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學科備課組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學科備課組是學校最基層的教研組織,也是學校學科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學校學科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成敗的關鍵所在,更是年青教師成長的搖籃。當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教師轉變觀念勢在必行,而學科備課組活動更應促成和引領這種轉變。
【關鍵詞】備課組活動;生成和整合性;教師的“覺醒”及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16-0119-02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逐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課程改革的目標是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去實踐,課堂是課程改革的主陣地。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上知識的構建、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實施方式以及課堂常規活動方式都會發生極大的變革?!耙詫W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展現出來[1]。讓學生在探究狀態下學習,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觀念、角色的轉變和教學行為的重建。顯然,無論針對教師自身發展,還是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高效的備課組活動都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1 學科備課組活動現狀
當前學科備課組活動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首先是搞形式主義。雖然有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但活動僅限于對學科的教學進度、章節的教學要求作統一安排;對教輔資料及練習做統一安排。其次是做表面活。雖然有相互之間的聽課活動,但并無課后的點評和討論;有教材內容和重難點分析,也只是淺嘗輒止。第三是不能集體形成合力,缺少共同的價值觀;缺少相互促進,借鑒提高及“共享”的意識。第四是缺少理論學習和研究,教師的發展受限。第五是學科開展的校本培訓,年級備課組及學科教研組都缺乏長遠的規劃,學科備課組活動中也鮮有涉及。顯然,這樣的學科備課組活動有與無并無差別,浪費大家的時間。
2 針對現狀的措施
為了完善備課組的工作,應從下面幾個方面,以達成備課組活動的目的。
2.1 團結就是力量
備課組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備課組活動是學校學科教育教學研究活動中重要的平臺,備課組的團結是教育教學研究和諧的基礎,備課組人員若不能同心同德,而是各有打算,就很難形成合力。第一,備課組長的人選必須有相當的教學、科研經驗,為人正直有擔當,且有一定的組織和協調能力,這樣才有凝聚力。第二,組員在組長的帶領下,經過磨合要形成共同的價值觀也即是集體榮譽感和專業信念[2]。第三,在共同的價值觀的基礎上,要做到敞開心聲,各抒己見,有爭論才有共識。第四,備課組要成為研究的共同體,要把想法、看法變成具體的做法。第五,面對利益要有商有量,做到優中選優。第六,備課組活動中要鼓勵和提倡無私精神,學校層面的評優進級雖然讓“無私”打了折扣,但備課組共同的價值觀要盡可能的促成讓更多資源“共享”,只有這樣才能以集體的智慧、合作的共識、團結的力量,從容面對各種挑戰。
2.2 備課組活動要有“問題”性
每次備課組活動要有針對性,必須要有具體的研究問題,且一定要有主講人。如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的核心素養?主講人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習題等進行教學分析,并結合分析給出具體的相對應的策略和方法。又如怎樣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主講人應以所教班的學生為對象,分析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學困生的同學關系及家庭生活背景,分析學困生學習方法和存在的學習問題等,給出解決學困生學習的具體措施。再如教學說課,首先要明確所講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考慮教學過程中怎樣去實施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即物理概念該從什么角度去講,該怎樣去體現物理規律和應用,怎樣實現知識的建構和內化以及實驗探究并落實科學的責任和態度。最后,要思考怎樣通過課堂教學實施“立德樹人”。總之,就是要通過具體問題、具體的內容講述,讓參與者主動融入其中進行積極的思考,讓參與者與主講人之間進行思維碰撞、相互借鑒,實現彼此相得益彰。
2.3 備課組活動要有生成性
備課組活動中所涉及的具體問題,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都應該具有遷移價值及示范性,必須有利于參與者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加以借鑒運用。如平時的公開課展示,除了聽還需要有研討。一方面是讓主講者說想法,同時主講者也需要有虛心接受意見的誠懇態度。另一方面是組員要無保留的談看法和建議,為什么要這樣引入新課?怎樣去把控教學過程、實施教學過程,更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講法、例題等有無更優?……這樣才能激發受聽者研究和創新的欲望,也才能給青年教師以借鑒和啟迪,有利于教師業務水平的提升和發展,從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
2.4 備課組活動要有整合性
備課組活動的和諧是建立在共同的價值觀的基礎上,備課組活動通過對知識、問題、學法、教法、學情等的分析、討論、交流,達到組內成員間的共識,形成共鳴,并付諸實踐。這就要求備課組活動有整合性,對老教師而言,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而青年教師掌握了現代教學手段和有更多的精力,若能相互配合,就能相得益彰。如視頻的選擇下載、研究問題的動畫設計、試題和練習的選編,就需要合作,經整合而達優化。讓共同的價值觀體現在優良的教學活動中,體現在學生健康發展上。
2.5 備課組活動鞭策教師在教學中的“覺醒”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教學是一種“反思”的藝術,備課組活動要以集體的智慧化解教師“教”和學生“學”中存在的問題。備課組活動中通過集體備課,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經分析討論形成共識,教學后要組織進行學情分析、相關輔導、教學過程處理的經驗交流、再結合對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習,鞭策教師主動去實現“反思教學”與“日常教學”相互轉化及相互結合?!胺此肌钡哪康氖侨グl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去發現學生的需要和所想,去思考解決之道,也就是讓教師在教學中“覺醒”。這樣的備課組活動才起到促成教師轉變觀念,并引領這種轉變,青年教師也會在這種轉變中吸取有益營養不斷成長,這才是備課組活動的意義所在[3]。 2.6 備課組活動要促進教師的發展
備課組活動不僅要實現共同思維和方法整合,給學生有效學習的策略和方法,而且還要成為促進教師發展的平臺?!度嫔罨n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指出,“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出發,把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各學科教學中”,眾所周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必須通過學校、通過學校學科教師才落地實施;學科課程目標只有通過學科教師才能實現;學校發展只有學科教師行動起來才有希望。發展教師的核心素養,才能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潮流,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現“有效教學”。備課組活動除了老帶新的傳幫帶外,還應鼓勵教師走出去,多參與校內外的教學和教研活動,并且備課組要做參與者的有力后盾,融入其中獻計獻策。同時,以備課組進行課題研究,更能極大的提升教師的發展水平,促進教師的“有效教學”。理論課題的研究,可使教師樹立現代教育理念,不斷的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實際問題的研究,可提高教師實際教學能力。同時,課題研究使備課組教師間增強了凝聚力,同心同德,在互幫互學中共同成長。課題研究培養鍛煉了教師的科研能力,使教師懂得了“問題就是課題,教學、教改就是研究,反思積累就是
收獲”。
2.7 學生的差異發展促進教師的發展
物理是學生畏難的學科,針對學生的學習既要體現學習的階段性、差異性和學習的質量,又要體現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而校本培訓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差異發展,把傳統的物理學科教學中的物理現象、概念和規律的學習變成探究性學習,或變為可以讓學生進行研究、探索的課題;讓枯燥的物理習題變成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研究熱情的實驗或命題;讓更多物理過程、物理實驗變成學生樂于研究的設計性實驗、探索性實驗。培
養和訓練學生多元、主動和創造性的思維。在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經歷,感受過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真正覺得“我學習,我快樂”,充分領略現實世界為書本知識的運用提供的誘人和無限風光。這樣才能把“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和諧的統一起來。其過程無疑會使教師觀念和行為發生變化,集備課組的智慧、學科教研組的長期規劃于一體,形成細節和校本培訓的教材,對教師而言學習提高成為習慣,對學校而言即成為
特色。
3 結語
總之,備課組活動要具體和務實,不能脫離實際,要使活動變得鮮活;要把研究、實施和總結結合起來;要重視過程,不能走過場,使大家樂于參與;讓備課組活動真正成為教學研究和教師成長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肖玲莉.高校青年教師科研素養與其專業化發展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
[2]解慧明.基于提高教育質量的教師綜合素養提升途徑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4).
[3]張年國.制約教師科研素養提升的因素及解決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09(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