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上要有角色意識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班主任在主題班會課上應該有角色意識。一堂優質的主題班會課,班主任的角色應隨環節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班主任在主題班會課上應該有角色意識。一堂優質的主題班會課,班主任的角色應隨環節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一、設計活動方案時,班主任要做“網絡高手”
在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中,創造性地使用圖片和媒體介質具有重要意義。在設計主題班會活動方案時,如果把信息技術手段與主題班會活動方案設計深度融合,就能更受學生歡迎。在開展主題班會活動過程中,一張好的圖片勝過千言萬語,遠比班主任直白地說教效果要好很多。
二、導入環節,班主任要做學生的朋友
在主題班會活動中,教師的情感投入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在主題班會的“導入環節”,班主任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現,要秉持與學生平等的理念,真正“走”入學生中,與學生進行真誠交流。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只有讓學生感到親切、輕松,學生才會接近你、相信你并和你像朋友一樣平等對話。班主任要時刻牢記,尊重和理解是與學生交流的前提和關鍵。班主任要給學生表達的自由,要為學生提供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才能更好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夠使學生心悅誠服,表里如一。
三、展開環節,班主任要做學生的“媽媽”
在主題班會的“展開環節”,班主任的角色要像“媽媽”,要對學生有耐心?!皭凼亲詈玫慕逃保瑤煇凼前嘀魅尉耜P懷的永恒話題。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要給予不同的愛,如“偏愛”后進生、“厚愛”特殊生、“博愛”中間生、“嚴愛”高材生、“賞識”特長生。這就要求班主任在主持主題班會時,要做一個心中有愛、眼中有情的“媽媽型”主持人,要在主題班會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培養。
四、深化環節,班主任要做學生的心理咨詢師
在主題班會的“深化環節”,班主任要有“心理咨詢師”的角色意識。新時代的學生視野開闊、知識面廣,但有時候做事內驅力不足;他們思維獨立,具有批判性,但也易受誘惑,容易出現知行偏差;他們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對負面的社會風氣影響的防御能力不足。了解了學生的這些特點后,班主任就要有針對性地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以便在每次開主題班會時做好心理咨詢師的角色。長此以往,定能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驗收環節,班主任要做科研專家
在主題班會的“驗收環節”,班主任要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有些班主任認為,在設計驗收環節時對學生的評價有些繁瑣,實施效果不理想,對于許多方面的評價不知從何入手。對此,班主任必須要走專業化的發展道路,要做科研型教師,要學會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逐漸打造“班本化”和“個性化”的發展平臺。
?。ㄘ熑尉庉嫞豪罹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