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線蟲病除治就地焚燒疫木對森林環境的影響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通過對松材線蟲病除治就地焚燒疫木的無害化處理方式對森林環境的影響進行簡要闡述,針對產生的負面效應提出對策,以期為松材線蟲病除治及其綜合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就地焚燒;森林環境;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3.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020(2019)03-0060-03
1 前言
松材線蟲病是松樹一種毀滅性的病害,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它的主要傳播媒介。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通過松褐天牛攜帶進入松樹木質部,寄生在樹脂道當中,經過大量繁殖移動,導致樹脂道薄壁細胞和上皮細胞的破壞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樹脂分泌急劇減少和停止。其外部癥狀是針葉陸續變為黃、紅褐色,萎蔫至最后整株枯死。多年以來,隨著專家學者們對松材線蟲病研究的不斷深入,提出了松材線蟲病除治環節中疫木無害化處理的多種方法,也形成了疫木粉碎、藥劑處理、設置誘木、種植茯苓等很多成熟的經驗和做法,但在目前疫木的就地焚燒仍作為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疫木無害化處理方式,被廣泛應用。疫木就地焚燒在除治環節中有著操作簡單、成本低廉、除害最為徹底等優勢,但其處理方式對森林環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在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中,如何有針對性的高效使用焚燒處理疫木,并降低松材線蟲病疫木焚燒處理環節對森林環境的影響,是促進松材線蟲病除治乃至推進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2 除治焚燒疫木對森林環境的影響
2.1 負面效應
2.1.1 對森林小氣候的影響
疫木焚燒會產生熱量、濃煙、灰塵,導致空氣中總懸浮顆粒數量明顯升高,焚燒產生的煙霧中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和周邊森林環境。疫木就地焚燒改變了焚燒地塊和附近森林環境基質,在焚燒時和焚燒后的一定時期內,產生了不適宜野生動植物生存和活動的森林小氣候環境。
2.1.2 對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就地焚燒松疫木作為消除松材線蟲及其傳播媒介松褐天牛最為徹底的方式,但是不能忽視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也將松木自身攜帶的種群數量處于劣勢的花絨寄甲等松褐天牛的天敵昆蟲焚毀。松材線蟲病除治過程中,焚燒處理疫木產生的斑塊對周邊環境帶來了一系列影響,造成野生動物逃逸,土壤微生物減少、焚燒點周邊植被灼燒致死等。
2.1.3 對森林安全和森林景觀造成威脅
?、偎刹木€蟲病除治時機與松褐天牛的非羽化期相對應,多為干燥少雨的冬春季節,林間枯枝落葉等易燃物較多。除治作業時,在林間或者林緣等附近場地就地焚燒,若防范措施不到位,極易造成森林火災。②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生態環保意識的增強,森林資源也得到了有效地保護,森林郁閉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松材線蟲病發生的山頭地塊,在疫木就地焚燒時需要開辟相對平坦的焚燒場地,林地呈現窗口,森林景觀遭到破壞,相應功能弱化。
2.2 積極作用
2.2.1 焚燒后促進植被萌生
隨著林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改善和林木產品替代產品的增多,對木材、燃料等森林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呈下降趨勢。近年來生態建設和群眾認知水平的不斷提高,森林環境人為的干擾逐漸減弱,在松針等枯枝落葉較厚的位置,散落的林木種籽難以接觸到土壤。在焚燒處理疫木過程中,清理出的場地產生了較好的光照條件,也使散落的各種植物種子能夠直接接觸土壤,產生的草木灰是一種良好的無機肥料,具有消毒、增強植物抗逆性、促進植物發芽和生根及傷口愈合等作用[1]。
2.2.2 改變森林群落環境
適時適當地焚燒處理改變了焚燒地塊的森林群落環境,在自然環境下,植物種子在已經消除過有害生物的基質上散落,在適宜的環境下重新萌生,在一定的空間尺度上促進了就地焚燒產生斑塊的生物多樣性重新構建。馬尾松作為火燒跡地上天然更新的先鋒物種,也使得重新獲得了生機。
2.2.3 林窗效應明顯
馬尾松疫木就地焚燒開拓焚燒場地產生的斑塊一般面積均在0.1 hm2以下,為小尺度干擾[2]。林窗邊緣形成的邊界木對林窗內部環境的穩定性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焚燒場地形成的林窗擁有良好的光照等通透條件,讓先鋒樹種得以萌生,邊界木的林冠為耐陰植物創造了較好的生存條件,隨著時間的推移,林窗內的植被群落分層逐漸形成,促進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群落穩定。研究發現林窗面積保持在150~500 m2最有利于種籽的入侵和發生[3]。
3 對策
3.1 科學地安排疫木焚燒時機
就地焚燒疫木的最佳時期與集中除治的最佳時期相對應,均為松褐天牛非羽化期的幼蟲階段[4]。在全年的這個時間段內,氣溫相對較低,空氣對焚燒產生的高溫有一定的隔離作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焚燒點四周的植被直接受到焚燒的高溫炙烤。若氣溫過高,空氣的隔離作用減弱,極易導致周邊林木烤傷甚至死亡。在每個除治工日,應選擇無雨雪天氣,風力較弱的上午,適時進行焚燒作業,當日焚燒時機選擇遲于中午則不利于森林防火。
3.2 加強焚燒點的精細化管理
一是疫木就地焚燒點的位置選擇應在林內較為空曠、地勢平坦、可構筑簡易焚燒隔離措施,如用工具清理疫木堆邊緣形成隔離帶等?;瘘c密度根據相應地塊除治任務量的多少來分布,宜疏不宜密,以減少火燒點過多對森林群落環境的創傷。二是焚燒點風險控制上,從疫木收集集中堆放時至焚燒完全結束,應做好相應記錄,采取旁站式管理,防治疫木流失,嚴防森林火災。三是對焚燒處理形成的面積較大的焚燒點,天然萌生確實困難的應及時開展補植,恢復林業生產條件,修復生態功能,防止林地因除治流失。 3.3 采取其他措施
①因地制宜地選擇其他疫木除害方式。在條件允許的地方進行疫木粉碎后再利用,疫木處理后種植茯苓來就地消耗疫木。在人跡罕至的松枯死木零散分布地域或者松木孤島,采用鋼絲網罩處理疫木,同時也促進天敵天然繁育。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持續加大對松疫木利用的研發和除治新技術的轉化應用力度,對松疫木的后續利用打好基礎。②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的法制宣傳和綜合治理力度。通過法治宣傳教育等手段,不斷加強對林區群眾和林權權利人的山林管護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責任義務觀念,營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五個一”(山上不留一棵死樹,地上不遺一枝樹枝,林內不露一個伐樁,路上不丟一根疫木,房前屋后不見一段松木)的除治要求落地落實。③加大對疫木定點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應積極引導和扶持疫木加工和消耗的企業,在現有的規范化除治條件下,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讓企業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除治工作當中來,促進有關社會化服務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有關企業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水平。④加大除治專項經費保障。在當前的除治工作中,要拓寬資金來源,爭取社會力量參與除治投資,充實除治資金保障,創新和引進先進的除治器材,采用更加專業高效的除治隊伍。
4 結語
松材線蟲病疫木的焚燒處理方式是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疫木無害化處置方式之一,在共抓大保護的背景下,雖略顯不足,但在有松材線蟲病發生且不適宜粉碎、鋼絲網罩等其他方法進行無害處理的地區,顯得非常適用。與此同時,除治就地焚燒疫木作為除害最徹底的方式,給以松為優勢的森林群落和以松為依托的其他生物種類構成的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機遇。對于如何有效減少就地焚燒帶來的負面效應,徹底克服就地焚燒疫木在松材線蟲病除治技術當中的薄弱環節,還有待于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
參 考 文 獻
[1]劉發林.草木灰對四種松屬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7,37(17):5673-5680.
[2]Lorimer C G.Relative effects of small and large disturbance on temperate hardwood forest structure [J].Ecology A Pub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89,70(3):565-566.
[3]Yan Q L,Zhu J J,Zhang J P,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oil seed bank in canopy gaps of various sizes in temperate secondary forests,northeast China[J].Plant and Soil,2010,329(12):469-480.
[4]陳虎,柏冰洋,史永鑫,等.松褐天牛防治策略探討[J].安徽林業科技,2016,42(5):57-58.
?。ㄘ熑尉庉嫞禾?nbsp;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