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三櫻椒高產栽培實用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三櫻椒高產、穩產、適應性強,市場需求量大,投資小,效益高,發展三櫻椒生產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筆者在長期的生產指導中總結了一套簡單易行的栽培技術。
一、 品種選擇
選取抗病性強、辣味濃、果型中等、肉質厚、豐產性好、耐灼熱的高產優質品種,如子彈頭系列、豫選系列、柘椒系列等。
二、育苗
1.苗床建造
采用小拱棚育苗方式。選擇背風向陽、肥力較高的砂質土壤挖畦,一般畦寬1.5米左右,長度7-10米。挖15厘米左右深的坑,取2/3的熟土加上1/3充分腐熟的廄肥,摻入復合肥(N16-P16-K16)3-4公斤,硼鋅肥50-60克,配制營養土,分別加入50%多菌靈和50%福美雙各100-150克,用于床土消毒,翻勻平鋪在苗床中。多余的土在苗床四周圍成10厘米高的土埂。
2.育苗時間
春椒育苗一般在2月中下旬,大蒜茬、油菜茬一般在3月中下旬育苗,小麥茬一般在4上旬育苗。
3.種子處理
種子在播種前暴曬2-3天,然后用1%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20分鐘,預防病毒病,用100倍福爾馬林浸種15分鐘預防瘡痂病、疫病、猝倒病。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的0.3%,預防立枯病、葉斑病。
4.灌水播種
播種前2天澆足底水,把經過處理過的種子按每平方米12-15克拌細土均勻撒播,然后蓋上一層1厘米厚的營養土,蓋上地膜,隨即插架小拱棚,在畦埂外每隔0.8米插一個竹片,形成拱形,隨后蓋上棚膜,四周用土封嚴。
5.苗床管理
?。?)溫度調節。苗床溫度一般是前低后高。前期主要是保溫防寒,中后期要適時放風,防止燒苗。苗床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8-35℃,夜間保持20-25℃,低于20℃時要加蓋草氈。當白天棚內溫度高于35℃時要及時放風,可根據實際情況撐開兩頭或在中間掀開一個空隙,降低溫度。注意觀察苗情,循序漸進。當種子出土50%左右時除去地膜。
?。?)肥水管理。隨著氣溫的升高、放風時間的加長和放風次數的增多,床面蒸發量加大,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注意澆水量不宜過大。當幼苗生長細弱時,可噴施0.2%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蟲害有地老虎、金針蟲、蠐螬、蚜蟲等。防治病害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抗枯靈5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播種前噴灑苗床消毒,出苗后噴灑幼苗防病。發現有蚜蟲時,用敵殺死2500倍液或速滅殺丁6000倍液防治。消滅地下害蟲可結合整地撒施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20克或用15%辛硫磷10毫升加水噴灑。
?。?)蹲苗。也叫煉苗。定植前通過加強通風,降低溫度,提高椒苗適應能力,提高移栽成活率,促進開花結果。方法是移栽前7-10天控制澆水,加大放風時間。
6.間苗 當展開3-4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間距1-1.5厘米,以后每長出兩片真葉及時間苗,同時進行除草。連續進行2-3次間苗后定苗,苗距3-5厘米。注意選苗,培育壯苗。其標準為:莖短粗,須根多,10-12片真葉,株高15-20厘米。間苗后要注意保溫灑水,促進生長發育。
三 、 栽培管理技術
1.精細整地
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肥力中等以上的粘土或壤土較為適宜,實行輪作倒茬。施足底肥,每畝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5方,加專用肥50-75公斤或三元素復合肥(N16-P16-K16)50-60公斤。要精耕細耙,耕深20-25厘米為宜。
2.合理密植
一般春椒每畝8000株,油菜茬、大蒜茬每畝10000株,麥茬椒每畝12000株。應根據品種分枝特性,地力水平,秧苗大小,移栽早晚等確定合理密度。栽后要及時澆水,確保椒苗成活。
3.田間管理
?。?)查苗補栽。移栽過程中由于干旱影響和病蟲危害,容易缺苗,要及時補栽,栽后澆水。補苗原則是“寧早勿晚”,并追施偏肥,達到生長一致。
?。?)化學除草。移栽前每畝用150毫升氟樂靈加水30-40公斤噴霧,或在移栽后每畝用精禾草克50-60毫升加水30-40公斤,或用蓋草能20-30毫升加水30-40公斤噴霧。
?。?)肥水管理。底肥施足時,封壟前不追肥。進入座果期是需肥盛期,這時每畝追施三元素復合肥(N16-P16-K16)20公斤,追后澆水。應根據墑情合理澆水。特別是進入盛果期,田間蒸發量大,一般10天澆一次水,保持濕潤,以利果實膨大。三櫻椒生長后期,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減弱,可噴施0.4%磷酸二氫鉀加0.5%尿素溶液促進開花結果。三櫻椒不耐澇,進入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積水。
?。?)摘心打頂。摘心可以增加有效分枝,擴大葉面積,提高光合效率,從而提高產量。一般頂端出現花蕾時及時將頂部花蕾和分枝摘除,增加有效側枝,奪得高產。
?。?)病蟲害防治。三櫻椒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等。防治措施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防治立枯病用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撒;炭疽病噴施50%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0%克炭靈500倍液;病毒病用20%病毒A500倍液加云大120或抑毒星800倍液,7-10天用藥一次,連噴2-3次。防治疫病用40%乙磷鋁200倍液或25%甲霜靈800倍液噴施。主要蟲害有蚜蟲、棉鈴蟲、甜菜夜蛾、紅蜘蛛等。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3000倍液或50%抗蚜威3000倍液;防治棉鈴蟲、甜菜夜蛾用1.8%愛福丁乳油4000倍液或2.5%敵殺死4000倍液、80%蟲螨光1000倍液均可,也可人工捉蟲或使用黑光燈、性誘劑誘殺成蟲;防治紅蜘蛛用20%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或單甲脒乳油1000倍液。生產中注意交替用藥,以免害蟲產生抗性。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農藥 ,注意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
四、適時收獲
一般分3-4次采摘。當椒果長紅后,再過7天采收,防止曬干后花皮。采摘后放在通風遮陰處及時攤開晾干。采用烘干時注意溫度先低后高,不能超過50℃,防止顏色變暗。也可以整株拔下,10-20棵扎成一簇,掛在鐵絲上、墻上、或樹上晾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9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