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新的教育理念滲透,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每一個教師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數學學科的教學特點,結合一些實際性的教學例子,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此次論文主要探討的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為了滿足應試教育的需求,都會選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被動地接受相關的知識,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主要是為了打破傳統教學約束,重新設定合理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走出應試教育的學習誤區,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情景下,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一、從教學的角度出發,思考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數學是一門靈活的學科,涉及的領域較廣,且內容繁雜。所以,在初中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問題是連接整個課堂的關鍵因素,它不單單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也是課堂師生之間互動的主要方式。所以,對于問題的有效性是非常關鍵的。所謂的有效性問題主要指的是能夠在預期的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提出問題,能夠有效地引起學生的反應,迅速回答,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情況下,有效問題都是以學生為主,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分析、思考和論證等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例如,在進行“平方差公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請學生先計算下列題目:①(x+4)(x-4);②(1+2a) (1-2a);③(m+6n)(m-6n);④(5x+z) (5x-z),緊接著提出下一個問題:“這些題目計算有什么特點?”第三個問題:“怎樣驗證平方差公式的理論?”,然后,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復雜的計算題,幫助學生驗證這些規律。通過這樣由簡單到復雜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了解整體的計算演變,既有利于幫助學生迅速地掌握相關的知識,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課堂練習,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
  學生掌握理論知識之后,就必須要通過練習掌握其中的技巧,并熟練地應用這些技巧。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相關知識的練習是非常關鍵的。一方面,教師必須保證課堂練習的質量。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獨自完成練習任務。不要過于占據課堂時間,應當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在學生整體練習結束以后,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再進行詳細的講解。由此可以得知,練習過程中,學生思考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學生從思考,到解題,再清楚地表達出來,都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和實踐,在解題過程中,尋找屬于自己的思路,以此找到屬于自己的解題方法。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對教材上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延伸變化,以此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比如,在論證解題時,將一道題目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就比如基礎形式的題目:順次連接平行四邊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變化的第一種:求證,順次連接矩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為菱形。第二種:求證,順次連接菱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為矩形。第三種:求證,順次連接正方形各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為正方形。再反之提問:順次連接什么樣的四邊形各邊重點可以得到平行四邊形、菱形和矩形?通過這樣有效地變化練習,幫助學生掌握一題多變的形式,以此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只有通過這樣大量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反思,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點
  在課堂結束之后,教學反思是保證課堂教學后期質量的關鍵因素。必須要對以往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找到不足之處,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制定更為完善的教學計劃。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反思。教師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人,所以,都了解學生心理學習數學的想法。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將自己還原到當時學生時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進行題目的分析時,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能力,找到學生容易出錯和理解不夠透徹的地方,進行反復講解,以此幫助學生真正地解決學習問題。第二,加強與其他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教師除了本身的教學任務以外,也需要懂得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法,幫助教師調整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反思自己教學過程中的行為。只有不斷地反思自我,才能從以往的經驗中,找到最佳的教學方式,以此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第三,教師必須要懂得提升自我。在課余時間,需要學習更多與數學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對一些實踐操作過程中的理論原理進行講解,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為清楚地看待某些知識和內容。同時,在這個提升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時常反思自己的思路,是否被局限,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它能夠具有怎樣的含義,都是教師需要深思的一些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本身就屬于靈活性的一門學科,所以,并沒有系統性的框架,讓學生根據某些規章進行學習。它更需要的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要構建新的教學理念,選擇一些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周麗.探析如何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39-40.
  [2]徐娟.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5(7):48-49.
  [3]王慧.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29.
  [4]賀粵湘.初中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4(3):147-148.
 ?。ㄗ髡邌挝唬焊拭C省張掖甘州區張掖育才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949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