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大多數人的觀念里,仍然會將人文學科與科學學科相區分開來,將其功能和作用分類化,其實,例如在數學學科中,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理性的學科知識,也同樣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除去一連串的公式以外,還包括各式各樣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在圖形中就會有對稱美、簡潔美、統一美等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視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美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美育;內容;作用
我們一度強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數學學科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它的高度的抽象性、精確性以及應用的廣泛性是這門課的特點,但其本質上也具有深刻的美育內容,讓學生發現數學中的美。
一、 初中數學學科中的美育內容
首先,是簡潔美。數學的簡潔美主要體現在其公式的簡潔化、秩序性、條理性。數學的學習本身就是要讓學生學會更為簡便的解決方法,去解決復雜性的數學問題,化繁為簡,例如與其逐個地求解三角形的每個內角的度數,不如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公式來得快速和便捷,通過數學公式的簡潔化,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還能夠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掌握更多的技巧與方式。例如,在計算a+a+a+a+a+…時,如果一個一個地進行計算,就會顯得麻煩,也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而用數學公式就可以簡化為“na”,表示多個a相加的和,能夠明白直接地得出答案,提高效率。這些數學公式都是以簡潔的邏輯形式表示了極為復雜的數學內容,給人以一種簡潔美的享受,同樣數學符號中的f(x),|a|等等都能夠顯示出數學公式簡潔的美,還有科學記數法也是一種簡記數的方式。
其次,是對稱美。在數學學科中,對稱性在數學圖形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圓形或者是球體都可以體現圖形的均勻性,而平行四邊形、等腰三角形、菱形、矩形、等腰梯形等等都是關于直線對稱或者是點對稱,函數的圖象與其反函數的圖象是關于直線y=x對稱;偶函數的圖象關于y軸對稱;奇函數圖象關于原點對稱。不論是圖形,或者是函數都包含著對稱美的特點,學生在學習時,容易對固定的公式產生厭倦的心理,但是通過圖形的美感能夠緩解學生的抵觸情緒,讓其得到一種審美熏陶。
再者,是統一美。統一指的是各個部分相互協調,部分與部分之間呈現出和諧一致性。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一種統一的過程,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知識都有其內在的聯系性,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例如,對于“圖形”概念的認識就是從零散逐步發展為一個整體的過程,例如,學生在小學階段就會初步地接觸到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等圖形概念,隨著進入初中階段,學生又會接觸到菱形、梯形等等,逐步可知,菱形、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等存在著內在的聯系,這一類的多種多樣的圖形概念都可以總體概括為“平面圖形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又會細致地去分析平面圖形中“內角的知識”。在一步一步的學習深化的過程中,學生逐步地將知識整理統一,建立框架,證明數學學科并不是一門割裂、孤立的體系,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著統一美,也有利于引導學生去聯系、發展性地看問題。
最后,是神奇的美。在數學中有許多令人驚訝的現象,例如為什么比薩斜塔能夠斜立而不倒,這些都能夠用一系列的數學知識去解答,讓學生發現數學中的奇異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用實例來舉例子,讓學生覺得更有認同感,如世界奇跡之一的比薩斜塔,為什么能夠傾斜屹立多年而不倒,它是否違反了正常的建筑規律呢?這就是需要學生對“傾斜角度”等問題進行細致的探究,從而發現數學的魅力和神奇之處。由此可見,在數學中所發現的存在著眾多的不可思議性,通過讓學生發現其神奇美,而產生對數學學科的敬畏心甚至是好奇心。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美育的重要性
首先,重視初中數學中的美育教育能夠和知識技能教育相輔相成,使學生既能夠發展自己的能力,又能夠提升審美鑒賞的能力,使學生成為真正全面發展的人。
第二,能夠創新數學課堂,挖掘數學的潛力。數學學科不僅僅只有理性思維,它同樣也具有人文性質中的美育思想,教師不斷地創新課堂,使數學課堂更具有活力,使數學教學雙向并軌發展。
第三,美育是素質教育觀的重要實踐思想,避免使學生成為只會死讀書的學生,學生能夠成為學科知識基礎扎實、審美能力和素養高水平的人才。
初中數學教學中積極地發掘美育教學的內涵,探尋適宜的方法,實現多方面地發現,知識與“美”的思想的培養相互推進,使數學課堂生動又具有活力,同時也能夠鍛煉教師的教學能力,改進自己的教育理念,不以成績和名次為培養的唯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曾憲根.數學教育與培養人的綜合素質間關系的探討[J].職業時空(下半月版),2008(10).
[2]趙俊風.論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大觀周刊,20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81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