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高中階段,數學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及難點學科,學生往往會因初高中銜接階段數學學習內容跨度大、難度深等原因難以適應高中數學學習節奏,產生許多學習難題。此外,傳統高中數學教學更注重題海戰術、講授式授課的方法,使學生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逐漸喪失了學習自主性,難以對數學學習保持較高的興趣。為此,教師不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及學習內容的難度來合理設計教學課堂,創新教學方法,實踐科學教學理念,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切實提升學生數學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 教學方式 改革 創新
  隨著教學理念的變革,各類新型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也應順應教學發展的規律,應用與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為此,教師應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自主性及學習習慣都已養成,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其主動性,并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總結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應變革教學手段,通過創設數學情境、探究式學習、微課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豐富高中數學課堂。
  一、創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教學效率,這是在高考所面臨的緊張大環境下形成的教學模式,教師更愿意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知識點,確保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接受高密度的數學知識,而后讓學生通過做大量的數學練習來鞏固所學知識。實際上,在這類教學方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能夠較快學習數學知識,但難以應對題型變化,不會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的變通,這十分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因此,教師應改變這一教學方式,而采用數學情境引入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從而進行分析與運用。例如,教師在進行《立體幾何》的教學時應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如神舟十一號發射升空、DNA雙螺旋結構示意圖、中華世紀壇、等圖片,并引導學生從中找出一些常見的幾何體。學生從這些圖片中認識到空間幾何體存在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師則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總結棱柱等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特征。通過創設情境,教師在分析數學環境中的數學要素時了解數學知識,并對該數學知識所適應的領域有了更深的認識,學生不僅能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學習如何運用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會以觀察的眼光與較高的靈敏度觀察生活、運用數學知識。創設數學情境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應用。
  二、探究式學習
  所謂探究式學習,就是指學生從日常生活的確定學習和研究的對象,深度挖掘現實生活與所學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現如今高考成為了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高中階段的大部分教學實踐也都是圍繞高考開展。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往往將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希望寄托在大量的練習和做題上,學生日常的學習節奏也在做題和練習之間循環往復。而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夠深度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學生能夠熟練計算某一類型的題目很大程度上也是死記硬背的結果。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也為了更好的對現有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除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外,教師還可以從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入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探究、在探究中發展,最終達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以《三角恒等變換》的內容為例,教師在安排學生學習這部分的內容時,就可以以“如何測量旗桿的高度”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或是運用平面向量的知識,或是運用初中學習的同角三角函數的知識。在學生對三角恒等變換即sin、cos、tan不同角度之間的對應關系有初步認識后,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如何用sin(α-β)和cos(β-α)表示tan(α-β),又如何用文字去描述這三者之間的關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予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鼓勵學生動手動腦盡可能的將所學的知識消化。長此以往,學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微課教學
  在對數學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中,除了盡可能的糾正原有教學方式的錯誤之外,教師還可以從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出發,輔助和完善現有的教學方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教師也傾向于借助互聯網搜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從而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專業知識。在互聯網教學的龐大體系中,微課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微課與平時的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很好的運用微課時間短、內容體系化、情景化的特點,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體驗。同時,由于微課易獲取的特點,學生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借助電子設備進行學習,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學生學習的時間限制。因此,在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重視微課對教學效果提升的巨大作用。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內容時,為了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視覺體驗,教師就可以將教學的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短小的視頻。倘若學生對某一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并不明確,學生就可以借助已經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學習直線與平面的立體圖形。針對直線與平面的不同位置關系,教師還可以分別設計不同類型的立體圖形并通過微課展示出來。學生只需通過學習微課就能夠將復雜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間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結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以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總結學習經驗為主。高中數學學習壓力較大、知識點繁多、難度大,教師應引導學生改變接收式學習的習慣,而通過創新教學手段來帶領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為此,教師應根據數學知識的特點及學生的薄弱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數學情境、探究式學習、微課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法豐富高中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胡芳.創新高中數學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2).
  [2]羅娟.創新高中數學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好家長,2017(66):47-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9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