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基礎理論提高木材檢驗工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當前森林資源逐步的減少,造成生態的破壞,使得我國森林資源不斷的減少,出現了匱乏的狀態,為了提高和發展當前經濟生產過程中的相應技術手段和狀態,其在生的過程中各種資源的利用也在不斷的變化。目前有部分木材檢驗人員仍沿襲著過去的觀念,使得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對木材檢驗認識的重視程度不夠,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是采用相應的技術手段進行分析與總結的過程,認為木材檢驗人員只是單純的查數和記賬的點數工,對森林資源的利用是沒多大的影響,對林業木材的檢驗不夠詳細,對各種問題的探索不夠完善,使得在工作的過程中以消極的態度去完成各項檢驗措施和檢驗方法。
關鍵詞:林學理論;提高水平;木材檢驗工作
近年來,人們對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重視,因此,在開發森林資源時,一定要提高其經濟價值。木材檢驗水平的提高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至關重要,對避免出現森林資源浪費非常重要。木材檢驗人員要不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能夠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獲得最大的經濟價值。木材檢驗技術是把木材的標準與木材檢驗理論和實踐的經驗有機地結合起來,木材檢驗技術有著十分豐富內容,包括木材的缺陷及其對木材品質的影響,理解和掌握木材的標準,執行木材標準的測量,非標準合同材的檢驗及企業標準化。如何應用和發展木材檢驗的工具,以及木材檢測手段,檢量與計算木材的尺寸及木材缺陷,對木材的影響。
一、充分掌握測樹學造材理論基礎,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當前各種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也在不斷的完善,隨著社會發展中,傳統的檢驗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了,這就使得林業發展中林學基礎理論的重要能行逐漸的現象。測樹學造材理論是測樹學的重要內容,主要講授如何合理造材來獲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夠的測樹學造材理論支撐,才能夠充分發揮木材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才能夠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例如:原條量材設計是木材生產過程中,繼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條設計成若于段原木產品,而設計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每段原木的質量與價值。合理的量材設計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設計不合理,就會造成木材產品在質量和產值上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壞材帶好材,長材短造,優材劣造,致使原木質量下降,浪費森林資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優先設計先造特級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長材,后造短材;先造優質材,后造劣質材?!叭沤^”,即要量材造材,杜絕粗制濫造;要量尺標準準確,杜絕超長短尺;要材盡其用,杜絕浪費木材。還要摸索和總結本地區原條病腐規律。內外腐和缺陷的掌握和區分,要總結出一套本地不同樹種不同情況的病腐規律,使原條造材日趨合理。
二、充分掌握森林計測學、測樹學中樹木計測理論,最大化減少木材檢驗誤差
在傳統的粗放型檢尺工作中,我們往往并不注重計測方法、計測誤差等理論。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檢驗水平,就必須充分學習森林計測學和測樹學中的樹木計測理論,把住伐區木材檢驗關。在伐區木材檢驗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木材標準,要特別注意原木不規則斷面的徑級以及彎曲、內腐、外腐等常見問題的判斷與檢查,做好歸楞描號工作,達不到標準的木材一律不準下山。如果沒有森林計測學作為基礎的話,就無從談起誤差的處理了,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木材檢驗人員,學握足夠的森林計測學理論是基本的要求。
三、充分掌握測樹學樹干解析理論基礎,提高合理規劃水平
樹干解析是整個林學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時也是木材檢驗人員必須要掌握的林學理論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資源實現最大的經濟價值,是擺在我們檢驗人員面前的一大課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如何提高原條出材率上做文章。我們可以通過對各林場所的木材按林層、樹種和胸徑進行抽樣調查,對伐倒后原條的具體情況進行樹干解析,根據具體的林分材種結構規律,充分考慮木材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四、利用林分生長模型理論中的節子剖析技術來深入了解節子
林分生長模型理論是林學理論當中理論性比較強的內容,其中,關于節子生長的部分和木材檢驗工作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林分生長模型理論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檢驗人員所必須掌握的林學基礎理論。節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現代木材檢驗技術中的重中之重。節子破壞木材構造的均勻性和完整性,不僅影響木材表面的美觀和加工性質,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強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別是承重結構所用木材的分等,與節子尺寸的大小和數量有密切關系。節子影響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據節子的材質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木材的用途等而定。傳統意義上的木材檢驗技術,一般是被動地去檢驗節子,很少研究節子的生長規律?,F代木材檢驗技術對木材檢驗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充分掌握森林經理學中木材標準理論,為降耗節省資源做貢獻
通過對與木材檢驗工作緊密聯系的林學基礎理論主要有測樹學造材理論、測樹學樹干解析理論、森林計測學計測方法、森林經理學木材標準理論以及林分生長模型理論這幾大方面進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層木材檢驗人員的林學基礎理論水平,進而通過林學基礎理論在木材檢驗中的應用來提高自身的木材檢驗水平。木材檢驗工作貫穿于木材生產經營從原條的合理量材設計開始,一直到木材產品的最后售出的全過程。木材產值、產量、質量、品種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幾乎都需要木材檢驗技術的支撐。由此可見,提高木材檢驗水平是相當重要的。
森林經理學中的木材標準是重要的林學基礎知識,同時也是國家的標準化法計量法重要的依據,木材檢驗貫徹標準化法、計量法,認真學習木材標準,是加強林政資源管理、執行限額采伐的強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為木材檢驗人員,一定要熟悉木材檢驗標準的各項細則,遵循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性標準和有關法規文件,練就過硬的檢驗技能和綜合能力,保證木材檢驗工作順利進行,實現低消耗、高質量、高產出的目標,為國家節約寶貴的森林資源,為森工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六、結語
總之,通過木材檢驗工作人員的自身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可以使有限的木材能擁有最大的經濟價值,同時也給森工企業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為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我們應盡的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郭穎.淺談如何運用基礎理論提高木材檢驗工作[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7).
[2]孫文濤.談如何做好木材檢驗工作[J].知識經濟.2011(12).
[3]趙宗輝.談如何提高木材檢驗工作與檢驗技術水平[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07).
[4]程麗華.關于做好木材檢驗工作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