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史料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教師在構建初中歷史課堂時,需在核心素養指導下去分析課堂教學的重難點,思考怎樣給班級學生創建高質量的知識探索平臺,促使他們能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度的理解。同時,核心素養要求歷史教師對學生進行史料解析能力的運用,通過對史料內容進行辨證性的思考,對歷史發展實施客觀且正確的判斷。為此,歷史教師應該對學生開展高質量的史料教學,促使學生得到更優質的知識教育。本文以《盛唐氣象》為例,分析歷史教師如何高效借助史料實施課堂教學。
  關鍵詞:歷史教師 史料教學 初中生 盛唐氣象 課堂教學
  史料教學可以給初中生不一樣的教學體驗,也能增加他們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索的能動性,立足史料分析客觀看待歷史,有助于教師強化課程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對初中生實施知識教育的時候,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史料教學增加學生的課程參與性,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本質進行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在知識體驗過程中獲得情感教育,讓學生得到邏輯思維和史料分析等能力的培養,呈現出很強的教學應用價值。
  一、根據教學目標靈活運用史料,促使學生深度理解課程知識
  核心素養要求歷史教師對學生進行史料解析能力的運用,通過對史料內容進行辨證性的思考,對歷史發展實施客觀且正確的判斷。教師要想借助史料教學提升學科教育的質量,則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對史料進行靈活新性的運用,借助各種史料資源幫助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理解,提升班級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
  歷史教師開展《盛唐氣象》教學時,需要讓班級學生了解到唐朝時期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風氣,同時也應該了解唐朝時期所取得的詩歌成就,從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谶@樣的教學要求,歷史教師能借助信息技術收集相關的圖片資源、文字資源以及實物資源等。通過對這些史料資源的進行靈活性的運用,歷史教師能更好展示該時期的內容和文化成就,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能動性的思考。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此知識進行思考的能動性,也能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的歷史觀點,強化知識教育的科學性。
  二、歷史教師要將史料和課程知識進行結合,滲透多種價值情感
  史料教學是建立在對教材內容整體把握基礎上的,歷史教師要想通過史料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性,就必須要將史料內容和課程知識進行融合,向學生滲透多種價值情感的教育。史料教學是通過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歷史情境和文物等內容,增加他們對歷史發展的本質思考能力,可以對歷史發展進行正確的看待[1]。所以,歷史教師在實施史料教學時需要讓學生深度掌握該知識所蘊含的內容和情感,增加學生的知識收獲。
  在講解本課程知識時候,歷史教師就可以將古書文字記載,詩詞文選以及建筑繪畫等史料融入到知識教育中。這樣可以讓初中生從多個角度掌握到盛唐時期的文明發展情況,感受到人民所創造出的文明。之后,歷史教師也需要讓學生對盛唐氣象的背后內容進行思考,讓學生為我國擁有如此繁盛的文明感到自豪,讓學生積極投入到知識學習中,為我國的長遠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
  三、教師需指導學生對史料內容進行分析,強化其邏輯能力
  歷史教師在借助史料向學生開展知識教育的時候,要想保證學科知識教育的科學性,也需要指導學生對史料內容進行分析,強化學生的邏輯能力。在對歷史發展進行思考的時候,可以通過不同的史料內容對它進行多角度的辨別,從時間和空間上對其進行正確的分析[2]。所以,史料教學不單是讓學生和教材內容進行融合,也需要讓學生對史料內容進行真偽的辨別和內涵的分析,讓其實現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向學生開展本課程知識教育的時候,歷史教師不單單是要展示國內有關盛唐氣象的史料資源,也可以將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納入到其中,讓學生對幾種文明發展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樣可以強化學生對盛唐氣象知識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在大的歷史環境中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強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
  四、教師要整合史料,讓學生得到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
  史料教學可以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內容,也能培養學生辨別史料真偽的能力和歷史唯物觀,能提升學科教育的效果,讓學生獲得更高層面的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為此,歷史教師在向學生實施史料教學時,需要整合相關的史料內容,讓學生得到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具體說,歷史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將唯物史觀作為學習基礎,依照具體史實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和解釋,以此掌握歷史事件的本質[3]。歷史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對相關史料內容進行閱讀,并對內容實施整合和歸納,讓學生能正確理解史料的內容和觀點。
  進行本課程教學時,歷史教師可展示相關的史料內容,指導學生根據史料內容回答思考問題,積極培養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材料一: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而詩之盛者莫過于唐。清代康熙年間編定的《全唐詩》收錄的詩作就有48000多首。唐詩內容既涉及政治、經濟、宗教,又涉及親情、友誼、懷古、山水、田園;作者中既有帝王將相,也有販夫走卒……還有外國人。
  ——改編自儀平策《中國審美文化史》
  材料二:唐朝允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參加科舉考試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著很多城外來的使節和留學生,有不少人與當地人通婚。武則天下令組織編纂的《三教珠英》一書,儒、佛、道的內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編自朱漢國主編《歷史》
 ?。?)根據材料一、材料二,分別概括唐詩、唐朝精神風貌的特點。(2)上述特點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結語
  歷史教師在對初中生實施史料教學的過程中,要想立足史料教學強化整體課堂教學的成效性,需要靈活運用史料資源,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熱情。同時,歷史教師要將史料和課程知識進行結合,滲透多種價值情感,也應該指導學生對史料內容進行分析。此外,歷史教師在向學生實施史料教學時,需要整合相關的史料內容,讓學生得到歷史解釋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姜玉娥.巧用史料,搭建歷史與現實的橋梁——試談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教師,2015(35):47-47.
  [2]孫玲.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史料教學法培養歷史思維的實踐分析[J].時代教育,2016(14):202-203.
  [3]程俊平.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教學法的合理運用研究[J].學周刊,2016,26(26):163-16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9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