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下的高中德育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深入實施,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高中教學正面臨巨大的挑戰。以往應試教學理念的弊端逐漸暴露,教學在關注學生成績的同時,更應該契合高中生的特點,積極開展德育教育。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是現代德育思想的一種,對于指導高中德育教學工作具有積極的意義。同時,該理論強調全員參與,以健全的制度為依托,旨在讓每一名學生得到發展。因此,本文就結合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思想,對高中德育工作展開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諾丁斯關懷 道德教育理論 高中德育工作
高中是教育教學的主要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佳時期。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制約,當前高中教學還存在諸多不足,課程內容以應對高考為根本,教學方式單一,忽視了學生德育素養的培養。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高中德育教學愈加受到人們的關注,它是教學走向人性關懷的重要一步,也是幫助學生更好成長的關鍵。諾丁斯關懷教育強調“關懷是調節整個社會中人與人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出發點”,它與高中德育教學的終極目標相契合,強調教育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就對相關內容進行概述,并談談其與高中德育教學的關系,為更好的實施指導加以探究。
一、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概述
關懷理論興起于二戰后的西方國家,代表人物為內爾諾丁斯,該理論與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受到普遍關注,并開始廣泛應用。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一經產生,就被世界上很多國家認可,并廣泛應用于各類學科的教學之中,甚至成立了實驗基地。該理論最早以女性體驗為基礎,將關懷看作是道德的基礎[1]。關懷道德教育則是諾丁斯在之后20多年中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它以尊重為前提,尤其強調對學生的生命尊重。
二、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與高中德育關系
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注重道德教育,與當前高中德育工作的側重點不謀而合,都強調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都以“關懷”為核心。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個性鮮明,渴望被認可、被關懷,諾丁斯的關懷道德教育理論也認為“被關心是人類的普遍愿望”,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出有能力關心人的學生。由此可以看出,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與高中德育教育息息相關,兩者的教學目標具有一致性。在目前高中德育教育中引入諾丁斯的理論,對于完善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指導高中德育工作
(一)以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為主題進行深入挖掘
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高中德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人們的認可度也在提升。但是由于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德育教學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內容不夠深入。在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以關懷教育為主題,能夠更加貼近高中生的生活,凸顯關懷的價值,在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困難的時候都可以堅定他們的理想信念。如在植樹節、母親節、父親節期間開展關懷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他們深刻意識到關懷的意義。
?。ǘ┮灾Z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為手段建立師生關系
關懷教育無處不在,它的實現要以師生之間的積極對話為前提。所以,教師和學生首先要彼此關心,建立關懷型的師生關系,做到互相理解和接納?;诖?,教師要尊重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與他們做到平等的對話。學生則要體諒教師的難處,設身處地為教師著想,把教師當成朋友。
?。ㄈ┮灾Z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為主題開展實踐
實踐是教育更好落實的依托,也是理論發揮作用的主要方式,光靠說教難以真正凸顯諾丁斯關懷教育的精髓。因此,在高中德育教學工作中要以關懷為主題,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通過情景的創設引導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如,在校園內舉辦“十八歲成人禮”的活動,以有儀式感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他人的關懷,也讓他們真正走向成熟[2]。
四、相關建議和措施
?。ㄒ唬┨嵘處煹年P懷素養
教育的本質屬性在于引導完備人性的建構與發展。引導者首先應是關懷道德教育實踐中的榜樣,作為一個關懷者,要擁有關懷的品質、關懷的智慧、關懷的理念和豐富的關懷經驗,能敏銳地觀察到學生的關懷需要,適時適宜地關懷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重視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開放地、非選擇性地、不懷功利目的地接納學生,以教師的關懷行為去感染、熏陶學生[3]。
?。ǘ╆P懷德育活動要遵循關懷原則
構建以關懷為取向的德育實踐活動,必須直指關懷的價值追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這是德育活動的基本原則。關懷本是一種體驗過程,忽視主體作用,無法實現自我悅納自我教育的教育功能;要遵循生活原則,選擇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創設關懷情境,在“行”的德育中讓學生體會到對社會的關懷責任感。走進生活,是德育工作獲得生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結語
諾丁斯關懷教育是高中德育工作的理論參考,它與目前中國德育教學的理念不謀而合。在素質教育的推動背景下,高中德育教學必須不斷創新,強調關懷的重要性,突出關懷教育的實踐性,關注學生的真切體驗和感受,關注學生內在的生命成長[4]。
參考文獻
[1]王保衛.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名師在線,2018(21):50-51.
[2]張清.諾丁斯關懷道德教育理論與“90后”大學生德育工作[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254-255.
[3]王蕊.諾丁斯關懷理論及其對我國道德教育的啟示[A].中共沈陽市委員會、沈陽市人民政府.創新沈陽文集(B)[C].中共沈陽市委員會、沈陽市人民政府:沈陽市科學技術協會,2009:5.
[4]侯晶晶.關懷道德教育理論研究——源起、問題和所得[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12):16-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