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體育教研活動現狀及改進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提出了全面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計劃,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對邊緣化課程的教研活動的推進,其中以體育為代表的教研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長遠來看,加強體育類教研活動的開展,直接關系到未來的身體本錢,它對于實現我國健康長久的發展建設有著積極的影響。不過由于體育學科的教研活動的開辦歷史不久,缺乏足夠的經驗指導,所以在具體的開展現狀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需要相關工作者展開積極的研討和改進。
關鍵詞:高中體育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62-02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加強對與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有助于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而加強對于體育教研活動的研究,加強對于體育課程的教學指導,又是打造高質量體育課程的關鍵一環,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注重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加強高中學生體育鍛煉的有效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在社會各界給予廣泛的關注下,在教師方面加強對于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也逐步成為了學校教研活動的重要環節,不過從具體的活動展開來看,流于表面形式的特點比較明顯,活動沒有真正地發揮教研指導作用,因此加強對該方面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1 高中體育教研活動現狀
1.1 體育教研活動形式化
體育教研活動形式化是當下體育教研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說到底,就是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思維上還未轉變,沒有形成對體育教研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在當下學校的具體開展過程中,體育教研活動主要以流程化的形式掠過,其目的就是單純地為了應付檢查和提交報告,在實際內容上的缺乏導致體育教研活動無法形成具體的教學指導方針。
1.2 教師教研能力不足
通過對當下教師的年齡段的統計發現,當下我國各中小學的教師階層體現出了較高的低齡化的特點,大量年輕教師接連上崗,因此讓教師的平均教研能力大大降低,特別是在體育教師方面,30歲以下的體育教師幾乎超過了四成,而40歲以下的體育教師更是超過了七成,如此大比例的年輕教師,讓體育教研活動中的問題分析出現了較大的片面性,局限性甚至是直接偏離了主題產生了謬誤。年輕體育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并且在總結和反省的方式上也缺乏一定的指導方案,讓體育教研活動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1.3 體育教研活動的空泛性
建立在廣泛大思路下的體育教研活動缺少實際的理論支持,往往讓體育教研活動成為紙上談兵的現場,最終讓教研活動的結果浮空,體現出很大的空洞性,這是體育教研活動的一個特點,其原因與體育教研活動的形式化和教師教研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也與教研活動的策劃開展有著很密切的關系。
首先是,在活動開展前,沒有準備相關的參考資料,單純地以教師互動交流作為體育教研活動的內容,當教師實際教學經驗不足時,就無法根據教學現狀對癥下藥,因此在討論上就會更加關注于對理論的探討,然后是教師本身不重視教研活動環節,如今,多數教師認為,針對學生的教學活動才是教師的關注重點,而單純的教研探討活動是無足輕重的,所以在進行研討時就缺乏重視,不會聯系實際,只會進行大范圍的泛談,最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總結整理的過程中,忽視了對于實際操作的記錄,讓教研活動的結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這也是讓體育教研活動表現出空泛性的一個因素。
1.4 體育教師對教研活動欠缺熱情
在針對全體教師開展的體育教研活動現場進行考察發現,在研討過程中,體育教師的互動熱情和積極性遠不如其他科目的教師的熱情度高,在互動交流環節,大家的互動頻率更低,互動時間更短,最終導致了更差的互動效果,在進行提問的環節上,體育教師很少發問,往往是處在被動抽查的位置上,這樣的消極態度與教師本人的專業技能無關,通過調查發現其內在原因有兩點:
體育課程本身在性質上是一門重視實踐的課程,因此只有通過實踐累積足夠的經驗后,體育教師才會有足夠的交流材料,而恰好現在大量年輕教師的上崗讓體育教研活動中缺乏資料,所以這造成了教師們無話可談的尷尬窘境,還有一點原因是,體育課程不涉及到考核,所以其本身受重視的程度不夠高,這也導致了體育教師受重視的程度不夠高,在發言中,體育教師往往缺乏自信,認為自己的觀點可談可不談,這就造成了體育教研活動中的體育教師存在“不想談”的心理。
1.5 缺乏外部設備和資料的支持
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當然離不開良好的外部支持,但是當下我國的廣大高中校園缺乏對教師教研活動的設備支持和資料支持,往往讓教研活動在開展中面臨一定的難題,對于體育教師而言,這個難題的難度更大,首先,在硬件上,體育老師開展的教研活動的地點多使用多媒體教室,但是這對于需要實踐場地支持的體育教研活動來說有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教研活動的交流上只能被迫傾向于理論化;其次,在軟件方面,缺乏針對體育課程開發的相關演示軟件;最后,在資料平臺上,也沒有專門的針對體育教師開設的知識性平臺,缺乏對教研活動理論的驗證和支持,讓體育教師的教研活動即使誤入歧途也難以被察覺。
2 改變體育教研活動現狀的具體措施
2.1 做好體育教研活動的流程設計 教研活動的流程實現對于控制教研活動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經驗累積程度較低的青年體育教師而言的效果也就更加顯著,由于青年體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表現出較高的被動行為,通過流程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指導就很有必要,在教研活動設計上,要先進行充分的調研,明確活動的主題,確定活動的內容,在經驗上可以參考其他科目的教研活動展開方式或者是參考其他學校的體育教研活動的展開方式,在結合到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進行解決,為體育教研活動免去后顧之憂,從而讓參與者能夠在更加專一。在設計中要注重關聯性和整體性,在設計人員方面,可由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領導帶頭設計。以此從流程上促進高職教研活動的實施。
2.2 努力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參與積極性,以考核進行約束
針對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低積極性,可以從思想宣傳上入手,增加教師對體育教研活動的重要性的認識,對于教師經驗不足導致的教研現場“冷場”現象,可以通過足夠的專業知識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另外,鼓勵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反思和總結,引導教師發現實際教學難題,并將其記錄在冊,最后用于參與教研活動的討論,以這樣的方式展開討論還很好地避開了空談的陷阱。
除了鼓勵教師參與的主動性外,還可以通過體制建設對老師進行約束,對參與教研活動的次數和發揮的實際效果進行測評,納入對教師的考核中,這樣也能被動提升教師的參與積極性。
2.3 加大外部條件的建設
當下外部條件的不足是限制體育教師進行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這方面,學校應該重視對外部設備的建設,在政策上,多方面尋求國家政府的相關補助,在教育方面,我國政府從來都是給予高度重視,因此在投資上也非常充足,這些都是學校應當積極爭取的資源,然后在資料準備上,學校和教師都要有足夠的資料累計意識,以達成以數據支持的有實際意義的教研活動,在體育教師個人方面,應當主動提升教學責任意識,通過實際的教學進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另外在學校方面,要開設相關的平臺,為教師的個人資料收集和教研活動的準備資料收集提供有效的渠道,加大對外部條件的建設,也是保證高質教研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 董曉蓉.改善中小學教研活動效果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6(5):31-34.
[2] 冉啟龍.小學數學教研活動的創新實踐[J].教育,2016(7):525.
[3] 李邵杰.小學數學校本教研工作探究[J].速讀,2015(9):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8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