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鍛煉在骨科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康復鍛煉是骨科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肢體功能恢復、預防并發癥的重要保證??祻湾憻捒梢灾苯佑绊懼颊呤中g后的恢復情況,在縮短病情康復時間的同時,還能大幅度降低致殘率??祻湾憻捯话闶怯舍t院專業的護理人員來操作的,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來制定一套適合的康復訓練方案,由簡單到復雜,由臥位到行走,每一步都與患者骨折的愈合狀況息息相關。為了避免給患者的患肢造成二次傷害,康復鍛煉必須遵循循序漸進、動靜結合、主動與被動運動相結合的原則。
【關鍵詞】康復鍛煉;骨科術后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5-0222-01
臨床上,骨科手術后的患者如果沒有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長時間臥病在床也會出現深靜脈血栓。護理人員在為其制定康復鍛煉的方案時,必須讓患者明白這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如果不能讓病人長期堅持康復鍛煉,就會加重骨折處的軟組織粘連現象和周圍肌肉萎縮的問題,并誘發多種并發癥的出現。因此,在正式開始康復鍛煉時,一方面,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其充分了解預防骨折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每天必須按計劃實行康復訓練,中間不可隨意間斷。
康復訓練開始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鍛煉的強度應由輕度緩慢向高強度過度,每天的訓練量不可超過患者的承受范圍,倘若患者初次的鍛煉效果良好,則可以考慮適當增加鍛煉的次數和強度,但也不能過量,避免患者過勞損傷。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需要保持耐心和親和力,不能因為急于求成而不顧患者的痛苦。骨科手術的大多數患者在恢復初期都會有劇烈的疼痛感,由于手術對骨折周圍的神經和肌肉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康復鍛煉時必須切實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
手術后的鍛煉需要一直持續到患者骨折處完全愈合,以及其身體功能基本恢復,康復鍛煉必須貫穿整個治療的過程。因為持續性的康復鍛煉是十分枯燥無味的,所以一些患者到后期或許就會喪失耐性,沒有辦法忍受在訓練中出現的疼痛感,想要中途放棄康復鍛煉。此時,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適宜的心理疏導,讓患者放松心情,積極配合醫院的康復鍛煉,并在訓練中與患者及時溝通,每次鍛煉時務必以患者能承受的范圍為主。輔助性的鍛煉具體包括拉伸患肢、按摩患肢、下地活動等,護理人員需要先讓患者在床上慢慢開始拉伸和按摩訓練,等其情況穩定了,再進行站立和行走的訓練,逐漸提高患者關節的靈活度,恢復其肌肉的張力,降低肢體肌肉萎縮的風險。在康復鍛煉的過程中,患者的運動時間和運 動強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以免適得其反。
一般而言,骨科手術后的康復訓練主要分為早期、中期和后期這三個階段。
?。?)早期康復鍛煉,一般術后1~2周,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者肢體的血液循環,消除組織的淤血和腫塊,防止廢用綜合征。原則上,早期康復訓練時,不活動骨傷處的關節,只以肌肉等長舒縮運動為主;而身體其他部位應該加強各關節的主動活動。
?。?)中期康復鍛煉,一般在術后2周以后,患肢的淤血和腫塊基本上已經消除,患者的痛感明顯減輕,此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使用簡單的器械和支架輔助鍛煉,對骨傷處的上下關節進行適當的活動,根據骨頭周圍組織的穩定程度來慢慢增加鍛煉的強度。
(3)后期康復鍛煉,患者的骨折已經基本愈合,這個階段是康復治療的關鍵時期,護理人員可以進一步加強訓練來消除消除患者關節的僵硬,促進肌肉中血液的流通。
總的來說,在對骨折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鍛煉時,必須根據不同患者的實際病情來制定康復鍛煉的方案,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在不同階段對患者實施不同強度的康復訓練,并配合理療、按摩、針灸等物理治療和外用藥物熏洗,促進患者功能恢復,預防骨折術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8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