單的算數問題時,幼兒很難集中精神學習,也常常會因為錯誤的計算方法算錯題目,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把算術題和幼兒的生活聯系起來,比如讓幼兒計算3+2=?時教師可以拿幼兒喜愛的冰淇淋舉例,冰箱里有三個冰淇凌,媽媽去超市又買了兩個回來,現在冰箱里一共有多少個冰淇凌呢?在被其中一個因素吸引之后,幼兒會更容易集中精力思考,答案的正確率也能提高很多。課堂學習生活化對教師來說是舉手之勞,對幼兒來說卻有著很重大的意義,能讓幼兒通過生活化的學習方式對學習產生正確的認識,對學習產生興趣。
?。ǘ┱n后活動生活化
除了課堂學習,讓幼兒鞏固學習過的知識的途徑就是課后活動,課后活動能讓幼兒在放松的同時回顧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如果能貼近生活,那么效果就會翻倍。比如在復習加減法時,教師組織幼兒做游戲,簡單的游戲雖然能夠提起幼兒的興趣,但是教師可以賦予游戲不一樣的角色設定,比如讓四五個幼兒排排站,每個幼兒代表一定數量的棒棒糖,一個棒棒糖就在幼兒身上貼一個,兩個就貼兩個,讓另一個幼兒充當搶棒棒糖的人,教師說出6之后,幼兒就要匹配相應的棒棒糖,比如抱住1和5或者是2和4,這樣幼兒能反映的更快,知識的復習也就更有效。幼兒的課后生活相比之前有了更多樂趣,幼兒也會更加期盼下一次的課后活動。課后活動生活化可以鍛煉幼兒把生活和學習更多的聯系起來,也能給幼兒做出良好的課后活動模板,讓幼兒在模仿之后有更多的知識積累。
(三)游戲生活化
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游戲化要走向生活,要從幼兒的生活中做起。幼兒的生活應該豐富多彩,應該具有游戲色彩。每一天幼兒都會興高采烈,他們每天都充滿陽光和微笑。在生活中,有很多游戲的情景,讓游戲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比如,在老鷹捉小雞游戲,讓一個幼兒當老鷹,其他小朋友當小雞,當老鷹捉小雞的時候,每個小雞結成一條長長的隊伍,來回跑動,直到老鷹把所有的小朋友都捉住,這個游戲才算結束。通過這個游戲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也讓幼兒有一種創新精神,讓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游戲。老師可以把紅豆、黑豆、黃豆和綠豆混雜在一起,然后讓每個小朋友撿一種顏色的豆子,看誰最先撿完。這樣,通過這個游戲,可以鍛煉他們的手和腦的協調能力。
總之,幼兒教學和生活就如同一對好朋友,彼此誰都離不開誰。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生活的作用,讓幼兒教學融入到生活中,正在生活中去解析幼兒教學,在生活中演繹幼兒教學,這樣的教學才會豐富多彩,才會樂趣無窮。
參考文獻:
[1]王麗. 讓教育回歸生活——淺談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實施策略[J]. 教育界, 2016(12):165-165.
[2]陸春燕. 讓教育回歸生活把游戲還給孩子——談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游戲化[J]. 山東教育, 2004(12):26-27.
[3]朱麗華. 讓課程回歸生活——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探究[J]. 成才之路, 2014(17):62-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0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