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作文教學回歸“原生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如今,盡管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模式上有所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作文教學仍然沒有脫離刻板以及單調的教學模式。但是,作文教學的原生態問題也就成為一直困擾老師的問題,因此,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找出小學語文作文中“套話作文”的弊端,讓作文教學回到“原生態”。鑒于此,本文就讓作文教學回歸“原生態”——談小學語文“套話作文”展開探討,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回歸;原生態;套話作文
  1、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困惑
  1.1小學生缺乏濃厚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興趣。人都喜歡做好奇、興趣的事情,一旦興趣了就會主動地克服困難去做,久而久之就習慣成自然。正如歌德說的:“求知識越來越有興趣,這只是習慣問題。就像嬰兒吃娘的奶,開頭也不怎么愿意,但不久就吃得非常愉快?!奔匆粋€人一旦進入知識的海洋,學習的欲望就越來越強烈,學習的習慣也會逐漸養成,正因為學生年齡小缺乏寫作文的興趣,對教師布置的作文,采取草草了事的應付態度,因而寫作成為一種負擔。
  1.2小學生積累的現實生活的直接經驗貧乏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即使他的記憶力再好,也比不了用筆記錄的東西持久。寫作的源泉來自現實生活。一個活生生的人,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學步到翩翩少年的成長過程,總會面臨幸福、美好、快樂、爭吵、不幸、失意、痛苦、困難、挫折、危險甚至死亡等,如果未及時將看到的、聽到的或感想之類的素材用筆真實記錄下來,那么這些現實生活中的點滴經歷容易隨著時光的流逝,慢慢消散得無影無蹤。若學生不屑于用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點滴或成長的軌跡,在寫作文時“胸無點墨”,就會覺得腦中空白,無話可寫,或是抱著應付教師的態度寫作文。
  1.3小學生的閱讀量較少,接觸社會面狹窄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屬于學生的個性行為,應引導學生積極調動思維和感情活動,進行理解和體驗,感悟和思考,引發情感熏陶,啟迪思想,培養審美樂趣。曾有一位先哲說:“讀一本好書,就是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焙芏鄬W生家在農村,家庭經濟狀況差,教育環境較差,接觸的社會面狹窄,閱讀書籍的數量不多,當然嚴重影響語感的培養。而寫作文又充分依賴語感,語感好寫起作文當然得心應手,“厚積薄發”就是對此真實的詮釋。而且,小學生還未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對書籍的取舍還存在嚴重的誤區,在選擇閱讀書籍時,不分良莠,無法起到所期望的效果。
  2、遏制“套話作文”,回歸“原生態”的方法和策略
  2.1加強作文素材的生活積累
  如何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教師善于給予學生個性化作文的教學指導,并且能夠提高對學生的寫作創設更為寬闊的空間。但一部分教師對于作文的教學觀念仍然十分傳統,作文訓練的方法十分單一,對于不同的學生在寫作水平能力上也參差不齊,且表達思維接受程度也不同,這些都是個性化作文中需要改進的部分,教師首先要從觀念上做出更新,從教學指導和寫作創設兩方面進行推陳出新,在寫作的形式上多樣化訓練,結合實際生活豐富寫作的創意思維。教師可以根據各種生活的場景或者是學生的自身經歷來展開寫作訓練,例如,在春游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寫一篇關于春天的作文,不固定寫作形式,要求學生從自己親身感受表達感想。游記、詩歌、散文都可以寫,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進行寫作,在評改中大部分學生都寫的是游記;也有學生寫的是散文;還有個別學生寫了詩歌。文章描寫了春天的景象,一片綠色包裹著大地,去感受大自然神奇與美,在寫作中學生們表達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個性化作文教學能培養學生在寫作時表達的真實情感,在訓練過程中,主張寫真實生活、真實情感、真實的思想;訓練方法上指定范圍不命題,不限文體,鼓勵學生寫作手法多樣化,重視表達方式。
  2.2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
  雖然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已經獲得非常大的成效,但以考試成績論輸贏的思想始終沒有完全排除,而表現在作文教學方面就更加顯著,許多老師一邊進行著教學模式的創新,給學生們講授作文寫作的技巧,而另一邊又不辭辛勞的給小學生傳授一些所謂的“作文技術”,這就難免使小學生們作文出現千篇一律的現象,而且小學生們還會記得老師教給他們的作文套路,知道哪個部分要詳寫,能拿高分,這些投機取巧的作法給了小學生一個錯誤的方向,讓他們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會輕易寫出來,制約著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因此,要想改變這種“應試效應”就必須要改變老師的教學理念,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把重點放在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以及思維能力的訓練上,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一個能夠激發他們思維與創新的氛圍,這樣才能使小學生能夠推陳出新,寫出具有標新立異的好作品。另外,老師一定不能夠打擊小學生們的“異想天開”,要鼓勵他們運用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種景象,然后把這些可愛的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寫出來,讓作文不僅具有“原生態”,更具有生活教育的意義。
  2.3加強閱讀與寫作的聯系
  寫作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看待,必須要與我們識字教學、句子教學、閱讀教學有機聯系起來,相互作用,相互補充。必須要與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內容有機結合,必須要對我們教學的內容最大優化,對課堂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和諧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索,真正從內心深處掌握知識,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教師要對學生多加引導和指點,讓學生在掌握文章內涵的同時,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從字里行間,從詞語句子,從段落篇章中找到作者的思路,學習作者的構思,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寫作思路體系,從而再在思路體系框架下,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入事實案例,從而完成寫作的任務。而這個過程是讓學生能讀,會讀,讓老師能導,會導,學生從中學習寫作方法,理解文章布局,清楚寫作結構,讓學生在想法變得“原生態”,感發自內心深處,真正寫出一篇具有學生真心實感的佳作來。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必須要從小學生成長的環境和自身的特點出發,讓小學生們真正認識到“仿寫作文”與“套話作文”的本質性區別,這樣才能讓作文教學回歸到“原生態”,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媛媛.芻議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與創新[J].小學生(下旬刊),2018(11):10.
  [2]邢軼群.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J].小學生(下旬刊),2018(11):52.
  [3]翟玲娟.小學作文的教學方法初探[J].考試周刊,2018(93):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61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