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小學語文教育是學生啟蒙思想、語感以及邏輯能力的重要階段,只有小學學好了語文,才能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厚實的基礎,我國對于語文教學歷來都很重視,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中不斷對小學語文進行完善,但是隨之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因此在改革的內容中,應該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升對學生思維邏輯的發展,充分發揮想象空間,增強創新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問題 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運用有效教學方法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與創新。語文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學情,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確保素質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從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對策,期望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有所幫助。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Z文課本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
  書本的教學離不開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而現下的多數語文課本,雖然內容豐富且多元化,但是與實際生活脫節嚴重,在課堂中老師講解得知識都是根據教材內容所進行的,沒有和實際生活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對于課本中的講解,教師只會告知其中心思想講的是什么,而小學生,還是處于懵懂、無知的一個狀態,不能夠理解文章中的大道理,因此不結合實際生活進行語文教學,學生就體會不到文章的主旨和含義,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和積極性,并且對學生的成長教育沒有太大用處。
 ?。ǘ┙虒W內容單一刻板
  教師還沒有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講課內容單一,不具有多元化。在新課改后,語文課程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教學,但是大部分教師已經習慣用傳統的方式進行上課,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中做出來調整,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效果并不理想,使得教學質量不高,導致學生學習缺乏動力,不愿意與老師互動交流,課堂氛圍不活躍,致使教學效果差。此外,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心智還不健全,因此單一的教學模式不適合他們現階段的學習,會抑制學生的想象思維,降低對語文的興趣,不利于思維的發展。
 ?。ㄈW生自主學習力差
  大多數語文教師的上課模式還是以講為主,教師喜歡將教學參考大綱中的內容,詳細的讓學生進行了解,以便于應付考試中的閱讀題,把學生當機器一般灌輸知識,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課堂中,教師絕大部分時候會向學生提問多種,并且喜歡問學生“是不是”“對不對”等問題,降低了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空間,養成了學生的惰性思維,教師沒有考慮到問學生問題的針對性和啟發性,使課上的氣氛不活躍,降低了學生的聽課質量,降低了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能力。
 ?。ㄋ模┤狈φZ感邏輯的培養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語感和邏輯的培養,它們是語文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重視的是對課本內容的講解分析、對詞句的聽寫以及為學生教考試時的應付方法,在教學內容中忽視對學生語感和邏輯的養成,極大程度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邏輯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使得語文基礎不牢固。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對策
 ?。ㄒ唬┮雽W生生活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和探索欲。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規律,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選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對《植物媽媽有辦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將學生帶到課堂之外的大自然中,尋找蒲公英、蒼耳等植物,然后讓學生邊找邊想,這些植物是如何播種的。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戶外的教學方法,近乎于游戲,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了相關的知識。當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課堂閱讀,由于親身感受,使學生對課文的領悟變得更加容易。
 ?。ǘ╅_展互動討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創建寬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提出帶有思考性、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時,教師可從故事性的課題中,引出理解性的課題。先引導學生提出話題,即文章中主要講述了誰向誰借,為何要用草船借,在何時借,如何借,最終借到沒有,借來的東西有沒有歸還,整個事件說明什么。這是一個典型的理解性話題,當話題提出后,學生便可據此對課文進行解讀,并與他人進行交流,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理解,而且還能使他們理清文章的脈絡,進而領會中心思想。
 ?。ㄈ┮龑ё灾魈骄?
  小學語文教學要解除固定教學模式、標準問題答案、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思想的束縛,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語文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如在教學《江畔獨步尋花》時,教師可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對這首著名的詩詞進行理解,鼓勵他們進行聯想,閉上眼睛想象開滿絢麗多彩花朵的小路,在風中舞動的蝴蝶,以此來超越教材內容對學生想象力的束縛;除了聯想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畫筆對美麗的景色進行描繪,將腦海中的怡人景致躍然紙上,借此來感受作者進行詩詞創作時的激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隨后教師可以該首古詩為例,讓學生對其它六首與之相關的絕句進行收集,運用本堂課的學習方法對這些詩詞進行理解,由此不但可使學生思維變得更加活躍,而且還能從中找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在教學內容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做出調整,努力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趣味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充分發揮其想象空間,提升思維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發展,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立玲.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教育的實施及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2017(03):43.
  [2]秦國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數字化用戶,2017(26).
  [3]張珣.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科學,2016(12):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4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