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蓬勃發展,市場對農畜產品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為農畜產品深加工行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提出相關優化建設,希望給予我國相關行業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需求量
[中圖分類號] F32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8-42-3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持續深入,居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市場對農畜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環節和動力裝置。精深加工可以促使農業增值和農民增收。我國農村地區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后,已經成為以釀酒、油脂、番茄、肉制品以及副食品為主的加工體系。加工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數量持續增加,為我國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 發展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行業的積極意義
1.1 優化農業結構
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農畜產品加工與農業發展具有密切聯系,二者屬于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谶@種直接關系發展精深加工行業,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提升農業生產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逐漸淘汰低效率和成本高的農產業或者農產品,為農業穩定發展提供支撐。例如,乳肉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會促使廣大農村居民從以往的種植業向養殖業轉移。由于養殖戶屬于高回報農產品,可以釋放農村勞動力,實現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1]。同時,隨著我國農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呈現多元化,通過發展精深加工行業還可以調整農業產品結構,促使其更加滿足公眾的實際需求。
1.2 促進產業經營
農業與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具有密切關系,發展精深加工行業可以促使農業內部形成良性產業經營鏈,突破以往固化的鄉土組織形態,進而在當地形成具有現代元素的利益互動關系,帶動農業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精深加工產業發展中,為了確保原料穩定供給,一些種植戶和養殖戶,與當地加工企業形成了穩定合作關系,通過合作將分散的農業資源高度集中,進而形成規?;彤a業化生產,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在整個加工生產鏈條中,各個環節的生產者如企業、生產工人、種植戶以及養殖戶等,都以明確利益作為追求,以履行合同為維系合作的方式,形成了相互聯系的利益共同體,進而抵御和防范市場風險。這種方式可以降低以往生產方式中潛存的經營風險,克服農業生產中的保守性和薄弱性,促使所有生產者組成利益聯盟,提升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組織化,對促進產業經營具有積極意義。
1.3 提升產品效益
以往的農畜產品主要以原料形式進行銷售,經濟效益和附加值較低。發展精深加工產業,可以有效提升產品效益。尤其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農畜產品的需求也呈現多元化。加工行業從以往果蔬、糧食、皮毛、肉蛋和乳為加工主要材料[2],演變為以枝葉和秸稈為加工材料。通過對廢棄農產品的利用加工,不僅可以杜絕和減少浪費污染,還能夠提升加工產業鏈的效益。當前,隨著行業的深度發展,加工原材料和發展方向不斷拓寬,從以往的衣著、飲用和食用等消費領域向工業和飼養等領域拓展,切實滿足了社會發展的需求。
2 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行業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2.1 產品轉化率低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蓬勃發展,市場對農畜產品的需求量逐漸呈現多元化。但是,農戶和養殖戶受傳統觀念影響,產品更多依然以銷售原料為主,產品的經濟效益和附加值沒有得到顯著提升,產品轉化率較低。
2.2 市場公信力在不足
由于我國社會頻繁發生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導致公眾對農畜加工產品缺乏信任度。加之精深加工企業缺乏品牌意識,品牌保護和發展相對滯后[3]。雖然各個地區的特產品種較多,但是在銷售中沒有注重品牌建設和宣傳,一些具有發展潛力和社會知名度的產品品牌并沒有工商注冊,企業的品牌意識不強,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自身發展。
2.3 龍頭企業缺乏扶持
龍頭企業是帶動地區行業發展的“火車頭”,對促進行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重要價值。但是,政府對龍頭企業的作用缺乏重視,當地企業沒有發揮帶頭和輻射作用。加之利益聯結不完善,農牧戶和企業之間僅為買賣關系,農戶在產品流通和加工環節基本沒有獲得任何利潤,制約了精深加工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2.4 營銷模式單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廣泛而深入的應用,且改變了人們的購物方式和生活節約,電商成為產品營銷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加工企業依然采用固化的方式開展產品營銷,沒有給予電商平臺重視,營銷渠道較為單一,不利于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 優化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行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3.1 扶持龍頭企業
想要促進精深加工行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需要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和輻射作用,在區域內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進而推動行業發展。首先,當地政府要在資金和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進龍頭企業的快速發展;其次,要不斷完善農企聯結機制,鼓勵當地的龍頭企業加強合作交流,在相互借鑒中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最后,要鼓勵龍頭企業加大精深加工科研,提升農畜產品的經濟效益和附加值,提升其輻射帶動力和行業競爭力。
3.2 注重質量管理
對于食品加工企業,產品質量是生產的生命線。市場的競爭是品牌和質量的競爭,因此當地政府需要發揮質量監管作用,加大質量監督管理的力度,擴大企業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首先,當地政府要組建農畜產品精深加工質量檢查小組,深入各個基層企業進行檢查,采取臨時抽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提升企業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程度;其次,要鼓勵當地精深加工企業和農牧民,根據既定的生產流程進行產品加工,引導企業內部做好質量監管工作,將質量作為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本保障;最后,要引導當地加工企業樹立品牌意識,精心保護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的產品品牌,并且做好品牌注冊、市場擴展以及品牌建設等工作[4],通過品牌效應提升產品加工和銷售的經濟效益,真正實現產品有標銷售。 3.3 調整產業結構
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的優勢農畜產品各不相同。因此,當地政府和精深加工企業需要結合當地農畜業優勢,適當調整產業結構,進而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首先,要引導當地的龍頭企業定期發布原料價格、質量標準以及需求數量等信息[5],為農牧戶結合企業需求進行種養結構調整;其次,當地政府要挖掘優勢農畜產品的市場潛力,鼓勵加工企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進而提升地域產品品牌的社會影響力;最后,大型加工企業需要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規范生產和加工流程,保證所有生產行為在既定的標準下開展。
3.4 豐富運營形式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商平臺成為人們日常消費和購物的新途徑。在此背景下,精深加工企業要豐富自身的運營形式,將線上營銷作為重要的銷售模式,進而提升產品銷售量。首先,當地政府要大力發展和培育“農牧戶+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的產業化生產模式[6],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作用,深化和豐實“訂單式”種養,即市場需求哪些產品,農牧戶就種養哪些產品;其次,要大力發展電商營銷模式,鼓勵企業構建農產品電商平臺,形成線上線下共同銷售的新格局。
3.5 提升企業實力
想要實現行業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需要提升精深加工企業的實力。首先,針對當前我國精深加工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的現狀,當地政府需要給予資金和政策扶持,鼓勵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與國際大型精深加工企業開展交流,不斷豐富自身技術結構;其次,企業要注重從高校和社會中吸納具有專業背景的人才,與當地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在緩解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以人才為提升行業競爭力的重要支撐;最后,當地政府要積極推廣先進的精深加工技術,如生物技術、真空干燥冷凍技術、新型殺菌技術等[7],并且給予企業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扶持,促使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實力和科研水平,推動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3.6 加強成本控制
為了實現精深加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成本控制,轉變成本控制重點,通過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經營效率[8]。首先,要改變以往的成本控制固化思維,將庫存管理和生產成本管理作為控制重點,將維修費用、原料損耗、人工費用、電費、生產工藝和生產效率納入成本核算中;其次,重視物流管理、產品開發和科研攻關,發揮其在成本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4 結語
隨著我國農畜業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持續加快,精深加工行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當地政府和相關企業需要認識到行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有效措施和途徑,促使行業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瑞強,張守莉.畜產品加工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現狀及對策分析——以長春市某畜產品加工企業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22):285-288.
[2]本報評論員.全力打造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7-07-31(004).
[3]劉強.影響農畜產品質量與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7(8):116.
[4]何雯娟.錫林郭勒盟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及存在的問題[J].肉類工業,2017(2):41-43.
[5]描繪希望田野新畫卷:烏拉特前旗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5(3):62-63.
[6]鮑春蘭.舉農業產業化大旗 創綠色農畜產品品牌:呼倫貝爾市大力推進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J].農產品加工,2014(10):16-17.
[7]楊瑞霞,阿如娜.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促進第一產業轉型升級[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37-40.
[8]春梅,劉德明,白文懷,等.淺談內蒙古農畜產品加工業知識產權發展思路與工作重點[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3(12):57-5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5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