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論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數學在初中屬于主要課程,與初中生即將面臨的中考直接掛鉤,同時也與今后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有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提升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理科思維,使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課堂有效性;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039-01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往往作為課堂的主體,將書本上的知識簡單地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認真程度以及投入程度參差不齊,因此,產生了學困生與學優生的差異。數學知識與技能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良好的數學基礎可以讓學生在日后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與教師方面分析數學課堂上遇到的問題,并且嘗試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的影響因素
1.1 教師方面
首先,教師應當為人師表,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學習,做好表率作用,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充分的熱情與耐心對待學優生與學困生。善于在課堂中和課下都站在學生的角度發現問題,并分析問題,及時制定出解決方案,為每一位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提供保障。
其次,初中數學教師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教育學與心理學知識與技能,還需要善于將數學知識與人文知識聯系起來,使數學人文化。將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能夠增強數學的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更好地把握課堂,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領略數學的魅力。最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心理狀態也將傳遞給學生。
1.2 學生方面
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智力與非智力兩大方面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思考問題時的邏輯能力以及觀察能力是評判學生智力的三大標準。學生的智力因素在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囊括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以及學習意志等方面??傊?,影響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與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教學資源有關。因此,在這種條件下,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是較為重要的。此外,優越的教學環境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對學生也存在一定的影響。
2 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 突出教師主導地位
教師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需要囊括終身學習這一內容,積極參與培訓以及各種學術活動,并不斷讀書,收集最新的信息,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更新,才能夠積累充足的素材,并將其運用于課堂中,通過豐富的素材,推動學生的思想發展。在進行教學活動以及私下生活中都需要堅守職業道德,熱愛每一位學生,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通過教師窺探到數學的魅力。在課堂中,需要明確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教師的教學水平調整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優生與學困生充分的理解與關懷,讓每一位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此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減少板書的時間,豐富教學的內容與模式,增強對學生的觀察以及互動強度,便于教師能及時得到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2.2 強化學生主體理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等智力方面的科學發展規律有所出入,從而降低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率。因此,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在教學活動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引導學生進行推理、歸納、總結、判斷及分析時,教師需要摸清每位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并在不斷地實踐中提升教師自身的知識與技能,最終實現全體學生的進步,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實踐與創新中完善相關的教學工作,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意識,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這樣才能夠使初中生在數學課堂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根本上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此外,教師也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教學技能,更好地投入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