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數學課堂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為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 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但當前有效教學理念下的教學現狀卻展現出不盡如人意的一面,師生負擔日益加重的教學事實與有效教學的本質相去甚遠。因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同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重視他們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一、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目標及著力點
?。ㄒ唬┯行Ы虒W的目標
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目標在于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質疑、想象、自主學習、自我調節并因此促成學生的進步與全面成長。將眼光僅僅投諸學生數學成績的評價是比較片面的,教師應著眼于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并在其數學語言的理解、數學體系的感受、理性思維的提升、認知情趣的發展做出科學的評價,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研究中不斷鍛煉自己的洞察力、理解力并因此培養出獨立思考與創新的意識、能力。
(二)有效教學的著力點
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建構往往是對數學程序與對象的體悟并因此建立的圖式結構。高中數學概念、定理、公式、方法等高度的抽象性對學生的智力參與、原有經驗、合情推理與概括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應著眼于學生已有的經驗與認識并促使其實現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使學生在進一步的理解中最終進步與全面發展,而將核心置于解決教學速度上的短期行為是片面的。
二、提高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ㄒ唬┚膭撛O課堂教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課堂教學與教學活動緊密相連,更離不開問題的設計與實施,但在日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注重的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數學學科規律來創設教學問題,并深入提問學生,及時引導學生參與到質疑和解疑的過程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其一采用串聯式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橫向發展,我們一般認識問題都遵循從淺到深的規律,那么設計問題時也要遵循這個規律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教學完“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這節內容后,教師可以通過幾個由淺入深的問題來引導學生證明自己的想法;其二采用并聯式的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橫向發展,構建數學知識體系離不開分析和比較,設計并聯式問題能夠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有效拓寬學生的數學眼界,培養他們思維的歸納能力,真正實現學生思維橫向拓展的目標,促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
(二)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以往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也存在一些探究活動,但是基本都是小組討論的形式,這種形式有效性不高,并且傳統數學課堂教學都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只是一味地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完全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學生根本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學質量自然提高不了,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索知識,如果要是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并積極探索答案,將會非常有助于數學教學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積極轉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并融入一些有效的教學活動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ㄈ┲匾暽顚嵺`教學,提高學生實踐運用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將實際問題引入課堂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聯想實際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使他們更加的貼近現實生活,從而啟發他們的思維,培養其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如,在“函數的單調性”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實際問題“同學們,這個月我們共進行了五次考試,下面就請同學們將考試的次數作為自變量,將自己考試的成績作為因變量,然后建立相應的函數關系式,并將其用圖像法和列表法表示出來?!边@是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因此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完成圖像和列表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課堂進行展示,學生的圖像各不相同,有的學生的函數圖像是逐步上升的,有的學生的函數圖像較穩定,還有的學生的函數圖像起伏不定。這時教師就可以趁機進行思想教育,提醒學生們只有不斷努力,加強探索,才能促進自身成績的提高。此外,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圖像的變化情況,有利于加深他們對函數單調性的認知,同時培養他們歸納探索的思想,促進他們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其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ㄋ模┨岣哔|量講述與提問
便捷的講述這一個性化的教學行為雖然在做法上相對傳統,但精妙運用的講述往往能夠在學生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效果,使學生在有意義的學習中更好地感受數學的美與智慧并獲取“真經”。不過,教師在高質量的講述中一定不能忽略認知沖突的制造,這對于學生注意力與思考的引發來說是最為有效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對講述的內容進行有意義的篩選,一些沒有必要講的內容或者學生輕易能夠自主掌握的內容可以省略不講,這樣有的放矢的講述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思考與判斷并在學生疑惑之處為其提供幫助與引導。數學策略性的知識以及學生自主掌握較為困難或易犯錯誤的知識是教師課堂講解中的重點內容,教師一定要在這些內容的講述中講究方法并根據實際學情進行及時的調整,將學生引領進過程與結果并重的教學過程中并獲得基礎與創新的同時發展。
結語
總之,教師在實施有效教學時一定要從育人的角度來思考數學教學的有效與否,著眼于學生的終生發展并考慮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將數學教學的遠期效果與近期效果進行統一,使數學教學在質量和數量、顯性效果和隱性效果、數學領域中的效果和其他領域中的效果統一起來,并因此展現出數學教學具體的有效性教師在具體教學中應不斷地對數學學科內容、學生心理表現、學生學習水平、目標達成情況等內容進行反思,在不斷改進教什么、怎樣教的反思中提升學生的自我期待與調節并因此促成教學有效性的真正達成。
參考文獻
[1]張茹偉.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18):18-21.
[2]李發新.基于有效教學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26):78.
[3]夏寶海.關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2013(5):1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