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的可行性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分析、專家訪談和邏輯分析等方法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的可行性進行細致分析。結果表明:大眾藝術體操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的發展處于空白狀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項目可以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課體驗,從中學習可以提高學習者的欣賞美的能力。但是,若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需要將課程開設的一些相關阻礙因素減少如:教學場地、專業概念、教師人才、宣傳力度等相關因素,還需要有強大引領者將這個項目引入到高職院校中才能夠完成在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這一項目。
  關鍵詞:高職  體育課程  大眾藝術體操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247-03
  Absrtact: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setting up Mass Rhythmic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Rhythmic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in a blank state. Setting up popular artistic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ring different physical education experience to students, and learning from it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learners to appreciate beauty. However, if we want to set up mass artistic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need to reduce some related obstacles, such as teaching venues, professional concepts, teachers, propaganda and other related factors. We also need strong leaders to introduce this project in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project of mass artistic gymnastic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opular artistic gymnastics
  藝術體操項目起源于歐洲,始終由俄羅斯、烏克蘭等一些強國引領在前,我國藝術體操項目最鼎盛的時期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集體項目取得亞軍優異的成績,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的藝術體操項目的發展處于下滑階段,在北京奧運會之后由于運動員的損傷、新老運動員的替換,后備人才的匱乏,導致我國藝術體操項目的運動成績始終不盡人意,2012年我國藝術體操集體項目未能參加倫敦奧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之前年輕的運動員也有了一些實戰經驗,在2015年世界藝術體操錦標賽暨里約奧運會資格賽中成功的拿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入場卷,但在里約奧運會中我國藝術體操未能取得成績。競技藝術體操的發展始終是在進步階段,而大眾藝術體操在校園體育課中的開展情況是停止在小學階段,高中、普通高校、高職院校中的開設情況是很稀少。本文針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為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改革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
  1  大眾藝術體操開設的可行性與阻礙
  1.1 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的可行性
  1.1.1 體育課程中大眾藝術體操發展趨向
  現階段我國藝術體操項目處于平穩發展時期,國內競技藝術體操一直緊隨世界強國之后,并以超越世界強國為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而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大眾藝術體操的發展處于空白階段。藝術體操分為競技與大眾之別,大眾藝術體操是一項在音樂伴奏下,以徒手或者手持輕器械以自然性和韻律性練習為基礎,特別符合當代女大學生的身體發展規律。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主要受益的是女大學生,有的學生對于對抗類項目不喜歡或是自身的運動技能水平不夠。從主觀意識中出現抗拒,在進行學習和練習時的主動性自然不會高,降低了對體育運動學習的興趣。大眾藝術體操項目的多樣性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在一學期的體育課程中可以接觸不同的形式的教學方法,課堂學習與練習,變化多樣,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對每堂體育課學習的興趣,減少課堂的枯燥感和單調感。
  1.1.2 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優異性
  現階段各高校開展的體育課程中,一般包括足、籃、排和乒、羽、網,近幾年隨著啦啦操的火熱,啦啦操在高職體育課程中逐漸盛行?,F體育類院校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課程較多,在非體育類院校中大眾藝術體操課程的開展是少之又少,而大眾藝術體操項目在高職院校的發展幾乎為零。大眾藝術體操項目是一項高危險性極小,不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在高職院校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項目可以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得到均衡的發展,也可以培養學生高雅的氣質和提升學生對音樂、形體、心靈的欣賞美的能力。   大眾藝術體操是在音樂的伴奏下,手持請器械的一項運動,符合女性特點的一項體育運動,是結合體操、音樂、舞蹈為一體的體育運動,學習者可以手持繩、圈、球、棒、帶,扇子、紗巾等器械完成擺動、繞環、八字、滾動、拋接等相關的器械動作。器械運動需要結合相應的身體動作,身體可以結合跳躍、平衡、旋轉等相關的身體動作。只有身體動作與器械動作結合才能夠將大眾藝術體操的特點充分表現出來?,F階段大學生對運動的態度極為不積極,各項教師在課堂中都會遇到學生對于老師所教授的各種運動技能無動于衷,學習的興趣不大,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積極。大眾藝術體操的器械多樣、動作優美,在結合動聽的音樂,可以吸引學生的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也可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女大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能力,對自己的身體形態有著不同的理解,通過大眾藝術體操的學習可以塑造學生正確的身體姿態,在課堂中除了學習器械外還可以進行地面組合、把桿組合、形體組合等練習,發展學生的姿態美和氣質美,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大眾藝術體操在體育課堂中可以呈現出多樣性、獨特性、優美性等,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通過大眾藝術體操項目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在體育課堂中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新認識。在教學中還可以編排簡單易學的成套動作,結合音樂進行聯系,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生在課堂中的枯燥感,使學生在課堂中運動起來,較少課堂中低頭族的出現,從而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1.2 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的阻礙
  1.2.1 教學場地的限制
  專業競技藝術體操比賽對場地的要求很嚴格,需要13m×13m的地毯在其上面進行一系列的專業技術動作。而大眾藝術體操需要一間舞蹈教室或是室內較為寬敞的場地就可以完成,但是現在有的高職院校的體育場館設施有限,在體育課程中現有開設的項目都難以滿足場地的使用,再引入新穎的體育項目更是困難無比。教學場地的缺乏是阻礙該項目的開設,是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也是阻礙學生課外體育鍛煉及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因素。
  1.2.2 專業概念的混淆
  藝術體操項目盛行于歐洲國家,引入我國時間較短。首先,國內對競技藝術體操項目的理解就有錯誤,大部分都認為是體操,藝術體操與體操是兩種運動項目,分別在選材、訓練、技術、使用的器械上都是完全不一樣差異性很大。在競技中對藝術體操項目理解都是模糊不清,對大眾藝術體操的理解是更是少之又少。而競技藝術體操與大眾藝術體操兩者的概念更是混淆不清。競技藝術體操是手持繩、圈、球、棒、帶器械在規定的時間、場地內配合自選的音樂完成規則要求的身體難度、器械難度等一系列的動作,以取得優異成績為目的的訓練。大眾藝術體操雖然也是手持繩、圈、球、棒、帶器械但是還可手持紗巾、扇子等器械不受時間、場地的規定以強身健體、增進健康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為目的的教學。
  1.2.3 教師人才的匱乏
  現藝術體操人才培養是專業的藝術體操運動員退役之后進入高校進行高層次的學術理論知識學習,大多是運動訓練專業,專業技術水平高,運動等級高。經過高水平培養之后根據社會的需求,這些人才大多回到專業隊進行專業的教練工作,或是進入體育院校進行專業的教師工作,或是轉專業進行健美操、啦啦操教學,很少有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大眾藝術體操的教學工作。高水平人才在接受教育時對競技藝術體操的技術與理論的學習較為重視,對于大眾的藝術體操的技術與理論的學習較為偏輕。在培養高水平運動員時應根據當代社會需求培養全方面的教育人才不僅僅是高水平的教練員。而人才的匱乏導致在高職院校進行大眾藝術體操課程的開設是有一定的限制性。
  1.2.4 宣傳力度的不足
  大眾藝術體操的宣傳可以借助競技藝術體操的影響力來傳播其項目本身能夠給練習者所帶來的優異之處。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可以讓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回到自己的省市進行一些相關的宣傳,或是選拔出藝術體操形象大使走進中小學、高職院校中將藝術體操項目的特點進行解讀,讓更多熱愛運動人加入進來,也可以將自己的在運動員時所遇到的的一些經歷、挫折進行一個講述并傳達一下競技體育自身的頑強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的體育精神。只有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群眾知道藝術體操項目之后再參入其中。
  2  結論
 ?。?)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項目可以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育課體驗,學生在體育課中可以感受到藝術體操項目自身的體育魅力。
  (2)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開設大眾藝術體操需要領導的認可、具備一定的場地設施和較強的師資力量以及大眾藝術體操的普及范圍不都廣泛,需要有強大的引領者和專業人士共同完成。
  參考文獻
  [1] 侯小玲.我國藝術體操項目研究前沿與進展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200-202.
  [2] 余清風.大眾藝術體操對女大學生的必要性及影響[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19(6):48-49.
  [3] 張巧,劉烜華,鄧奎.普通高校大眾藝術體操開展現狀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0,26(1):129-130.
  [4] 陳嬌霞.大眾藝術體操的普及與發展[J].文化建設,2007  (9):110-111.
  [5] 劉煉.體育院校大眾藝術體操教學課程的改革-從社會需求的角度[J].體育承認教育學刊,2014,30(6):90-92.
  [6] 李紅艷,刁在箴.論我國大眾藝術體操運動的發展[J].四川體育科學,2013,9(3):3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8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