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細節把握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具體分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細節,旨在為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增強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細節 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6-0108-01
相較于其他學科,由于數學學科在內容表述方面往往較為精煉,故稍有不慎便將遺漏其中的重點,有的甚至是一些極為關鍵的思想與想法。因此,無論教師教學或學生學習,其均應對其中細節給予高度重視,而教師也應積極對教學過程予以進一步細化,如此既能避免教學的遺漏,亦能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
1 關注細節,消除師生溝通壁壘
在初中數學教師中,如若教師在教學活動安排方面始終保持一成不變的態勢,則不僅將嚴重阻礙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甚至會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與范圍,從而逐步喪失數學學習興趣。對此,為確保學生能可始終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則教師需時刻基于學生當下的學習現狀與需求來合理調整課堂教學的節奏及內容,如此方能在增添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同時確保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當進行“有理數”的相關內容教學時,若教師僅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有理數的概念,則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且會讓學生感到學習過程的枯燥。對此,教師可首先讓學生探討“小于”和“不大于”兩者之間的區別,以初步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而后,教師可基于學生當下的認知水平技能里來設計相應的問題,以促使學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兩個概念之間的差別。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且師生之間的溝通亦將變得尤為順暢,這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而言無疑將大有助益。
2 問題探究要具有針對性,防止泛泛而談
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教學理念的影響,致使教師在提問過程中也鮮少顧及到問題是否存在一定的教育意義,這便使得教師提出的問題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更好地思考。更遑論對學生思考主動性的有效激發。對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務必確保問題提出就有一定的針對性,如此方能在凸顯課堂教學的目的同時促使學生知識結構的自主建成。
如,當進行“反比例函數”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首先引導學生畫出相應地反比例函數圖像,而后結合圖像來對相關問題展開分析,如此一來,不僅能讓學生的學習目標變得尤為明確,且因討論對象變得顯而易見而能真正促使學生了解“反比例函數”性質,繼而可切實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 教學活動需以基礎知識為出發點
初中數學教學,其主要的教學目標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則是要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如此方能為學生后續解決更加復雜的問題奠定良好基礎。
如,當進行“平行四邊形”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應在基礎知識教授完畢后提出適當的問題,諸如“平行四邊形除了具有對邊平行的特性外,尚有哪些其他特性?”通過提出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且還的問題,不僅能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且對發展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亦能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與此同時,基于如今這種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為切實深化學生對本章節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便可結合多媒體技術來想象畫的展示平行四邊形的圖形特點,以此不僅能深化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且能促使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及水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4 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提倡知識的靈活運用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除了要不斷累積新知識之外,尚需做到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當然,要想切實達成以上目標,關鍵仍需致力于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對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務必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問題分析、抽象概括等諸多方面能力,并鼓勵學生在所學知識基礎上多手動時間,如此方能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繼而切實促進學生學習綜合能力的有效發展。
如,針對“因式分解”的相關內容教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便不應僅是局限于書中講解的單一分解方法,否則,學生也僅能對此解法進行生搬硬套而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對此,教師可借由相同題目要求學生采取不同解題方式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展開分析,如此方有助于促進學生答題效率的有效提升。
5 關注細節,切實完善課堂評價
評價作為任何學科教學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對這個教學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通過課堂評價,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當前的知識體系之中尚存在哪些缺漏,且能幫助教師準確發現并把握學生的學習漏洞來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如此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力,并確保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如,當進行“冪的乘方”這一相關內容教學時,許多學生總是在使用同底數冪相乘法則時出現錯誤,以致最終的計算結果也隨之出現錯誤。對此,針對學生學習現狀的評價,教師需首先總結出學生解題中所存在的問題,而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如此方能讓學生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繼而可切實對此予以有針對性的彌補和“修繕”。
總之,要想學好數學,除了需要學生與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外,尚需不斷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如此方能作答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與此同時,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的細節問題被忽略,則不僅將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且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將大打折扣。因此,積極展開對教學細節問題的分析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繆惠宏.關于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細節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4(56):79-80.
[2] 王士祥.精彩細節造就高效課堂——關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細節的實踐與體會[J].新課程(中學),2011(12):88-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90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