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科實踐活動的分類實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學科實踐活動的顯著特征是以學科主題學習為主要目的,利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的學科課程資源所開展的學習實踐活動。本文就初中學科實踐活動的分類實施展開討論,以提供有益借鑒。
學科實踐活動的核心目標是充分發掘學生的個性和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學習內容和方式的設計,加強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與整合,引導學生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在活動中經歷“知識—實踐—知識—應用”的循環過程,讓知識“可見”,從而不斷提升實踐創新能力。學科實踐活動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四類:探究類、制作類、設計類、體驗類。
一、探究類
探究類實踐活動強調過程性研究,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逐漸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形成科學思維習慣,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我校生化創客課鼓勵學生自己栽種銅錢草用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培養苔蘚對有害氣體進行檢測,飼養水蚤作為實驗品以探究酒精對心率的影響,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生化知識,積極參與到學科實踐活動課程中,掌握一定的生物學研究方法。
二、制作類
在“做中學”是學科實踐活動的根本要求。如在粉塵爆炸實驗中,學生通過多次嘗試,驗證了空間中的粉塵達到合適濃度,才能引發爆炸,并從空間粉塵濃度、粉塵干燥程度、火焰大小等多方面進行分析。正是在多次實驗中,學生才進一步鞏固了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積累了實踐經驗。
三、設計類
設計的本身是創造。設計類實踐活動旨在把設計者的計劃、設想通過各種形式傳達出來,具有啟發性、創新性和靈活性。學生基于學科知識體系,加以想象,進行合理周密的設計,并動手將其實現。比如,在我校開展的北斗啟航特色課中,學生在了解相關物理、地理、數學學科知識的基礎上自己設計,再動手搭建,從最初點亮第一盞LED燈到越來越復雜的經緯儀、溫濕測量儀,再到頗有難度的電子小鋼琴,逐漸實現了設計技法、設計思維素養的提高。
四、體驗類
體驗類實踐活動強調學習過程中真切的情感和感受,遵循“情景再現—強化體驗—激發認知”的規律。如在語文學科實踐活動課程設計中,“追尋魯迅足跡”就是讓學生在了解魯迅相關背景知識后,游學魯迅故里,了解魯迅生活。當學生走入魯迅生活的真實空間,課本上的文字就潛移默化地轉變為真實的個人情感,不僅讓課本知識得到固化,同時也豐富了外延認知。除此之外,語文學科的文學體驗課程設計:下雪之時讓學生賞雪吟詩,體驗古人圍爐吟詩的雅趣;新春來臨,則自題春聯,寄寓美好愿望。這些都是“學科知識、文化情懷、個人情感”三者相互交融的體驗式活動設計。
?。ū疚南?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學科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JCJYC18250167)
?。ㄘ?編 帕 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773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