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小學版畫教學中板材的選擇與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少兒版畫教學是一種集手工與繪畫為一體的綜合性美術教學,目的是通過版畫教學活動促進少兒健康、和諧、全面發展,實現育人價值。少兒版畫教育應該是一種“大眾版畫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因而它的使用材料應該更為易得,教學過程應該輕松有趣。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板材的選擇與運用,了解不同板材版畫的不同畫面效果,通過在選材上不斷創新,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課堂上開展版畫教學及開設版畫校本課,對學生創造力的提高、動手能力的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版畫教學中選擇與運用板材的方法
在小學版畫教學中,在創意表現中引導學生進行板材的正確選擇與運用是豐富版畫教學的關鍵,不同板材制作出的版畫會有不同的畫面效果,而且不斷創新的材料也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了解版畫的制作原理
版畫制版時,教師根據技法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材料,普遍使用的有紙版、吹塑紙、kt板、雪弗板、木版、銅版、石版、絲網版等,而小學美術教材中大都以紙版、吹塑紙和木版為主要材料。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使用之后,學生知道了畫、刻、印版畫的一般制作原理。教師首先通過講解與欣賞,讓學生認識并了解版畫的表現語言;其次是從紙版、吹塑紙或雪弗板版畫入手,啟發學生,只要能通過剪、刻、劃、撕等手段印出肌理效果的,都可以用來制版。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版材的選擇充滿好奇,躍躍欲試。
(二)在創造性實踐中發現生活中的板材
循序漸進的課堂教學能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感受到不同的板材制作出的版畫作品能帶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從而對新材料的使用充滿向往并積極參與收集,發現生活之美。如:低年級學生利用橡皮、土豆、胡蘿卜,樹葉等常見實物,在課堂上與小伙伴一起動手操作,創意表現實物拓印版畫等等。創造性地使用生活中的材料制版能解放孩子版畫創意表現的材料觀,讓版畫學習緊密聯系生活。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雪弗板、KT板、塑膠板、海綿紙、粗麻布等都可以作為孩子創作版畫的板材。
(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創意運用板材
版畫是一種技能性相對較強的表現形式,板材的運用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可操作性,如低段小學生應盡量選用實物拼貼、實物拓印,以吹塑紙、吹塑板、紙版等容易上手制作的材料為主。中高段學生則可以選用雪弗板、KT板、塑膠地板、木板等制作難度相對大一些的材料。不同的板材可以表達出不同的生活之趣,可以表現出孩子對生活的不同認知。
板材的選擇決定了制版的方法和難易程度,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總結,我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制定了不同年齡段所使用的不同材料與技法。
1.低年級階段——感受“版”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手部肌肉力量有限,對筆的控制力不強,教師應盡量選擇容易制作的板材。學生初次接觸版畫,應以培養興趣為主,教師可先讓學生進行實物磨印,比如硬幣、鑰匙等,增強學生學習版畫的興趣,再進行紙板剪貼、吹塑紙、kt板版畫的創作,吹塑紙和kt板質地較軟,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操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后,教師便可將版材進行創意運用,如:先用吹塑紙或kt板進行粉印版畫的制作,印制單色版畫,然后再用多色水粉,粉印多彩版畫。雖然材料仍然是吹塑紙和kt板,但制作方法和畫面效果的不同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高。
2.中年級階段——認識“版”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手、臂肌肉群的力量逐漸增大,認知能力不斷加強,學生在這個階段能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常用夸張的手法表達情感。在版畫創作活動中,教師應有計劃地引導少兒認識版畫的基本工具材料、基本的版畫語言和一般的版畫表現方法,讓少兒在親歷畫、刻、印過程中,發現并認識版畫材質的肌理之美、版畫的印跡之美、形與色的排列與組合之美。在此過程中,由表及里、由簡及繁地認識版畫的方方面面,進而加強少兒版畫與生活的聯系,探究少兒版畫在生活中的有效運用。
在材料的選擇上,教師可以選用紙板、吹塑紙、kt板等板材,這些板材取材方便、實用性強,在技法上可選擇堆疊版畫、紙漏版畫、海綿紙粉印版畫等。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將材料進行創意運用,如:將紙板、壁紙等材料進行綜合應用,制作“剪折紙對印拓印”版畫。具體做法是:將做好的剪折版畫的母板和帶肌理的壁紙分別滾顏色,然后組合在一起。把宣紙蓋在上面用海綿拓包拓印的方法簡單易操作,學生非常喜歡。這些富有變化的、創意性的制作方法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高年級階段——創造“版”
經過幾年的學習,學生對版畫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技法。進入五六年級后,教師可在板材的選擇上相應地加大難度并將材料進行整合、創意運用,具體做法如下。
教師可將雪弗板與壁紙、紙板等結合,與學生一起制作拓印版畫。雪弗板是裝潢材料,質地比kt板要密一些,不像kt板那么脆,劃刻比較容易,可采取“一版多印技法”的制作形式,也就是在一塊母版上分別進行單色版畫、粉印版畫、一版多色版畫的制作。不同的畫面效果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這些制作方法學生非常樂于接受。
單一重復使用一種材料,學生會感到厭倦,于是我發動學生一起尋找可用的材料,經過實踐,我們又選擇了木板、鋁塑板、塑膠板等材料來制作版畫。單面鋁塑板比較容易刻制,我們在制作版畫的基礎上,又創意性地運用它制作出多種形式的版畫作品。如:鋁塑板黑白版畫、鋁塑板一版多色版畫等。而雪弗板質地比鋁塑板要軟一些,可以用圓珠筆刻劃、可以用刻刀刻制。塑膠板制作出來的作品比雪弗板還要細膩,更適合制作一些細小的形象,也是理想的板材之一。如此選擇不同的板材,運用不同的技法,制作出不同效果的多種形式的版畫,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從而深深地喜歡上版畫創作。
板材的選擇方面,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材料的可操作性,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一定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板材,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到物盡其用。選擇與運用板材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選擇已有的現成的板材進行制作,二是運用不同的有肌理的材料進行應用。
二、做好板材選擇與運用的重要意義
版畫特色活動課程在我校實施以來,我們在課程設計上將現代兒童版畫創新教育與教材結合,做到計劃、內容、時間、場地、輔導,一一落實,學生從一到六年級分為三個遞進式版畫實踐活動階段,通過對不同板材的選擇與運用,我們讓一至二年級學習紙板版畫,三至四年級學習小型版畫和藏書票,五至六年級學習木刻版畫,繼承傳統木刻刀法和技能,創新板材表現兒童題材內容。
要想讓學生在版畫制作中體驗快樂、收獲成功,讓學生們的版畫作品淳樸、自然、充滿個性,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發現、挖掘,不斷尋找適合學生使用的材料與技法,讓版畫課堂更加多姿多彩,更好地促進少兒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這對少兒獨特個性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李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