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而教,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回歸原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課程,與學科課程有著質的區別,表現在該課程突出知識的綜合運用,注重問題解決的實踐性。由于該課程的學科性不強,加之沒有被列入考試科目,因而被許多教師視為“副科”,不被重視,在教學中思想守舊,教學方法單一,以教師的講授為主,過分關注教的手段,忽視學生學的過程,以“口頭實踐”為活動方式,極少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該課程的價值,以生本的理念指導教學,用前瞻性的目光去審視課堂,做到為學而教。為學而教,旨在讓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回歸原點,締造真學的課堂。教學的原點在于“學”,即學生和學習。為學而教,要求我們心中有學生,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為學而教,要求課堂以學習為中心,一切活動圍繞有效地學而展開。
一、趣學——玩樂中體驗
“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興趣”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原點,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引擎,是探究的不竭動力,興趣又是學生的老師,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發現,甚至讓學生無師自通。“興趣”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歸宿點,“趣學”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落腳點。為學而教需要趣中教,讓學生在趣中學,在趣味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科學興趣、實踐興趣、創新興趣,趣學是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效的必經之路。
講授型課堂容易枯燥無趣,讓學生昏昏欲睡、無精打采。玩樂是學生的天性,玩樂可以點燃學生探究熱情,玩中學能讓學生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使學生樂此不疲地沉浸于實踐活動之中。玩樂中體驗是提高綜合實踐教學質效的起點,我經常將綜合實踐打造成各種游樂活動,賦學習以娛樂的色彩,引領學生邊玩邊學。理解木蜻蜓的升空原理是《木蜻蜓》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我原先準備利用精美的課件,為學生講解木蜻蜓的飛行原理,后來放棄了該設計,在實際教學時,我給每個學習小組發放了一個木蜻蜓,讓他們自由地玩耍,玩著玩著,學生體驗到:“在旋轉木蜻蜓時,感覺到葉片下面有風”,從而發現了“木蜻蜓是靠空氣的反作用力”的升空原理。玩樂趣化了學習形式,勝過了教師的千萬句講授,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有效地掌握了科學知識。
二、做學——操作中提升
我國古代教育家顏元說過:“口中說,紙上作,不從身上習過,皆無用也。”教師如果只是空洞的口口相傳,不給學生實踐探究的機會,其教學效果定然低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怎么可以沒有實踐活動?!皩嵺`”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原點,我們要為學生搭建實踐的舞臺,提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在操作中提升實踐能力。
“做學”體現了以學習為中心,以實踐探究為方式;“做學”彰顯了知行合一,實踐為學生提供了知識運用的平臺,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促進了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木蜻蜓》一課中,為了使學生學會打磨技法,有效掌握木蜻蜓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我給學生提供了木片、手柄、打磨木塊等材料,讓學生動手制作一只屬于自己的木蜻蜓?!凹埳系脕斫K覺淺”,學生雖然通過討論知道了木蜻蜓的結構和制作步驟,但是真正動起手來卻并不容易,尤其是蜓翅的打磨,要在打磨時控制好手與蜓翅的角度,用力要做到均勻,許多學生開始時操作時顯得笨手笨腳,但是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琢磨,慢慢地改變角度,調整力度,有的還想出了好辦法,把蜓翅放在桌子邊緣打磨,不斷的優化打磨技法,提高打磨效果,學生的勞動技能在操作中得以提升。
三、共學——合作中探究
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眰鹘y課堂中學生各自封閉在一個狹小而獨立的學習空間里,相互之間缺少互動往來,更談不上合作學習,導致他們的視野狹窄、思維封閉,因此學習效率頗低。合作學習成為新課程背景中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借助團隊力量,開展互助互學,通過思想交換,獲得共同提高,合作學習的價值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被廣泛運用于各科課堂教學之中。
“合作”是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原點,學生相互之間結為學習共同體,集聚眾人的智慧和力量,開展群體性合作共學,在合作中探究建構,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質效。在教學《木蜻蜓》一課時,我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各小組圍繞木蜻蜓的結構組成、制作步驟、打磨方法等問題展開合作探究,為提高各組學生合作的積極性,我還激勵各組開展比賽,比一比哪組制作的木蜻蜓外觀最美、飛得最高、停留最久。小組合作使得學生有了互動交往的機會,學生凝心聚力共同完成任務,增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提高了探究學習的效率。共學既有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又有師生之間的合作共學;既可以是小組之間的小合作,又可以是全班之間的大合作。共學是一種協作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習效果,而且孕育了團隊精神。
讓我們在綜合實踐教學中立足原點,為學而教,帶領學生在玩樂中體驗,在操作中提升,在合作中探究,締造趣學、做學、共學的課堂。
【作者單位:海門市實驗小學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