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作文教學悄悄發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大難題,功夫下不少,就是寫不好。其實寫作能力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反復實踐中習得的一項技能。教師要把握這一特點,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提升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表達自動化 寫作鮮活化 習作快樂化 文章口語化 寫作功能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84-01
作文教學一直是大多數教師和學生的大難題,教師很著急,學生很苦惱,功夫下不少,還是寫不好。事實上“學文如聚沙,學理如筑塔”,作文教學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我在作文教學上有一些小做法收效不錯,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隨手記錄,讓表達自動化
我們班級每個同學都會有一本小小筆記本,孩子們隨手記錄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學生們把記錄本當成備忘錄,沒有任何壓力,不需什么技巧的記錄,目的就一個,那就是我手寫我心,讓寫作自動化。上課有課堂筆記,活動有活動記錄,學習新課有初學體會,學完課文有學后收獲。觀察有筆記,交流有感悟,讓動筆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打開視野,寫作鮮活化。
上課學習是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但絕不是唯一途徑,看書是學習,看電視也是一種學習,在家里和家人交流是學習,出門走走更是一種學習。打開教育的思路,打開學習的途徑,就是打開作文教學的全新大門。學生生活豐富了,寫作的題材自然就鮮活了。遇到新鮮有趣的事件,記錄下來分享給同學們,在彼此分享各自世界的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興趣自然有生機。
三、交流自由,習作快樂化
學生交流才是學習發生的重要途徑,在交流中聽又是尤為重要的學習能力,學生之間互相傾聽,互相交流,互相碰撞。我會引導學生學會給別人善意的回應。學生間點頭回應,目光確定,語言激勵,總之他們相互肯定,提出見解,在彼此欣賞鼓勵中不斷長大,感受相互間的欣賞,增強說話寫話,自由表達的信心。溫暖鼓勵增強自信,有了自信就更加愿意表達,愿意表達寫作能力就在悄悄提高。
四、學會表達,文章口語化
想讓學生有一支妙筆,教師就要先有一張鐵嘴。教師要少說話,把課堂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鼓勵并培養他們有目的,有觀點,有條理,有邏輯的表達。讓學生間樂于表達,師生間敢于表達,學生在家中勤于表達,學生在社會上勇于表達。溝通是孩子通向世界的橋梁,讓學生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人,一張鐵嘴尤為重要。在這方面我有一系列非常有效的訓練方法:
1.開口說話常態化
我教的每個班級從新生入學第一天就安排每日一句話。如:第一天我叫什么名字?第二天我是哪個班的,我叫什么名字?第三天我是哪個學校?哪個班級?什么名字?總之,每天每個孩子都在自然而然的表達自己的心理。甚至放學前,同學互相之間交流今日收獲;課間我會路過某個孩子身邊主動跟她交流。這一切的訓練并沒有占用大塊時間,零零散散,疏疏密密,孩子們就在不知不覺中絕不再羞于開口說話。
2.語言表達規范化
在大多數同學已經大方自如,快樂主動的表達的基礎上,我會適時恰當地教給他們規范有條理的表達。
如:這件事我是這樣看的……
我同意您的觀點,但是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這句話我很喜歡,因為……
教給成長中的孩子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是極為重要的,很多老師抱怨孩子不會說話,那是因為我們沒有教給他正確的方法,當你把規范正確的方法教給她們,他們會給你無限的驚喜。
3.利用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讀書交流、故事大王比賽,演講比賽等,日常生活的打招呼,借東西,承認錯誤,布置工作,求人幫忙,都有恰當的方式,教師都可以在實踐中提出最佳表達方式。而這些恰當的語言都會在學生的作文中一閃而過,劃出道美麗的彩虹。
五、巧設平臺,作文教學功能化
送給同學的生日祝福寫封祝福信;寫給家長的內心煩惱時,寫封傾訴衷腸的信;老師出門了回來時,就給老師寫封告狀信;看到不文明的現象,就給同學們寫封倡議書。教師搭設各種平臺,讓學生我手寫我心,讓寫作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的途徑,讓作文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他們還能不愛寫作嗎?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課程,作文更是其中最為需要實踐的一項技能,要在多渠道反復實踐中,提升寫作興趣和能力。讓學生把習得的每一個寫作點都能在各種途徑的實踐中得以鞏固提升。好的作文教學應該是“功夫在課外”,僅僅拘泥于作文課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參與實踐中作文教學悄悄發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