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對高職院校《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初級財務會計》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能力、經驗、態度,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風氣,教學的方法以及實踐環節都存在問題。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會計行業深受“互聯網+”的影響,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十分必要。通過完善師資體系,調動學生積極性,將“互聯網+”與該課程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等措施可以提高《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打好會計學知識的基礎,進而解決公司缺乏會計方面技術型人才的痛點,解決學生就業難的痛點。
  [關鍵詞] 互聯網+;高職院校;初級財務會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F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5-0194-03
  一、引言
  “互聯網+”作為中國新型的經濟形態,是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基礎,將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通過優化生產要素、重新構建商業模式等一些途徑完成中國經濟的轉型[1]。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化已經遍布整個中國,所以各個領域要想跟進社會的發展,不被社會淘汰,就必須要與“互聯網+”相結合。信息化發展對教育領域的影響更為突出,特別是對會計教育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專業型人才,但是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模式一直處于落后的狀態,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會計教材的選擇跟不上會計信息的變更;高職院校會計教師缺乏互聯網教學的思維;學生對會計知識沒有興趣等,所以會計教學模式更要跟進時代的發展,才能改善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情況?!冻跫壺攧諘嫛愤@門學科是學好會計知識的基礎,只有學好了這門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習《中級財務會計》、CPA或者考研做準備。作為會計專業的學生,更能感受《初級財務會計》學科在教學模式方面的滯后,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必須對《初級財務會計》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互聯網+”與《初級財務會計》的教學模式相融合,制定一套符合會計專業學生的教學方案,培養出能夠適應當今會計行業需求、快速準確的對數據進行分析、熟練運用互聯網進行會計處理以及財務管理能力高的技術型人才。在“互聯網+”時代下,如果高職院校能夠將《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優化,這既能解決公司缺乏會計方面技術型人才的痛點,解決學生就業難的痛點的同時也能提高高職院校的入學率。
  二、高職院?!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教學模式的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已由傳統的書本式教學發展為現在越來越信息化以PPT形式授課的教學,雖然新穎直觀但是目前《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講課主要以PPT的形式講授,講課內容主要是會計的基本理論、會計賬戶和記賬方法、企業的基本經濟業務、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核算、會計的六要素和財務報表的編制等。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填制以及財務報表的編制,如果是以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學生可能只是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并沒有真正了解如何填制和編制。高職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自主性和自控力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學生較差,但是在“互聯網+”時代,學生更多的是關注網絡,所以學校應將會計教學模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制定一套符合當代學生的教學模式。課程安排主要是以理論知識為主,軟件教學比如用友、金蝶只占一小部分課時,主要是填制一些記賬憑證[2]。會計工作是由會計確認、填寫記賬憑證、編制科目匯總表、編制現金流量表、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構成整個循環過程。高職院校學生缺乏會計方面的實踐能力,但是會計行業在招聘會計人才的時候,更傾向于選擇有會計經驗的人才。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需要對《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進一步的完善,以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更好地學習更高級別的學科或者更快速地進入到以后的會計工作中。
  三、高職院校《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ㄒ唬┙處熥陨淼膯栴}
  1.教師能力不足。高職院校所招聘的教師相比于本科院校招聘的老師學歷低、能力弱。相當一部分老師都是畢業之后就直接進入大學當老師,缺乏教學經驗,對課堂的講授只是按照PPT講讀一遍,把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不關注學生是否理解。會計準則變更速度快,教師不能及時更新和學習新知識,就會使學生一直學習陳舊的知識,不能適應現代會計行業的要求。
  2.教師態度不認真?!冻跫壺攧諘嫛肥菍W習會計最基礎的學科,所以教師對其不重視,但是學生首次接觸會計課程,并且這門學科可以讓他們了解會計是什么、怎樣才能把會計學好、以及對以后從事會計工作有什么好處等,所以這門基礎學科對學生來說很重要,教師應該重視該學科的教學。
  3.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很多老師剛畢業就從事教育工作,沒有從事過會計行業的工作,不熟悉具體的工作流程,缺乏實踐經驗[3]。只能傳授給學生一些理論知識,但是學生最終面臨的是如何進行會計工作,理論知識只是一些基礎性的東西。
  (二)學生自身的問題
  1.學生對會計不感興趣。剛入校的大學生,對一個新的大學環境充滿好奇,更是對自己所選的專業好奇,有些理科生覺得文科類的專業背背就能學會;相反,有些文科生認為會計要有很好的數學基礎,從而使他們產生了厭學的心理。高職院校大多數成績不好的學生本身就厭倦學習,更別說這門枯燥的《初級財務會計》了;而對于一些成績好的學生,由于剛入學對會計專業不夠了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對《初級財務會計》也失去了興趣。
  2.學習風氣較差。在高中時期,老師就給學生灌輸一種消極的思想——大學就是放松的地方。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就懈怠了,上課開小差、早退、遲到以及抄襲同學作業的行為經常出現,經過大家之間的相互影響,導致身邊的學習氛圍也比較松散,就會出現一種不良風氣。
 ?。ㄈ┙虒W方法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還比較傳統,缺乏創新,大部分都是老師采用PPT的形式把會計的基礎知識講授給學生,然后留一些練習題。老師講授基礎知識時,學生聽的迷迷糊糊,在做練習題時,不乏抄襲行為。有的老師在上《初級財務會計》課時準備一些公司案例,目的是讓學生更理解會計做賬的知識,但是學生的基礎知識不牢固,理解會計做賬更加困難。高職院?!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脫節,當今的大學生更愿意接受互聯網、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而高職院?!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的教學模式很少與“互聯網+”相結合,沒有跟進時代的發展。  ?。ㄋ模W生缺乏實踐經驗
  高職院校關于會計課程的安排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缺乏實踐課程的安排[4]。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初級財務會計》課程只是講解了會計的理論知識,不適應當代會計行業的要求,就業變得更加困難,一方面是因為學歷低,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會計方面的實踐經驗。高職院校沒有開設會計電算化、ERP等實踐性較強的課,也沒有組織學生進行會計方面的社會實踐,更沒有將所學的《初級財務會計》課程加以運用,這與“互聯網+”時代相脫節,當前的會計行業受“互聯網+”的影響很深,所以他們更需要熟練掌握信息化時代下會計工作的流程[5]。
  四、高職院?!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師資體系
  高職院校在招聘教師時,應注重其會計經驗,有實際會計經驗的教師,更能了解會計行業所需要的人才,熟悉會計工作的流程,將《初級財務會計》這門課程的側重點講授給學生。對教師進行信息化的培訓,一些資歷老的教師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愿意接觸互聯網;一些剛從事教育的教師,雖然很熟悉互聯網,但是對《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和“互聯網+”的結合還很陌生,所以對教師進行信息化的培訓、開展信息化講座,既可以跟進時代的潮流也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會計知識。教師更應積極的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
 ?。ǘ┱{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今大學生手機不離手,受“互聯網+”的影響很重,所以想要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和創新性,傳統《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不適應現在的大學生,需要轉變陳舊的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在制作PPT的時候將相關的會計知識轉換成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會計的基礎知識。將老師在課堂上講案例轉化成學生自己講案例,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一個小組三到四個人,人數不宜過多,以防搭便車的情況發生,然后每組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尋找與所學課程相關的案例分析進行理解,做成PPT的形式,最后每組選一個學生代表進行講解,但是每次不能是同一個人講,等大家都講完案例之后讓小組之間進行點評,這樣每個組進行講解的時候,大家都需要認真的聽講。此外,目前高職院校還沒有添加校園網,學生只能在淘寶上購買知網賬號,而有的學生不愿意購買,導致不想查閱相關資料,學校應該加強校園網建設,讓學生在校內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登錄自己的學號查閱期刊、論文、文獻等,這些都可以調動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ㄈ盎ヂ摼W+”與《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相融合
  高職院校應該很好的利用當代大學生的偏好,盡量的將《初級財務會計》課程與“互聯網+”相融合,比如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會計知識。讓學生下載手機APP,上課前老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大家的預習進度能很清楚地被老師看到,對于那些進度慢的或者不預習的學生,老師可以進行監督,催促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上課時大家拿起手機進行簽到,這樣不用老師一一點名;上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APP上發布習題,讓學生隨堂做,做完之后APP上自動顯示習題的正確答案及詳細的答案解析;課后老師發布練習題,學生在相應的時間將習題做完上交,APP自動顯示詳細答案,這樣既節省了老師的時間,也為學生節約了一定的成本,能督促學生學習,還加強師生交流互動。
 ?。ㄋ模┨岣邔W生的實踐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下,高職院校應根據當代會計行業的發展現狀、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學校的教學大綱等設置合理的模擬課程、模擬實驗室、ERP教學等[6]。學生在學習《初級財務會計》之后,將理論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操作中,或者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沒有畢業前提前了解會計職位的具體工作,這樣既能增強學生的團結意識和競爭意識,同時又能加強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提出高職院?!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的教學模式應該轉變模式,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運用學生感興趣的“互聯網+”與《初級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相融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更加牢固,為后期高級學科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使師生交流更為密切。
  [參考文獻]
  [1]于倩.“互聯網+”時代民辦高?!冻跫壺攧諘嫛氛n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6):442.
  [2]孟娟.企業會計軟件及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7(23):105-106+114.
  [3]劉玥.互聯網+下《初級會計學》教改方案探討[J].科技視界,2018(18):113-115.
  [4]葉遠明.基于“互聯網+”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1):30-31.
  [5]張玲,崔永麗.“互聯網+”環境下會計改革與發展國內研究綜述[J].會計之友,2017(7):116-118.
  [6]楊煜琦.“互聯網+”對會計專業學習的影響[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17):51-53.
  [責任編輯:史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