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重要成長階段,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從更加科學的角度,全方位的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科學的設計不同的學習環節,促使學生整體數學素養的有效提升和發展。本文就從數學學科教學的角度,分析和探討了如何提升作業設計和布置的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作業 初中數學 設計布置
引言
對于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來說,作業是課堂的重要延伸,能否確保數學作業的有效性,這也直接關系到了能否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在具體作業的設計和布置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精心的進行準備,保證其作業的有效性和質量,那么學生本身也能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對于小學階段數學學科來說,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科知識點的系統性和抽象性的特點更加明顯,其中很多知識內容都具有明顯的符號化和形式化的特點。我們在作業設計和布置的過程當中,需要全方位的考慮到學生的思維特征,合理進行布置和調整,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初中階段學生自身的心智已經有了一段的發展,他們逐漸具備了更強的獨立意識,希望得到理解和認可,自主自立方面有著一定的需求,但是缺乏足夠的自律能力。我們在進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應該結合學生的心理規律來進行合理調整,這對于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梢哉f,作業的設計對提升數學教學成效尤為關鍵,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確保其作業的有效性,盡可能達到減負增效的目標。[1]
一、提高初中數學作業有效性的思路
第一,夯實基礎。在當前新課改理念下,初中階段數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讓數學作業本身具備一定夯實基礎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確保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基礎,這對他們后續知識的學習是十分關鍵的。在具體作業內容的設計上,我們應該適當的對門檻進行降低,但是同時也要突出其中的重點,深入淺出的對基礎知識進行融入和滲透,并從持續化和規范化的角度來進行作業的內容和選擇。例如,在對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前,為學生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隨意的畫出幾個不同的三角形,并且量出每個三角形兩個內角的角度,之后想一想第三個角的角度,其中有沒有什么規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動手更好的發現其中的規律。雖然這一個作業內容十分基礎和簡單,但是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印象,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基礎來說卻是十分有效的。[2]
第二,增加趣味。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從興趣引導的角度來進行作業的設計,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后學習情景和空間環境。在作業的設計上,我們應該結合數學知識的內容,創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精彩教學情境,從而實現對學生自身學習熱情的有效激發。我們應該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合理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充分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力和意識,并且能夠在豐富多彩的作業內容當中,保持強有力的學習意愿,提升作業完成的效率和效果,真正發揮作業對學生自身的教育作用。例如,在學習“生活中的平移”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奧運會中國奪冠時候,國旗升起的時刻,我們感覺到十分自豪,那么請你們收集一下2016年巴西奧運會,我國奧運健兒獲得金牌的數量?并且在收集的過程中,嘗試從數學知識的角度,分析國旗升起時候,冠軍、亞軍和季軍的上升高度是否相同,同時從抽象的角度嘗試思考平移操作,結合所學的內容進行思考。在學生們課后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他們會主動的對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進行觀察,這樣既能強化他們的記憶,同時也有助于提升他們觀察力,對他們數學素養的發展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
第三,合作實踐。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這向來是我們數學學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理念。在現階段初中數學作業內容的布置上,我們應該增加一些合作實踐的要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完成知識的探究。初中階段,數學學科其中很多知識點本身在學習上都有一定的探究空間。我們通過這種作業內容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和探索。我們應該不拘泥于形式,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來設置“小組作業”,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行的合作和探究來完成。例如,在“函數”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采取這種“小組作業”的方式來進行應用。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小組學生各自為其他小組的同學出一套函數求解的題目,之后在下一節課教學之前互相出示并解答,出題的小組負責核對和講解。在這樣一個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努力來進行探究和思考。在完成中,學生們不僅可以通過作業的完成來獲得學習信心和成就感,在探究和討論的過程中更好的對函數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同時這也能夠讓他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關鍵的。
第四,開放拓展。從提升作業有效性的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不拘泥于以往傳統的作業形式,通過合理的創新和改進,讓學生自身能夠自主的進行探究,這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對于“矩形”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設置一個開放性的思考情境,讓學生想一想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四邊形分別有ABCD四個邊,其中AD=BC,AB=DC,那么如果我們需要確定這個四邊形為矩形,那么我們還需要什么條件?這樣一個開放題目的設置,我們可以不為學生規定具體的解決的限制,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法來進行研究。學生們在思考的過程當中,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數學思維方面的提升和發展。[3]
結語
總的來說,作業的設計可以說是當前初中階段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我們應該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所教學的內容,對作業進行合理的設計,讓其體現出更強的教育價值和作用,提升其有效性,最終完成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慶奎.優化數學作業設計鞏固課堂教學效果[J].成才之路.2012(22).
[2]潘婷婷.初探新課標下初中數學作業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2(01).
[3]王文龍.新課標下初中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4(0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7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