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教學效率關乎到學生在一節課堂中對知識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也體現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對語文課內容的把握和重點知識的講解是否透徹的表現,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在課堂教學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怎么將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在短短的40分鐘里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呢,這是本文探討的關鍵部分。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81-02
  一、小學語文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在小學語文課教學過程上的反復思考,筆者認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小學生自身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
  首先,語文本身在小學階段教授的內容缺乏趣味性,更多的是對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筆畫的反復練習,因此在教學的內容上中規中矩的知識偏多,又由于學生本身耐心少,所以常會因為過多的練習而失去對語文課學習的興趣。
  其次,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為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下面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從而導致了學生因為無聊而擾亂課堂秩序,而受到懲罰的學生則會更加地對語文課學習失去興趣。最后,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一般是20分鐘左右,這也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中不注意把控節奏的情況下,學生產生疲勞,導致了學生對后面知識和內容掌握差。
  2.教師教學方法古板。
  小學語文課堂目前雖然在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上做出了調整,但是統觀全局,基本是保留傳統教學模式居多。在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是一板一眼的讓學生跟讀、朗誦、背誦、答題和默寫。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雖然是有的,但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并沒有調動起來,從而導致了課堂氣氛需要不斷地進行活躍或者維持,一堂課下來,教師辛苦,學生對語文課堂的體驗感也不高。
  3.課堂提問缺乏技巧。
  小學語文課上教師經常會提出問題,是關于課文內容或者是關于詞語本身,抑或是進行背誦和答題。提問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回顧,但是沒有技巧性的提問,常常會導致學生像背書一樣,在腦海中進行標準答案的搜索,教學提問缺乏思考。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提問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從而導致了學生在提問上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從而形成了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一提問,學生就緊張的現象。
  4.學生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效果差。
  教師進行語文課后的作業安排時,未能夠結合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的不足和課堂教學時所掌握的情況進行作業布置,從而導致了課后復習效果差。而對于課前預習這個是需要學生自主進行的,所以對于課前預習的內容和方法,每個學生有所不同,自然掌握的也就不同。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教學效率的幾點措施
  1.提高學生對小學語文課學習的興趣。
  首先,讓學生喜歡上課程本身或者喜歡教師的教課方式,從而喜歡上小學語文課。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方法可以是多樣的,如給學生在課堂更多的展示或者給學生們在課堂更多的肯定等。其次,由于小學生處在語言發育的關鍵時期,正是進行語言組織和學習的好時間,因此在小學語文課興趣培養上,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進行語文課前內容的開展。例如,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關于禮貌方面的,那么課前可以選出學生來進行2~3分鐘的話劇表演,從而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又引出了今天課文的內容。再者,良好的教師形象有助于增加學生對小學語文課學習的興趣。一節課如果教師把握得當,而且教學中更多是對學生的引導和肯定,那么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的增加會引起對課程的興趣。最后,小學生由于注意力時間短,自控能力差,因此在進行課堂學習時,教師要注意節奏的把握,適當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插入,從而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良好的課堂氣氛。
  2.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嘗試。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行,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慢慢被新的教學模式所取代。首先,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整節課的課堂內容設計和時間上的劃分。一節課的內容既不能太多,也不能錯過對重點內容的梳理。這就要求教學模式應該明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在目標任務下,設計重點內容的講解,并提前充分地做好備課。其次,在課堂中應該結合多媒體?,F代化的課堂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筆書模式,應該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內容的豐富,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3.加強教師課堂提問技巧。
  教師在課堂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提問需要技巧性。首先,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多采用開放式或者糾正式的問答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對于課文經過理解后,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提問,然后引導其他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做解答,有利于學生的探索。其次,教師提問問題后,可以開展小組間的討論,然后選擇代表進行回答。這樣有助于師生間的互動,也有利于對于語文課重點內容的深入理解。
  4.開展教師間的小組討論和經驗分享。
  教師應該自覺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教學平臺十分優越,教師要加強自我研修,進行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在學校,應充分發揮教研組的集體研修作用,可以定期進行開展小組討論,分析和分享近期語文教學工作中的疑惑,并將自己的經驗分享,從而提高整個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5.合理布置作業進行知識鞏固。
  在為學生課業負擔減負的大背景下,教師必須提高教學效率,應該采取科學的手段來設計學生的作業。首先,應該對小學生進行預習內容的引導和任務的分配,如學生們可以通過預習,提前提出自己對這篇語文內容的看法或者是對知識的疑問都可以,從而讓學生在寬泛的要求下,提高課前預習的效率。課后作業的書寫作為書面作業的一部分,除了要求學生認真外,更多的是教師應該根據課堂內容的重點和學生課堂表現不足的地方,進行作業的適當內容替換,從而有針對性地鞏固復習的內容。
  結語
  總的來說,想要實現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教師就必須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進行明確,并圍繞學生的認知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學周刊,2018(27):121-12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6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