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敦攧諘嫛氛n程教學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與高等教育相比,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社會上的應用型人才。由于社會對會計人員的需求大,會計專業始終是熱門專業,《財務會計》課程又是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因此,加深對《財務會計》課程的思考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思考,進一步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進而為提高財會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104
1 高職《財務會計》課程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教材內容滯后
高職教育更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要立足于應用的需要,在教學中引入企業實務操作、引入高科技教學手段等措施,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貼近行業的需求。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中,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可就目前高職院校使用的財務會計教材而言,教材更新的內容緩慢。大多數的學校使用的是統編教材,統編教材不會結合每個學校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編寫,更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忽略實際工作應用性。隨著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及營改增的全面推廣,少部分自編教材通常能及時跟隨會計準則的變化而變化,而大多數非自編教材無法與時俱進,使得教學內容相對陳舊。教材多以文字講述為主,教材中很少出現實務工作中的票據,并且深奧難懂的部分講述過于抽象,脫離企業實際情況,使學生難以理解,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2 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的會計教學課堂中依然是以灌輸式教學為主要方式,老師向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系更多的是單向的,缺乏師生之間有效的雙向互動。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將盡可能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具體學生能接受多少,消化吸收的程度如何,就非常值得思考。同時一味地進行知識點的講述,也會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產生影響,學生疲于知識點的記憶、消化,而忽視了對所學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最終導致學習的內容與實踐相脫節,沒有用武之地,致使學生出現厭學的情形。
1.3 實踐教學能力薄弱
高職院校的定位就在于為社會發展培養大量的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但是在目前的教學方式下,存在著高職教育本科化的傾向。教師在課堂中更多的是對課程理論知識的講授,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就存在著顯著的不足。雖然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打好理論基礎,才能夠用所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從而讓實踐能夠做得更好。但是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理論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定位是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而不是“理論家”。如果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具有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不能對所學知識在實踐操作中熟練運用的話,意味著培養出來的不是一個合格的高職院校的人才。人工智能、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會計知識的學習越發的方便、快捷,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在《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中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找準方向,切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讓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1.4 課程考核方式簡單
財務會計課程期末總成績一般由期末卷面成績和平時考核成績組成。一般來看,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能夠占到總評成績的70%左右,再加上另外的30%的平時成績,就構成了總體測評成績。也會采取期末考試卷面成績與平時成績五五開的情形。無論是采取哪種比例,都不在僅僅以期末的卷面成績作為學生的總評成績,將平時的課堂表現也算入最終的總評成績當中。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也在總評成績當中予以反應,這是目前評價體系的一個進步。而平時成績的考察中,更多的是綜合平時的出勤情況、平時作業完成情況等,這些考核標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但是在考察學生的學業水平方面還是存在一定欠缺的。此外,《財務會計》課程期末考試更多的是通過卷面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考查,相對來說形式比較固定,題目相對單一,通過臨時的突擊,就很容易取得不錯的成績,無法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
2 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策略
2.1 優化教材資源,與實務接軌
當下的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統編教材,統編教材并不會兼顧每個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根據財務會計的課程特點,需要將理論知識與企業財務相關崗位的需求相融合,拓寬教學范圍。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盡量編寫適合的課程教材,同時編寫與教材配套的實務操作資料。建立理論學習——模擬練習——頂崗實習的三位一體學習模式。創建校內綜合實訓中心,引入財務實訓平臺,讓學生牢固的掌握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能夠通過練習來提升實際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2.2 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師生互動
以灌輸為主要方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因師生間單向的聯系導致教學效果的打折。為了解決教學中這樣的問題,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改革。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技術越來越發達的當下,積極地將新媒體技術引入到教學課堂,從而使課堂除了理論講解外,還有聲情并茂的圖文、動畫,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解決上課存在大量低頭族的問題。在教學過程當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避免教師一味地講授,把學生的注意力真正的吸引到課堂內容的學習上來。通過建立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把信息高效的傳輸給學生,學生也能夠實現精確的接收。在交流中學生可以就課堂內容向老師及時提出問題,老師也可以給學生很好的反饋,從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加強積極式教學法,可以采取學生來講,教師做補充的方式,這樣可以督促學生在課前預習,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一舉奪得。在授課時采用情景模擬的形式,由學生扮演經濟業務中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企業相關業務。通過演示明確企業資產、負債的增減情況及收入、費用的發生情況。情景模擬授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能力,把所學運用到模擬操作中,真正做到從根本上學懂、弄通、練熟。 2.3 積極開展財務會計實訓教學
財務工作需要很強的實務操作能力?;谶@樣的特點,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根據經濟業務的內容,完成從審核憑證——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整個流程進行核算。創建校內實訓基地,設計更貼近真實業務的教學環境,定期邀請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實務講解,將真實的業務帶入財務會計課堂,加強實訓教學效果。在實訓機房安裝用友、金蝶等財務軟件,供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電算化實訓。深化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校企合作是雙贏的過程,不僅提高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也為企業的發展創造效益。實習實踐是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的過程,也是吸取新知識新技能的過程。
2.4 靈活采用多種考核方式
對學生學業能力的考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能夠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指導教師根據考核結果對授課方式、授課計劃、授課內容作出針對性的調整。只有科學地、客觀地反映學生學業能力的考核方式,才能夠讓授課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情況做到精準的了解。長期以來一直采用的單純的理論考試方式,存在著無法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學業能力水平的問題?!敦攧諘嫛氛n程可以適當的讓考核的形式多樣化。理論考核是考查學生基本功的一個重要方式,依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適當的降低完全機械式的記憶內容的考查,可以在考核的時候增加處理經濟業務等主觀內容的考核,讓學生在所學知識的范圍內自由的發揮,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實際業務的能力。高職《財務會計》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根據課程安排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個部分。把學生的日常出勤、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實訓課的表現、實際操作能力、企業實習等內容納入到平時的考核當中,并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靈活的動態調整。期末考核則采用卷面的方式來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相對全面的對學生的學業能力進行考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重視日常的學習,而不是到了期末考試的時候臨時突擊。
2.5 利用“互聯網+”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讓人們可以很方便的從網絡上獲取到新的知識,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學習,降低了學習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財務會計》的教學應該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緊密地與互聯網結合起來,不斷開拓創新,尋求推動《財務會計》教學發展新方式,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利用互聯網查詢資源便捷的優勢,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網上的資源作出生動活潑的教學課件,這樣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課后及時將學習資料共享給學生,實現知識共享,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利用網絡資源,錄制微課慕課開展網上教學,網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互配合、相互支撐,實現線上與線下互補,實現隨時學、隨地學,并能及時解決學生反饋的問題,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財務會計》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在緊扣教學大綱的同時,積極回應社會對會計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授課內容,增加財務實訓練習,讓授課內容與日常操作更加貼近。充分利用互聯網工具,讓互聯網成為推動《財務會計》教學不斷創新的有力推手,推動教學方式向現代化轉變。要科學設置考核方式,全面科學的對學生能力進行考核,從而做到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全面掌握。同時也要重視理論教學,不斷加強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更好地回應社會發展對專業會計技術型人才的需要,幫助學生在畢業后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
參考文獻
[1]王冬平.“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12):15-16.
[2]晏聞.高職院校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思考[J].納稅,2018,(17):85.
[3]張娜.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基礎教學探討[J].學周刊,2018,(33):13-14.
[4]趙妍蕾.高職院校財務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財會學習,2017,(10):227.
[5]陳媛.對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8):279-2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5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