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史料實證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史料實證作為高中歷史的重要核心素養之一,對幫助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歷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滲透史料實證。爭取讓學生在搜集、整理、辨析史料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強化對歷史的認識,從而促進學生史學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實證;課堂教學
  史料實證就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辨析,并運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現歷史真實的態度與方法。而歷史是不可逆的,我們要想了解真正的歷史,只能憑借現存的史料,這就體現了史料實證這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史料的搜集和整理,注重教學內容的拓展,注重對學生史料分析的引導。從而強化教學效果,全面發展學生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更好地實現高中歷史的育人價值。故而,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史料實證下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策略。
  1.注重材料篩選,重現歷史真實
  史料實證下的歷史課堂教學,自然要以史料為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倍重視史料的搜集與選擇。但是,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在選擇史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一)權威性。盡量從權威性的專著或史書中選取史料,這樣才能展現歷史的原貌;(二)針對性。教師在選擇史料時要以教材為核心,要針對某一知識內容,以強化教學效果;(三)以生為本。即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史料,以簡化學生的理解過程。只要滿足以上幾點要求,才能真正重現歷史真實,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一課時,為了照顧學生解讀材料的能力,我先展示一張“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寶座上”的照片,借此引出本節課的題目。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為了體現日本軍隊對我國人民的殘忍虐殺,我選擇一組日本隨軍記者在旅順拍攝的照片,它具有足夠的權威性,足以成為日軍屠殺中國居民的罪證。除此之外,我再針對本節課的重點,展示《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的內容。通過這一系列資料的展示,可以構建出相對完整而真實的歷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為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奠定基礎。
  2.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史料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比如:文字史料、圖像史料、口述史料、藝術作品、民間傳說等等。在教學中為學生呈現不同形式的史料,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也能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迅速走進課堂,并以其表現形式豐富、互動性強等特點為各學科教學打開了嶄新的篇章。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多種形式的史料。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全方位認識歷史真實,體現史料實證下課堂教學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一課時,我便借助多媒體展示多種形式的史料。首先我展示一些清末時吸食鴉片的照片和相關畫作,讓學生了解當時吸食鴉片的風氣。然后,我為學生播放紀錄片《戰神的怒吼》片段,該紀錄片中展示了一些當時鴉片戰爭的真實畫面,并配以當代史學家的解說,給學生呈現了生動清晰的歷史圖景。這種圖片和視頻的形式,足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直觀感受。當學生對鴉片戰爭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再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文字資料。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接觸多種多樣的史料,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歷史真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引導實證剖析,提高分析能力
  史料實證的重要內容是史料辨析,并且,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史學素養,就要培養學生對史料去偽存真,并從史料中挖掘證據、得出真知的能力。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推進,歷史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常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而史料是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史料分析是學生認識歷史、產生獨特見解的重要過程。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合理引入史料,還要著重引導學生剖析史料,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課時,我便為學生展示兩則文字史料。一則是《漢書·食貨志》中描述漢初經濟狀況的片段,另一則是《中國古代史》中對漢武帝在位期間國家存在的問題的描述。然后我讓學生認真閱讀材料,并進行引導性提問:“漢初以黃老思想為治國理念,那么黃老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學生給出“清靜無為”這一答案,于是我繼續引導:“那么在漢初為什么奉行黃老思想?”這時學生便根據材料一,說明漢初百廢待興的社會經濟局面,據此分析黃老思想對穩定社會局面、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作用。而后,學生便根據材料二,自主分析漢武帝推行儒術的必要性。通過這一過程,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促進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形成。
  4.組織合作探究,發展核心素養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常識和歷史基本技能,正處于進一步提升史學素養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史料實證下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分析史料,還要讓學生主動搜集、整理史料。但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且高中歷史復雜度較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阻礙。所以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妨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共同搜集、篩選、分析史料。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保證史料的真實有效,從而促進學生歷史綜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發達的古代農業》一課時,因為內容難度適中,于是我便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我讓各組學生將課本上出現的史料進行整理,并從工具書、歷史類課外讀物中尋找相關史料,也可以利用教室的電子設備進行史料收集。之后,我讓學生分析材料,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而在成果展示環節,各組學生呈現出不一樣的內容。有的利用教材和其他課外書籍上的耕具圖片,說明原始農業的耕作方法。有的學生從網上查找河姆渡遺址的相關信息,根據其中出土的生產工具和人工栽培稻遺物來分析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展狀況。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全面鍛煉學生搜集、整理、辨析史料的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進而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總之,在史料實證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合理選擇史料,有效指導學生分析史料。以幫助學生認識真正的歷史,使其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從而提升歷史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霞.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素養的培養[J].教書育人,2018.
  [2]  高俊鳳.史料實證素養下的高中歷史史料教學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7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