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試析洪江市林下產業發展思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湖南省洪江市境內商品林地面積較大,生態環境良好,非常適合發展林下產業。以洪江市界背山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態養殖、藥材種植、林菌種植、林菜種植、中草藥飼喂畜禽等林下產業發展模式為例,對洪江市林下產業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總結,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林下產業;開發利用;洪江市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1-026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7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he area of commercial forest in Hongjiang City is larg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good,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 industry. This paper takes the underforest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such as ecological culture, cultivation of medicinal materials, cultivation of forest bacteria, planting of forest vegetables, feed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o livestock and poultry of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Jiebeishan of Hongjiang City as an examp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that may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forest industry in Hongjiang City, and also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Underforest industr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Hongjiang City
  基金項目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8A030307075);韶關學院課題(SY2016KJ04)。
  作者簡介 向前勝(1989—),男,湖南懷化人,講師,在讀博士,從事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和利用、林下產業開發研究。
  通信作者,助理農藝師,從事林業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8-11-20;修回日期 2018-12-03
  林下資源是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較大的利用潛力和經濟價值[1]。林下經濟是指利用森林資源和林蔭空間,以科學技術作支撐,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等產業的經營活動[2],更是一種新型農林牧產業結合發展的立體經營模式,是促進林區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洪江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云貴高原東部邊緣,雪峰山脈中段,沅水干流上游。地理坐標為109°32′~110°31′E、26°59′~27°29′N。境內地勢高峻、群山林立、溝壑交錯,是典型的中、低山區,土壤質地多為砂壤土、壤土、黏壤土,土層深厚、肥沃,全氮含量和速效鉀含量豐富,適宜以杉木、馬尾松等針闊林木生長。全市國土總面積216 657.0 hm2,其中林地面積154 027.6 hm2,占總面積的71.09%。洪江市商品林區面積為10 800 hm2,占全市林地總面積的70.12%,其余的則為生態公益林區,由此可見,對林下產業的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洪江市農民界背山專業合作社位于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金花村十組,在洪江市行政區域正北方,屬于完全的商品林區,林區面積約133.33 hm2。
  洪江市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市,于2007年4月啟動的林改,歷時三年,其標志性成果就是山林產權到戶[3],也是湖南省最早啟動林改的試點單位。林權改革后,林區村民對林業產業的支配性更為自主,洪江市界背山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布局,充分整合資源來發展林下產業,不斷提高林地綜合經營效益,以達到促進林農增收、改善民生的目的。
  1 合作社林下產業發展模式
  1.1 開展林下生態養殖
  合作社成立之初,立足于實際現狀,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發展立體養殖,大力發展林畜、林禽、林蜂等多種模式的林下養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采用人工繁殖的特種野豬、本地豬種和從廣東粵北引進的梅花豬為養殖品種,實行生態放養和舍飼相結合的規模化養殖,以自由采食野生自然飼料為主,人工科學補料為輔,嚴格限制化學藥品和飼料添加劑等的使用,禁用任何激素和抗生素。合作社現已將林下特種烏骨雞、山羊和黃牛養殖納入下一步計劃,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合理規劃布局,形成自己獨具特色的品牌,生產培育出綠色有機特色的林產品。
  1.2 林下藥材種植
  在林下藥材種植發展規劃上,合作社遵從因地制宜、適地適藥的原則,科學合理地規劃了四大林下藥材產區,分別為杉木林-天麻產區、杉木林-三七產區、杜仲產區和常規草藥產區。在藥材種植資源上,采用本地純野生馴化品種,結合林下植物生長特性,充分合理利用立體空間,探索出合作社林下藥材種植發展的新方向。在種植模式上,由原來的獨家獨戶松散型向合作化、集約化模式轉變,利用合作社平臺走產業化經營的新模式。在技術研究應用層面,合作社以產學研合作為基礎,聯合青海省農林科學研究院野生植物資源研究所、青海大學、廣東省韶關學院英東農業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林業專家、技術人員多人,成立專門的科研團隊進行技術和實踐指導,力爭打造林下產業開發應用示范園。   1.3 林菌種植
  由于合作社所處的林區自然地理環境適合較多種類的野生菌類的生長,合理有效地開發特色林下菌類種植,具有較大的市場前景。目前,合作社主要在林下套種靈芝,同時也正借助青海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平臺,在進行各類松乳菇的人工繁殖技術研究,爭取能將馬尾松林下人工播撒菌種模式推廣,目前已取得不錯的進展。
  1.4 林菜種植
  合作社所轄楠竹林地面積約20 hm2,竹林現在的用途還主要停留在用材林的模式,鑒于此,合作社正積極思考逐步改變竹林用途,向培育筍用林和竹類加工品用林轉變,如此能大大增加單位林地的經濟效益。
  1.5 中草藥飼喂畜禽
  合作社立足于當地自然條件的實際,本著與現有環境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將林下中藥材種植與林下特種特色養殖緊密結合,把中藥材的非藥用部位飼喂禽畜作為一項重要發展方向,打造中藥材畜禽特色產品,以達到種養高效有機無縫結合。中草藥區別于傳統獸藥的主要區別在于,中草藥不僅可以替代化學合成藥物,解決藥物殘留等問題,還可促進動物體的機能改善和產品品質的提升[4-5]。合作社努力將林下畜禽養殖業與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中藥材畜禽養殖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統一的體系。中草藥非藥用部位飼喂畜禽模式完全符合人們對高品質、高安全性的豬肉需求,易于形成具有特色鮮明的市場競爭力的品牌產品。
  2 洪江市林下產業發展現狀
  洪江市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試點林權改革,并取得了林權改革的成效,很早就實現了林權到戶的模式[3],但是在整個林權制度改革過程中,林業的綜合效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和林業經濟效益周期都還存在著很大的提升空間,林下經濟和林業產業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就目前而言,洪江市境內商品林區發展林下產業潛力巨大。
  2.1 自然資源與政策導向十分有利
  洪江市是湖南省重點林區縣市,林業在洪江市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市范圍內森林覆蓋率、林業用地面積、集體林地面積和家庭承包經營林地面積等在全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別是自2007年全市集體林地的產權明晰工作完成以來,林農擁有了其所承包經濟林地60年的經營權和山上林木的所有權[3],林農經營林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而且,洪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于2018年1月15日發布了《洪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洪政辦發〔2018〕1號),該文件的發布從政策方向鞏固和發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成果,可以大大縮短森林經濟效益周期以提高林地綜合經營效益,同時也能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拓寬農村發展空間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2.2 林下種養殖基礎良好
  近年來,由于社會發展水平逐步提高,人們對日常飲食標準和食品安全要求也同步提升。發展林下種養殖業,可以大大節省用地,有效緩解畜糧爭地的矛盾,從而產出高標準的種養殖產品?!笆濉逼陂g,洪江市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定位為244億元,可見農牧產品的基礎異常雄厚。同時,速生用材林、山地中藥材林、特色水果和生態養殖等產業的迅猛發展,以及林下經濟示范縣的定位發展,十分有助于林下種養殖行業的發展。
  2.3 林下自然分布產品種類豐富
  因洪江市森林植被分布屬南嶺西部植被區系,境內植被茂盛,種類繁多,獨特的氣候、土壤等條件孕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菌資源,像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靈芝、松乳菇、野生香菇、竹蓀等野生菌均有自然分布,而且產量十分可觀。雖然市場上對這類林下菌類需求量較大,但是這類資源的利用仍處于“自然生長,自由采挖,自發交易”的原始狀態,尚未形成區域產業化規模,深加工技術及基礎設施建設仍不成熟,利用率較低的現狀顯而易見。
  2.4 森林旅游發展潛力大
  洪江市目前的林下旅游產業領域還屬于起步階段,境內分布的旅游效益最好的是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對周邊林區分布的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衫米匀环植己腿斯ど志坝^、自然環境和林下產品資源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等,主要包括森林公園、農家樂等[6]。
  3 洪江市林下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林下產業發展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洪江市相關政府部門及林、農業部門對林下經濟的認識以及發展重視程度不夠,普通農民群體對林下經濟的認識程度較淺,所導致對該市林下產業發展的推進力度較弱,整個發展水平和產生的經濟效益還處于萌芽起步階段。境內占林地總面積70.1%的商品林,其林下資源完全沒得到科學有效地開發利用。
  3.2 農林業類專業合作組織少
  由于政府及普通群眾對林下產業的認識不到位,對該產業也不敢輕易去嘗試,始終還處于等待觀望的態度,發展農林業專業合作組織的意識較弱,專業技術水平和規避風險總體能力偏低。目前存在的相關林業產品加工的企業數量不多,而且該類企業類型單一,且只進行初加工,沒有自己有影響力的產品和品牌。
  3.3 科技支撐力度不強
  洪江市林業行業發展目前還停留在傳統的用材林培育領域,對林木經濟效益周期長的現狀無法規避,整個行業呈現的是科學技術含量不高、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的境況。所成立的市林學會、村級林業理事會等組織的成員缺乏專業的學習培訓機會,對一線基層林下產業發展的指導能力十分有限。
  3.4 林區基礎設施建設較差
  全市商品林絕大部分區域尚未進行林下產業開發,林業產業體系單一,林區內道路建設還是處于原始黃土路階段,林下產業規模化開發利用難度大。加上造林初期規劃水平較低,資金投入極度缺乏,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滯后現象十分明顯。
  3.5 無專業交易市場,品牌意識較薄弱
  目前零星的林下產品只是在普通的市場上有流通,市場服務體系建設十分薄弱,既無專業化的交易市場,也沒有競爭力的品牌包裝,對高質量的林下產品銷售缺乏專業渠道,而且價格不穩定。   3.6 政策以及政策性資金支持力度不夠
  全市林下經濟還處于摸索和起步階段,林下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尚未制定,對自行嘗試發展林下產業的組織和個人沒有政策幫扶和配套經費,激勵性的體制機制尚未形成。全市的商品林區域內,無標準化的林下產業示范園,缺乏培育和引導,還缺乏輻射帶動作用強的林業龍頭企業。
  4 對洪江市發展林下產業的建議
  4.1 強化組織領導,創新政策機制
  為了更好地發展洪江市林下產業,政府和相關林、農業部門要加大對林下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政策性資金支持。首先要通過輿論引導宣傳生態循環經濟和林下產業開發的意義,正確認識林下經濟以及發展林下經濟是促進林區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通過對比算效益賬來展示林下經濟的優勢。其次要強化部門間協作,形成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對全市林下產業的統籌規劃、技術指導、重點幫扶、基礎設施建設和信貸支持,促進林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再者要鼓勵與引導相關從業者解放思想,強化更新觀念,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發展林下產業的積極主動性[7]。只有整合社會、企業、政府、群眾資源,建立健全林下產業發展的創新機制,不斷完善運行模式,才能統籌協調共同推動全市林下產業持續快速發展。
  4.2 立足發展實際,科學規劃布局
  立足于洪江市林下經濟發展實際,合理布局林下產業,科學選擇林下種、養殖模式,遵循“因地制宜,發揮優勢、講求實效”的原則來制定出臺洪江市林下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中長期目標。努力將林下產業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提至最佳,以促進林區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4.3 強化科技支撐,做實產學研結合
  加強高校、科研院所同企業、合作社農戶之間的合作,形成定向定點科研幫扶,加強對適宜各區域林下產業發展的優勢品種(動植物、菌類和中草藥等)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提高林下產品的科技含量[8]。同時,應開展對現有的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合作社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學習與培訓,建成能夠提供全方位技術指導服務的服務體系。
  4.4 培育發展典型,打造林下產業品牌
  根據各地的條件優勢和產業發展現狀,挖掘出敢于嘗試、特色突出、科技水平高的成功經營典范,進行重點培育,從政策、專項資金幫扶上給予大力支持,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林下產業示范帶,培育一批名優特林下產業特色產品,以推動全縣林下經濟快速發展[9]。
  4.5 搞好產業化指導,健全市場體系
  充分發揮林、農業專業技術組織的力量,探索出有效的林下產業經營模式,以林下經濟規?;?、產業化、集約化發展為目標,積極培育林下經濟產品的專業市場,建立健全林下產品全套的技術服務體系,努力提高產品科技含量,通過帶動物流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來加快林業產業組織化發展程度和市場風險抵御能力[10],推動林下經濟向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文樹,周沫,吳金卓.基于SWOT-AHP的黑龍江省林下經濟發展戰略分析[J].森林工程,2014,30(4):172-177,181.
  [2] 馬世友,高小云,代三花,等.駐馬店市林下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J].湖北林業科技,2016,45(4):60-62.
  [3] 黃健強.以洪江為例,推進林業發展的制度性政策措施研究[J].林業建設,2017(5):42-45.
  [4] 趙峰,羅家剛,張澤俊,等.25種中草藥的藥理作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14):4234-4235,4315.
  [5] 張周年.中草藥在畜禽養殖生產中的添加應用[J].中獸醫學雜志,2017(2):82-83.
  [6] 姜國清.安徽省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以青陽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1):11108-11110.
  [7] 李嘉慶,許翔,駱榮泰.百色市林下經濟發展分析與建議[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3(2):77-82.
  [8] 王曉玉,吳維,汪繼斌.淳安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情況分析[J].河北林業科技,2016(5):101-103.
  [9] 李丹,曹玉昆.東北林區社區林業發展林下經濟模式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4):1085-1087.
  [10] 戰臣祥,袁俊云,申鵬,等.山東省臨沂市林下經濟現狀與可持續生態發展研究[J].江蘇林業科技,2011,38(2):49-5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72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