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義務教育階段資助工作有效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為解決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上學難,讓每一位適齡兒童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從2006年全面推行“兩免一補”政策,具體包括逐步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這也是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一項基礎工程。至2017年,全國城鄉統一實施了“兩免一補”政策,降低了因貧困導致的失學率。
自“全國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開始,我們的資助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方面。我們結合已有的經驗,細化工作程序,及時解決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完善工作制度,逐步提高了學校資助工作的有效性。
一、加強培訓,提升業務能力
每學期及時召開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工作會議,安排相關工作。在會議中,帶領各位資助專干認真學習上級文件和《新鄭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操作規程》(新教資〔2017〕3號),交流經驗,解疑答惑,并對資助專干進行了政策測試。同時,要求各位資助專干也要對轄區的各寄宿制學校負責資助工作的老師進行培訓和測試,使參與資助工作的老師熟知操作流程,提高業務能力。
二、廣泛宣傳,全面動員
1.利用“兩節課”宣傳
學校在每學年秋季學期開學時和畢業前,分別給學生上好兩節資助政策宣傳課,全面宣傳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和下一學習階段國家出臺的各項資助政策及申請流程,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得到有效資助,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2.采取多舉措動員
在資助工作開展之初,學校為每一位學生發放宣傳彩頁,并通過校內顯示屏、櫥窗、班會、校信通、手抄報、一封信等形式廣泛宣傳,使全校師生了解資助政策。有些學校將政策內容統一印制在申請書上,讓家長閱讀并簽字,我們提倡這種宣傳形式,確保每位學生家長也能知曉資助政策。另外,我們建議學校將申請程序和所需材料也簡明印于申請書,這樣更便于學生和家長及時申報。
三、全面排查,精準識別
學校按照《關于印發<河南省高中階段教育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暫行辦法>的通知》(豫教資〔2016〕23 號)要求,對所有在校生進行了困難等級認定。學校在認定過程中做了大量的走訪、調查工作,結合學生的實際家庭情況,予以公平、合理的認定結果。同時,學校及時在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中標識困難原因和困難等級,為資助評審工作奠定基礎。
四、細化操作,保證資金安全
1.規范程序,認真實施
各學校在評選困難寄宿生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了“兩評審、兩公示”:班級初審、班級公示;學校復審、學校公示。
班級成立以班主任、任課教師、班委、學生代表為成員的評審小組,對本班學生申請進行初審,并將評審結果在班級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報學校資助管理辦公室。同時,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資助管理人員、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學生家庭所在村委會成員代表為成員的評審小組。評審小組根據初審結果,按照政策規定和相關辦法,認真審核,評審出本校擬受助學生名單。學校復審后,將擬受助學生名單在校內及學生家庭所在行政村分別進行不少于7個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內容只包含班級和學生姓名,并公布了學校及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電話,以便接受師生和社會的監督。公示期中,如有異議,學校會及時接受申訴,進行調查、核實,做出相應處理。
2.按時發放,完善手續
各學校按照受助名單統計學生監護人一方的銀行賬號,通過銀行代發給受助學生家長,并由家長本人簽字確認。
五、規范檔案,及時梳理總結
資金發放結束后,學校資助管理人員在資助過程性資料收集基礎上,按照“齊全、規范、上檔次”的工作要求進行檔案歸整。補助工作檔案按“文件計劃總結宣傳卷”、“學生申請評審公示卷”和“學生簽收卷”三卷進行整理。各項紙質檔案要分學期建立,每卷均有封面、目錄,檔案中的內容均按發文或工作時間先后排序裝訂,并使用統一標簽的檔案盒分學期存放。
六、民間資助,關注非寄宿制學生
因國家目前沒有出臺針對非寄宿制學校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省定營養改善計劃也僅限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學生,我們針對這一情況已進行了調查摸底(發放1萬余份調查問卷),并對現行政策的運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產生的政策外預期進行了走訪、問卷,最終圍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多視角效果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同時,我們積極聯系社會團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新鄭市義務教育階段非寄宿制學校學生進行生活救助,為他們發放資助金(小學生每學期1000元、初中生每學期1200元),資助金全部來源于各種社會團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新鄭市義務教育階段非寄宿制學校學生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救助。
七、重視心理疏導,加強“誠信”與“感恩”教育
對于貧困學生資助,不僅僅是物質和金錢方面,更需要精神資助。我們的學校都設有心理健康咨詢室,在進行經濟資助的同時,主動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對待貧困和資助的思想,激發學生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立志成才的精神力量,樹立在困難中健康成長的信心。
此外,學校還自發組織“誠信與感恩”主題征文、開展主題班會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懂得幫助別人,回饋社會,做愛心的傳遞者。
學生資助工作是一項惠民工程、暖心工程,今后我們會結合資助政策的運行情況,查漏補缺,加強調研,切實將資助政策落到實處,將資助資金效益發揮到最大化,真正踐行“幫困難家庭解憂 助貧困學子成才”的宗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