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小學語文是奠定語言基礎的重要教學環節,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及主觀能動性,為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必要基礎。在實際的教學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多種文言能力,同時形成更為豐富的教學方法體系,有助于課堂效率及課堂效果的提升。本文從此種教學模式的優勢談起,分析具體教學方法的構建,并從實際教學效果的維度提出下一步優化策略,希望能夠為未來的教學改革提供必要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從群體特征來進行分析,小學語文應該是語言學習體系中最難的一個環節。一方面語文知識具有自身的學科難度,另一方面小學生群體尚未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與習慣。針對這一問題,傳統教學模式的效能相對較低,廣大一線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特點形成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體系。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及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優勢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歸納為“散、亂、差”等客觀問題。具體而言,所謂的“散”,主要是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散。學科內部的條塊分明導致了學生在語文學習時存在識字、讀寫、寫作、古文等多方面的困擾,雖然通過課文的形式進行了一定的有機結合,但是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知識點相對松散的情況。在教學方法上,教師眾多的教學改革及方法探究也沒有從本質上解決知識點之間的聯合問題。所謂的“亂”,主要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達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平衡及有效的教學安排,教學體系相對較亂,加之小學生在主動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的差異,導致了教學效果與教學內容上的不遵從。所謂的“差”則主要表現為學生普遍存在知識點無法靈活應用的問題。如在閱讀層面上講授的知識點,大部分學生很難應用在寫作等領域,從而產生了學習效果較差的客觀現象。
  針對此類問題,采用讀寫同步、讀寫結合的相關教學方式能夠取得有效的效果,其積極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助于降低學生的疲勞感。在讀與寫的過程中不斷交替進行,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疲勞感,尤其是在作文寫作方面更是如此。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對于作文的“反感”情緒作為明顯。而通過此種模式則有助于消除課堂的單一性,從而獲得更大的興趣。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應用效率。效率來源于興趣,效率也來源于有效的應用。在此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閱讀來掌握一定的寫作手法,在通過實際的寫作來完成對應用場景的實現,從而達到學習與實踐的結合,即加深了學習的印象,同時也完成了應用體系的構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有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點結構。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同時發現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的方向,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構建
  本文探討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以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為基本教學方法探究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具有優勢。從這一優勢出發,筆者認為其具有在實際教學中的推廣價值與應用意義。落實到具體的應用層面則可以分為如下三個方面:
  教師要強化構建課堂的立體體系,系統分析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從中選擇比較適宜作為讀寫綜合訓練的部分。如古文的閱讀等內容不適宜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仿寫,應該予以避免。在此基礎上,確定科學的教學內容,從而形成較為合規的讀寫結合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要注意,學生在讀與寫的切換過程中要比較流暢,讀的部分可以作為寫的依據,同時學生的寫作作品也可以作為后續閱讀的主要素材。通過此種模式進一步提升課堂效率,將學生作為主體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體系中去。
  基于讀寫結合的基本方式形成多種教學模式。要明確寫的過程是對于閱讀中知識點的深入理解及應用練習。同時,寫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挖掘閱讀材料更深層次知識點的過程。為此,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形成不同類別的寫作形式具有較高的必要性,同時還能夠進一步增加課堂的多樣性。具體而言,讀寫融合的方式可以分為三種。(1)續寫。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利用相同的表達方式繼續補充閱讀文本的寫作內容。此種模式對于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具有較高作用。(2)仿寫。按照閱讀材料的基本設定及寫作方式進行模仿,強化的是學生對于具體知識點的理解程度與應用要點。仿寫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學語文作文體系的核心,是其形成自我語言風格的必要基礎。(3)類比。類比具有比較多的形式,可以按照文本內容進行同類的類比,也可以進行相反的類比。如在內容上,閱讀文本是利用擬人的手法描寫春天,具體練習中則可以引導學生采用相同方式寫作秋天。如在結構上,閱讀的文本采用的是排比句式,寫作練習的過程中則可以拆分為短句形式。
  除了上述兩個方面之外,在課下的作業布置中也可以安排學生通過讀寫融合的方式來實現對具體知識點的練習。如寫下閱讀心得,或者采用視頻的方式錄制閱讀心得等均是一種有效方式。值得注意的是,通過短句練習或者通過短篇作文的方式進行練習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夠強化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
  三、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及其優化
  在上述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構建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通過教學實踐的方式來觀察其具體效果與存在的可能問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發現,此種教學模式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將部分優秀的寫作作品作為下一步閱讀與學習的素材時,學生的參與性更高。小學生群體對于榮譽或者說是精神激勵具有極大的敏感性。而此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勵的作用也是源于此處。另外,學生的興趣明顯增加,同時疲勞程度顯著下降。在教學實驗中發現,學生更喜歡參與短句或者短段的寫作練習,且能夠達到較好的寫作效果。這也是后續教學方案得以確定以及具體教學內容安排的主要依據于來源。
  雖然在此種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同樣發現了一定的問題。一方面,通過教材內容作為學生寫作練習的素材具有一定的局現象,不僅表現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難達到與教材同步的水平,更體現在學生的寫作過程會不同程度影響教學內容的實際過程。簡而言之,對于學生參與寫作的時間,教師很難有效把控,尤其是在大班教學中更是如此。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更多引導學生參與短文字的寫作,從而加強把控能力。同時,還可以適度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其他教材形式,如插畫寫作、讀本寫作等。除了上述問題之外,在實際的教學中還發現部分學生參與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兩極分化。即比較積極的學生相對集中,而積極性相對較差的學生隨著課堂的延續將會表現出更差的積極性。事實上,此種現象在各類教學課堂中都會出現,因為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相對靈活、教學進度相對緊密,故而表現得更為突出。針對這一問題,后續的教學中要求教師將更多的關注點傾向于原本并不積極的學生群體之中去,通過更大的精神激勵來提高此部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做到課堂與班級的總體進步。與此同時,有研究表明課堂上的積極表現會影響小學生的課下學習行為,這一結論使得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所產生的效能進一步放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總結
  本文在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具體作用進行闡述。同時,從教學模式構建的方式提出了具體的方式與應用策略,并按照教學實踐所反饋的信息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與下一步優化方向,希望更好地為課堂建設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魏長瓊.讀出新意 寫出樂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2).
  [2]樊澤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淺談[J].中國校外教育,2019(5).
  [3]單莉.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