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參小”舞龍校本課程的探索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對舞龍運動的發展及動態做了簡要概述。探究了“高參小”開設舞龍校本課程的意義,并為“高參小”舞龍課程的開發提供了一些借鑒和幫助。綜上所述,舞龍運動在小學的普及推廣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積極作用,同時也發揚了民族傳統體育,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
  關鍵詞:高參小  舞龍  學校體育  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088-02
  1  舞龍發展現狀及動態分析
  在廣闊無垠的中華大地,這里被稱作“龍的故鄉”,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被稱為“龍的傳人”,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褒埼幕钡某霈F與發展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了解龍文化,就是知道中華民族發展歷史[1]。蔣海燕在《龍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中將龍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龍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狹義的龍文化就是龍的起源、發展、變衍、傳播文物、民俗精神、蘊涵現實意義[2]?!拔椠垺弊鳛槲覈鴥炐愕拿褡鍌鹘y體育項目,他具有獨特的歷史性、傳統性、群眾性、地域性和觀賞性。同時還有教育、經濟、健身、民族凝聚和弘揚文化的功能。文化就是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物質與精神的總和。對于一個民族或國家來說,文化十分重要,推崇文化自信是國家發展的必然方向??梢钥闯鰢覍鹘y文化的重視,所以發揚和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對建設文化自信、推進民族文化事業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與價值[3]。
  在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個部門都要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近30年來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一直呈下降趨勢。國家為了改進這一現狀, 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分別于2002、2007、2014年三次對《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修改,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和增強體質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4]。
  2  “高參小”舞龍校本課程意義
  2.1 舞龍運動對健身的意義
  舞龍是一項體力加智慧同時投入的創作和表演活動,舞龍運動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產生積極作用,學生在進行舞龍動作中,利用人體姿態,將動態行進和靜態造型相結合,同時對自身力量、耐力、速度和靈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為龍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揮舞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上肢力量支撐;在完成一整套規定動作中往往需要不間斷跑動,這就需要足夠的耐力保障;在游龍和穿龍中需要快節奏地舞動,也是對速度的練習;舞龍過程中,龍頭、龍身和龍尾的成員要根據龍珠的位置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在反復的練習中提高了身體的靈敏度。所以,舞龍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作用。
  2.2 促進練習者團結協作
  舞龍運動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它是要靠團隊合作完成的,任何的走、跑、跳、翻、滾、轉體等動作都需要隊員之間互相協助,互相配合才能順利完成,如果個人不能融入到整個集體的節奏中,就會導致整體的失敗。舞龍運動要求每位成員在音樂的伴奏中,做到珠引龍走、龍跟珠行、團結一心、齊心合作、節節緊隨、快慢有序、動靜分明組成龍的各種形態。練習者在相互配合完成動作時往往能激發團結協作精神,樹立奮發向上的斗志。不間斷地練習與合作,讓整個團隊的核心力、凝聚力油然而生,發揮出團隊合作的精神,在這過程中,學生在互相幫助的同時更加強化了友誼,促成了良好的品質。
  2.3 促進文化自信建設
  我們常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青少年是民族的未來,所以倡導從小就要培養文化自信,讓學生們成長發育關鍵期,加強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學習,增強民族認同感,“龍文化”之中包含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思想文化, 這些都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哲學精髓。在小學開展舞龍運動,不僅能讓學生強身健體、掌握技巧,還能激發起學生對民族的自我認識,通過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教育,能使學生產生對民族的自豪感。
  2.4 樹立“高參小”校本課程特色
  結合民族傳統體育特色,推動舞龍運動進小學,將舞龍與校本課程相結合,不僅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特色還體現了運動項目的民族特色,推廣舞龍運動還可以為學校對外宣傳,提升學校知名度,擴大學校影響。
  3  “高參小”舞龍校本課程開發
  3.1 課程制定原則
  3.1.1 負荷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原則
  體育教學理念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遵循著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原則。
  3.1.2 科學理論支撐原則
  校本課程內容要符合全面發展理論、素質教育理論、生理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和學校體育學理論。
  3.1.3 課程內容適用性原則
  在開發時“高參小”舞龍校本課程時,除了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還應該充分考慮小學體育課程內容的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可行性、發展性、文化性與趣味性。
  3.1.4 因地制宜原則
  在開發“高參小”舞龍校本課程的時候應該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開發內容是要從多個角度切入,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相關的武舞龍課程。小學學生更喜歡新穎獨特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在制定大綱時要充分結合年齡段的特點,豐富充實舞龍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
  3.2 制定課程大綱
  在我國小學舞龍課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小學關于舞龍課程大綱的缺乏,這就使得學校在舞龍校本課程的開發中缺乏強有力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造成了理念上的偏頗。為此,小學舞龍校本課程開發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進行課程大綱的編纂,從而對教學內容與教學計劃進行指導。在制定課程大綱時參考雷軍蓉主編的《舞龍運動》、呂韶鈞主著的《舞龍運動教程》兩本舞龍教程。
  3.3 制定課程內容
  3.3.1 專項理論知識
  舞龍運動概述、舞龍健身、舞龍運動的特性與功能、競技舞龍介紹。
  3.3.2 身體素質
  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協調、專項素質。
  3.3.3 基本技術
  在中國舞龍競賽規則中,將舞龍動作按它的動作形態特征可分類為:(1)8字舞龍動作;(2)游龍動作;(3)穿騰動作;(4)翻滾動作;(5)組圖造型動作。按動作技術易難分為:A、B、C三級難度動作。根據小學生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選定中國舞龍競賽規則中8字舞龍動作、游龍動作、穿騰動作、組圖造型動作中的A組難度動作15個。
  4  結語
  在“高參小”項目背景下,為小學校本課程開設舞龍課,不僅可以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學校課程體育,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弘揚有著重要的作用。建設舞龍校本課程有著非常多的意義與價值,課程的構建也必須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只有這樣才更好地推動舞龍運動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慶,段全偉.舞龍運動文化符號學剖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3):42-46.
  [2] 蔣海燕.龍文化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5.
  [3] 妥培興.“一帶一路”戰略下民族傳統體育跨文化傳播的價值、困境及其消解[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7(1):13-17
  [4] 雒滿,王海,陳志超.《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發展歷程研究[J].體育科技,2017,38(1):94-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8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