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對中職財會專業的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但是響應國家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號召,還是改革中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培養質量與效率的有效手段,對財會專業學生的成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文章結合作者多年工作經驗,探討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職財會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策
一、培養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意義
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創業理念的滲透和創新創業教學方法的應用,而創新創業教學實質是一種擴大就業面積的教學模式。中職生畢業后需具有足夠的創業能力才能進行自主創業,學校除了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要為其提供平臺。應用創新創業教學的目標是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創業能力的高質量人才,轉變過去傳統中職專業學生就業的偏低層次,增加更多具有潛質的就業崗位,帶動更多就業人才進入工作崗位,以滿足各大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1]。
在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的教學課堂上積極滲透創新創業的教育教學理念,開展創新創業教學,首先響應了國家對“提高各崗位勞動人員素質”和“鼓勵高層次就業”的號召。其次,注入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理念,實施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培養專業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也符合中職院校自身的發展,符合教改背景下教學的內在要求。只有激發中職財會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才能提高學生增強職業競爭力的意識,促進其掌握學習技能,提高學習效率,發展創業能力,為日后的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中職院校的角度來看,應用創新創業的培養理念和教學模式提高財會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則能幫助學生轉變人才培養的重點,將培養的重心轉移到專業教育與職業培訓上,促進教育模式與方法的改革[2]。從財會專業的角度來看,要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就要提高專業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融合財會專業知識與現代化的市場發展。從財會專業學生的角度來看,創新創業的教學進一步加強了財會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的培訓力度,縮小學校、企業之間的差別化教育,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和思維廣度,使其能夠找準定位,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二、當前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1.財會專業目標定位不明確
中職生是特殊的學習群體,其與初高中的學生培養目標不同,財會專業的中職生畢業后直面社會,因此對其進行的教學與培訓應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同時強化實踐和就業創業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邁入社會發展大平臺。而當前中職財會專業目標定位并不明確,這嚴重影響了創新創業教學實施的效果。不可否認,目前不少中職學校的教育者更看重學生的成績和上線率,盡管在形式上以創新創業作為培養目標,但卻無法以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為切入點,沒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與學之間的問題,目標定位不清晰也影響了學生的專業培養路徑與效率。
2.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相脫離
目前,中職財會專業課程設計存在一些缺陷,尤其是課程理論與實踐操作出現較為嚴重的脫離情況,部分課程的設計并不合理,除了知識比例不協調,理論與實踐脫離外,還缺乏對中職生創新創業能力及管理能力培養的課程。導致的結果則是學生難以提高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又因實踐操作能力不足而出現畢業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不能滿足當前社會對財會專業學生的要求。
3.課外基地建設嚴重滯后
中職財會專業的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操作實踐,才能通過學以致用內化為學生真正的知識技能,但就目前中職學校財會專業的學生學習情況而言,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實踐場所非常少,學生缺乏真正的實戰經驗,無法探索專業理論問題,而教師也沒能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校內實踐基地和校企合作培養的機會,導致學生的實踐效果不理想。另外,一些簡單的校內講座和校外指導形式化嚴重,無法真正獲得學以致用的實際效果,影響了中職生的學習效率。
三、中職財會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1.積極開設專業特色化的創業課程
中職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的專業資源,為學生積極開設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不但要展示創新的教學理念,為其樹立創新意識,還要將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終極目標。特色課程必須立足財會專業學生的市場行業需求,在具體的實施中,可引入開設如真賬會計實務、投資理財、創業心理、創業風險、創業指導、公司注冊與登記等課程,學生具有創業重要性的意識。此外,還要積極創新應用教學方法,以專業學習興趣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挑戰心理,確保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實踐當中,不斷提升自我創業實踐能力。
2.培養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育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強調的不僅僅是學生所具備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更注重學生可持續發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生存能力、創新能力與吃苦耐勞的能力。所以新時期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可設定為以下幾點:①學生剛進入財會專業進行學習,要全面樹立創新精神理念,打破傳統教學觀念,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創業;②不斷創新與改革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應用校企合作,讓學生的學習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教學內容與企業會計崗位工作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適應能力及操作技能;③鼓勵學生多參與多元化模式下的社會活動,在參與過程中培養其專業創新素質,鞏固文化素質,豐富知識視野,挖掘更大的潛能。但縱觀當前的情況,我們發現不少中職學校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受到內外諸多因素的影響,資源受到限制,要確保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學校就需要積極與外部市場企業進行合作。中職財會專業的教育者應積極利用校企合作的機會,讓教師深入企業,熟悉崗位工作,提高崗位技能,在合作模式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學人才。
3.深化校企共培為學生增加實戰機會
校企共培的模式能夠拓寬學生學習的平臺,增加鞏固專業知識的實戰機會。學生在財會工作中通過實踐深化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逐漸形成關于市場運行和財會知識的認知。學??衫眯F蠊才嗟哪J剑ㄟ^邀請大型企業財會人員入校進行就業指導,或是定期安排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培訓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加社會經驗。此外,還可以將科學的評價機制與獎勵措施滲入其中,逐漸形成良性的合作發展模式,讓學生真正在實戰中學有所獲。
綜上所述,中職財會專業的學生不但要具備扎實全面的財會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有豐富的經驗和實踐能力,學以致用,才能快速地融入社會,更順利地探索求職創業道路。因此在重要的學習階段,教師不但要強抓學生專業知識的培訓,還要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踐平臺與學習機會,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學生日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程昱沁.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職業,2016(2).
[2]孔風琴.中高職銜接會計專業教學標準研究[J].商業會計,2015(7).
作者簡介:何小華,女,江蘇海門人,高級講師,本科,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研究方向:財經教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