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棗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棗樹生產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一條主要途徑,但在生產過程中,病蟲的危害大大影響了紅棗產業的發展進程。為了生產無公害優質紅棗,在病蟲害防治上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營林技術等多種措施,改善棗樹生長環境,創造不利于病蟲害滋生的環境條件,既能使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又能達到生產無公害優質冬棗的目的。
  關鍵詞:棗樹;病蟲害;防治技術
  一、主要蟲害防治
  1.綠盲蝽象
 ?。?)入冬前,深翻樹盤,清除雜草和殘枝,消滅越冬蟲卵。(2)發育期,對棗樹、間作物和近旁雜草,噴施20%園蟲恐1500倍液、50%丙溴磷或70%吡蟲啉可濕粉劑10000倍液。
  2.棗癭蚊
 ?。?)老熟幼蟲入土前及時清理樹上、樹下蟲枝、葉、果,集中燒毀,并翻挖樹盤,減少越冬蟲源。(2)化學防治:4月下旬~5月上旬,噴灑48%毒死蜱乳油或可濕性粉劑1200~1500倍液、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5%蓖麻油煙堿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氟氰微乳劑4000倍液,每7~10天噴1次,連噴3次。
  3.棗尺蠖
 ?。?)初冬或早春在樹干周圍lm范圍內的土層挖越冬蛹以減少蟲源。3月中旬在樹干中下部刮去老粗皮,綁寬20cm的塑料薄膜來防止雌蛾上樹產卵,早晚人工逐株捉蛾。幼蟲發生期日出前用桿擊枝震落幼蟲,日出后幼蟲聚集樹干基部周圍時集中消滅。(2)保護益鳥(麻雀、灰喜鵲)、益蟲(步甲),利用天敵除害。(3)利用蘇云金桿菌(菌液含菌量0.1~0.5億/mL)、青蟲菌、白僵菌、性誘劑、抗蛻皮激素(25%滅幼脲3號)等生物菌防治蟲害。(4)化學防治:5月初,噴施5%高效氯氟氰微乳劑40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10%聯苯菊酯2000倍液、20%來福靈3000~4000倍液等。適當加入殺螨劑還可以防治螨類害蟲。
  4.桃小食心蟲
 ?。?)物理防治:5月下旬前給地面覆蓋地膜來控制幼蟲出土。7月中旬人工撿拾蟲害果,集中燒毀。(2)生物防治:利用天敵如甲腹繭蜂,齒腿姬蜂來消滅桃小食心蟲。在成蟲發生盛期,用性誘劑誘殺雄蛾。(3)化學防治:6月上旬地面噴灑5%西維因粉劑,噴后立即耙地,每半月1次,連噴2次。6月上旬~8月下旬噴灑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5%高效氯氟氰微乳劑4000倍液,每半月噴1次。
  5.紅蜘蛛
 ?。?)冬季或早春清理雜草和枯枝落葉,刮除老樹皮集中燒毀,消滅越冬成螨。(2)利用天敵如食螨瓢蟲、六點薊馬、草蛉、捕食蝽、肉食螨等消滅害蟲。(3)化學防治:早春萌芽前噴3~5°Be石硫合劑,棗芽萌發后,噴0.5°Be石硫合劑;6月中旬~7月上旬噴0.5%阿維菌素等進行防治。
  二、棗樹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1.化學農藥的選擇。棗園病蟲害防治最徹底、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學農藥。但是化學農藥選擇不當,會適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一是會污染果品,增加農藥殘留量;二是增加病蟲的抗藥性,增加防治難度。正確的做法是堅決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致畸農藥,有節制的使用中毒農藥,優先使用植物源類農藥、微生物源類農藥、抗生菌類農藥、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農藥、性信息引誘劑類農藥、礦物資源類農藥。
  2.農藥使用的原則。無公害果園農藥使用的原則:一是無公害果品生產中,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及三致病農藥,減少使用中毒農藥,優先使用低毒、低殘留或無污染農藥。二是嚴格按產品使用說明書使用農藥,絕不隨意加大用藥量。三是保證農藥噴施質量。一般情況,在清晨至上午10時前和下午4時至傍晚用藥,可在樹體保留較長的農藥作用時間,對人和作物較為安全,而在氣溫較高的中午時分用藥,則易產生藥害和人員中毒的現象,且農藥揮發速度快,殺蟲時間較短。噴藥時要使樹體各部位均勻著藥,特別是葉片背面、果面等易受害蟲危害的部位。四是提倡交替使用農藥。同一生長季節單純或多次使用同種或同類農藥時,害蟲的抗藥性明顯提高,既降低了防治效果,又增加棗果損失。必須及時交換新類型的農藥交替使用,以延長農藥使用壽命和提高防治效果,減輕污染。五是嚴格執行安全用藥標準。無公害果品采收前20天停止用藥,個別易分解的農藥如二溴磷、敵百蟲等可慎在此期應用,防止農藥殘留超標。六是對噴施農藥后的機械、空藥瓶或剩余藥液及作業防護用品要注意安全存放和處理,以防發生新的污染。
  3.病蟲害防治方法。棗病蟲害有多種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檢疫防治、農業栽培措施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突出無公害防治這一重點來制定病蟲害的綜合應對措施。
 ?。?)人工防治。人工防治包括人工捕捉、刮樹皮、摘除病蟲枝及病蟲果、刨樹盤、清掃果園枯枝爛葉、樹干綁縛草繩誘蟲、綁塑料布裙防治害蟲上樹等措施,多數情況下如做得細致周到,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防治往往在冬春閑季,可充分利用人工加強病蟲害防治,且有利于樹體和環境保護。
 ?。?)檢疫防治。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其限制進入、對生產構成巨大威脅的病蟲對象,這些病蟲以特有的方式寄生在植物材料或產品中,并隨之傳播。因此,各地對當地沒有發生或國際、國內重要檢疫的對象實行檢查檢疫制度,防止引進病蟲害在當地傳播和危害,做到以防為主。
 ?。?)物理防治。一是棗園安裝太陽能殺蟲燈,懸掛粘蟲板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蟲。二是性誘劑滅蟲。早春挖蛹,專人飼養,將羽化后未交尾的雌蛾放在特制的小鐵紗籠內,蟲籠下放一水盆,盆中加入1/1000洗衣粉,攪勻,掛在行間樹冠1.5米處,以誘殺雄蛾,多者1夜可誘殺雄蛾200頭左右。三是于4月中旬對樹干及各大骨干枝涂抹寬1~2厘米的粘蟲膠環,以阻止害蟲上樹及向越冬枝轉移危害,并粘死部分害蟲。
  (4)農業防治。主要通過合理施肥壯樹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合理修剪保證樹體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防止病蟲害發生;通過冬秋季清理落葉、落果、落吊,雜草等集中燒毀,早春刮除粗老翹皮,減少害蟲越冬基數;人工或化學除草,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發生場所;合理間作農作物,禁止混栽,避免害蟲交叉危害等。
 ?。?)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病蟲害控制手段。要在病蟲害預測預報的基礎上進行,對其他方法難于控制,急需大范圍內快速撲滅,發生病蟲害危害較嚴重,并對生產構成重大威脅的情況下不得已而采取的對策。但仍要堅持保護天敵生物、減少環境污染的原則,還要遵守農藥使用規則及執行國家關于農藥在果品中的有關殘留有害物質標準。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捕食性或寄生性等天敵,聯合對植物性害蟲進行捕殺的過程,減少了農藥使用次數,可有效降低農藥污染,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適用于鮮食果品的優質生產,有利于降低防治成本。如對介殼蟲、紅蜘蛛比較難防治的蟲、螨類危害,可發揮生物防治的優勢。黑緣紅瓢蟲是介殼蟲類的天敵,每頭瓢蟲一生可捕食約2000頭介殼蟲,其幼蟲和成蟲可捕食介殼蟲的卵、若蟲和成蟲,即使介殼蟲外殼堅硬時,瓢蟲仍可在殼表咬出小洞,將頭深入殼內取食其肉質部分;而深點食螨瓢蟲從小到大均可消滅紅蜘蛛的卵、若螨、成螨,其成蟲平均日捕食成螨36~93頭、若螨37~169頭,一生可捕食數千頭害螨。
  參考文獻:
  [1]棗樹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王紅梅.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2).
  [2]棗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宋振洲,李莉.河北果樹.2017(01).
  [3]棗樹果期管理技術[J].韓曉東,馬金洲,劉宏波.新農業.2017(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