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職業化改革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我國一些競技體育項目職業化改革面臨的問題,應用文獻綜述法從理論上對我國體育職業化改革的基本定義、有利方面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以期促進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競技體育以市場化的方式進入市場,“專業化”經營已成為體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罢紊系膱远ㄐ詠碓从诶碚撋系膱远ㄐ浴薄N覈糠指偧俭w育的專業化改革,特別是足球等體育的改革進程,發展到目前矛盾集中、激化的階段,許多基本問題亟待澄清。從理論上澄清這些基本問題,對于指導和正確深化體育職業化改革具有特殊的意義。
關鍵詞:體育 職業化 市場化 改革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001-02
1 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的主要內容
1.1 職業體育與體育職業化的定義
職業體育即為商業體育,乃一種以競賽門票價格、以金錢利益為目標的體育(競技)活動。職業體育與業余體育相對立。職業體育,曾經受到奧林匹克運動業余原則的排斥。在歐洲、美國與西方,職業體育相對發達。在足球、橄欖球、網球、籃球、拳擊、田徑、賽馬等運動項目中,有專業的體育俱樂部、專業隊伍或專業運動員。體育職業化集中在一種演變過程中,標志著競技體育向職業化過渡的不同階段和不同運作方式。
1.2 職業化的特征
從競技體育、專業化等方面研究競技體育的專業化特點,可以使競技體育更具技術性和觀賞性,更具文化價值,更好地提供優質的體育文化服務。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的產生體育生長之先進形式和市場經濟一定的所得是競技體育的職業化。競技體育與職業的聯系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職業和業余運動員的概念出現在牛津(英國)舉辦的賽艇競賽中。于1869年,首個棒球專業隊出生在美國,一部分國家快速地發展他們的競技體育(職業)。1981年國際奧委會取消了業余主義的規定,職業運動員從此開始參加奧運會比賽。改革開放后,綜合國力提高,中國也開始積極學習和探索體育專業化。1988年首先進行了足球職業化探索;1992年,我國第一個職業足球俱樂部在大連成立;中國第一個股份制的足球俱樂部于四川南德上市;1994年,足球建立職業聯賽。這種專業化改革有力地推動了其他競賽項目的專業化進程。
1.3 職業體育的現狀和歷程
職業體育最初出現于英國,于歐美流行,帶給很多國家很大的經濟收益。例如,在美國,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5%。職業體育于21種行業中排第三,只落后在商業銀行與證券市場。職業體育的國家之意義已經遠超了它的意義。職業體育是體育現象同時關系到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國情特點對職業體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西方發達國家業已形成的職業體育聯盟和日本、韓國的職業體育聯盟壟斷形式,不完全適應中國國情。貿易體育可否在不受政治干擾的情況下有順暢的進展,是一個需要討論的題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職業體育發展程度不同。在同一地區,不同運動項目的專業發展也不同。我國職業體育的成長大約可分為3段:(1)初級。企業以廣告贊助或聯合贊助的形式投資運動隊,以換取冠名。由于投資團隊的廣告效應,企業主要集中在對群眾影響較大的足球、籃球市場。(2)小高潮時期。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企業和名人形成了一股群眾運動熱潮。(3)經濟低迷。因為中國體育制度(職業)的不完善,假現象屢見不鮮。華夏的體育(職業)和實際的這種體育有著很大區別。
2 我國體育職業化的有利方面
?。?)體育職業化能運喚醒動員主體的意識。體育的職業化將運動成績和物質的利益聯系起來成為了一種營生,喚起運動員熱情,激起出運動員的運動激情。
(2)職業化競技體育拓寬體育經費來源渠道并且它能融入大部分民間投資,于是減少了國家的投入,促使運動員流動,擴大后備人才隊伍,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
(3)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競技體育職業化能夠推動體育表演、體育服裝、體育器材和健身以及傳媒等等體育行業的發展,讓體育進入了市場經濟的大循環。
(4)使大家平時的體育生活更充實,使人們越來越需要的精神需要得到滿足。
3 我國體育職業化存在的部分問題
(1)競技體育的專業化很容易導致人們更重視事物的傾向。貨幣崇拜的趨勢導致了無手段、無原則現象的出現,以獲取利益,并出現了興奮劑。假球、黑哨和賭球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2)體育的職業化會新體育發展得不平等。競技體育的職業化將使少數運動員變為奧運會的“貴族”;另外又會使部分發展中國家條件遠遠落后于已經職業化的國家,形成兩極分化。
(3)職業化取代業余體育與奧林匹克主義產生了矛盾,將消弱健身、育人和特殊文化的效力,使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的距離更大,甚至可能導致體育事業的畸形發展。
4 體育職業化的發展趨勢
4.1 中國職業體育的影響因素
因為體育的適應性與中國的市場經濟特質,應當尋找相順應的職業體育的名目與模式。中國職業體育的模式建設應該考慮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1)經濟因素。中國的職業體育發展不應該因為場上的輸贏而堅持不懈或者受到質疑。職業體育蓬勃乃體育競技中的高層階段,有很大的利益。是不能因情緒上的好惡而被取舍的。(2)文化因素。以文化促進為基礎發展的專業體育才有獲得更多承認的機會,才有越來越多的人給職業體育買單。
4.2 改革是職業化體育的必經之路
奧運會得到的獎牌數量不能完全支撐起成為體育強國的目標。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肖天曾說,一些人和體育界人士對體育存在誤解。就體育而言,奧運會主要是競技體育,衡量競技體育的高水平。從奧運會的金牌和獎牌數量來看,支持低水平是不可能的。在職業足球、籃球等重大體育項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必要的,中國體育還缺少國際眼光。
美國學者認為,職業體育在未來將在許多方面變得越來越全球化。體育協會將有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運動隊和運動員。更多的比賽將在世界各地播出。發達國家的體育有關組織會尋找國際擴張。商業體育模式將席卷世界,成為組織、發展和贊助體育活動的積極組成部分。團隊與協會的數量會增長,而且很多有許多會失敗;職業的運動員將來將享有更多自主權,但是他們并不會利用自己的權利對商業體育或整個社會的結構做出重大改變。他們的首要目標是增加對自己職業的控制,并保證自己經濟收入的安全。以后中國競技體育專業化發展應與上述趨勢基本一致。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有底子之競技項目開始入市,“專業化”的運作已變成競技改革的走向之一。“政治上的堅定性來源于理論上的堅定性”。我國部分競技體育專業化變革,尤其如一些體育項目的發展過程(足球),已發展到矛盾集中、激化階段。許多基本問題亟待澄清。從理論上澄清這些基本問題,對于指導和深化體育專業化改革有特別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學科進展報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1):1-5.
[2] 于立賢.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研究綜述[J].中國體育科技,2000,36(10):8-11.
[3] (美)杰·科克利.體育社會學——議題與爭議[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