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1978年改革開放,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在此背景下,我國市場不斷開放,中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也逐步被提上日程。但在這些發展機遇中,我國中藥產業同樣面臨種種挑戰。外企的威脅加上中藥產業內部的各種弊端,使我國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中藥產業;國際化;現狀;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9-0038-02
引言
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促使健康理念不斷普及,為中藥產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同時由于中藥產業市場混亂、中藥資源緊缺、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匱乏以及外國企業發展勢頭迅猛等多種因素帶來的困境和威脅,使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面對著重重困境[1]。因此,必須制定科學的戰略目標,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我國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
一、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的現狀分析
雖然我國中藥歷史悠久,經驗豐富,而且我國中藥資源豐富,消費市場穩定,在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占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樣面臨諸多的挑戰和威脅。
1.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中藥產業自身在國際化發展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第一,文化的差異導致國外對中藥產業認識不足,西方人們難以理解和接受中醫技術和產品。第二,中藥產質量參差不齊,效果差且標明副作用。而且國內中藥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第三,中藥產業缺乏創新型技術和產品,在市場競爭中不占優勢。第四,中藥產品出口市場混亂,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國際市場,影響中藥產業國際聲譽。
2.中藥產業在國際化發展中面臨的挑戰。我國中藥產業在國際化發展中除了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之外,也面臨著很多的威脅。第一,日韓天然藥物在國際市場已占據優勢,并且國外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和研究天然藥物,這些都威脅著我國中藥產業發展中的國際地位。第二,外企駐入中國,洋中藥憑借質量和技術優勢對國內醫藥市場造成嚴重沖擊。第三,自然資源的破壞和過度開采,使我國中藥資源日益匱乏,也影響著中藥材的質量和效果。第四,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的地區和國家通過嚴格的醫藥技術要求和質量監管,不斷提高貿易壁壘[2]。
由上述可知,我國中藥產業在國際化發展中內憂外患,處境較為艱難。為突破這些在國際發展中的困境,必須采取積極的戰略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措施
針對現今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中藥產業發展的優勢,應通過以下國際化發展的戰略措施促使我國中藥產業積極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1.加強中藥產業文化傳播。中藥產業的發展是以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為基礎的,由于經濟和文化的全球化影響,西方國家對中國醫藥產業的態度也逐漸發生變化。為此,不斷通過中醫藥文化交流和傳播消除我國和西方國家的文化屏障,加深西方國家對中醫藥文化的理解和信任,是促進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和方式。比如,可以召集優秀的中醫藥專家學者和專業翻譯人員對我國經典的中醫古籍文獻進行翻譯,然后大量印刷出版到國外;還可以去辦中醫藥博覽會或中醫藥文化節;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設中醫藥文化網站、軟件等,便于國外人們學習和了解中醫藥文化知識。
2.發展中醫,“以醫帶藥”。所謂醫藥不分家,中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中醫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沒有中醫的科學理論指導,中藥就無法有效發揮出其真正的療效,中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因此,要想推動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就必須大力推動中醫業的發展和進步,通過中醫發展來帶動中藥產業進步,實現中醫藥同步發展[3]。一來可以在國外創辦中醫院和中醫診所,為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起示范作用;二來可以在國外建設中醫藥相關院校,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最后,國內中藥企業也應該堅持“以醫帶藥”的發展理念做好中藥產業在國外的發展。
3.做好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中藥企業在國外的發展中要時刻以青蒿素的慘痛教訓警示自己,重視起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在當今文化發展的時代,知識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中醫藥作為知識和科學技術的結合體,如果不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一旦商標被搶注,就會為我國中藥產業在國外的發展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要先樹立起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中藥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積極為中藥產品和技術申請專利。
4.提高中藥產業產品質量。質量是檢驗一切的標準,也是我國中藥產業在國際化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必須抓好中藥產業產品質量檢測工作,不斷提高中藥產品質量,以質量保證,用療效說話。首先要嚴格控制中藥材的質量,在中藥材的種植、生產等環節中做好質量把控,同時要建立起嚴格的中醫藥制藥和用藥標準,必須國際用藥制藥標準一致。
5.制定中藥產業國際經營戰略。要想做好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就必須制定出一套全面科學的經營戰略。在強化自身技術和能力,壯大中藥企業規模,樹立中藥品牌和形象的同時,又要做好國際市場的開發和拓展。首先,在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要建立大型中藥企業集團,以產品為核心樹立良好中藥品牌形象,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其次,我國要加強與國外融資集團的合作與交流,在為我國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籌措資金的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6.加強中藥產業科技研發。要加大對中藥產業產品和技術的研發力度,滿足國際市場中藥產品的需要。建立國際標準的中藥研究機構,研制出效果好、便儲存攜帶、包裝精美、說明詳盡的現代化新型藥物,并加大對藥品類型的開發,以滿足國際醫藥市場的消費需求。
7.培養全面綜合型中醫藥人才。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中需要更多高素質人才,必須加強中醫藥產業的人才培養。通過改革中醫藥教育事業,扶植優秀中醫院專業院校,不斷為中藥產業培養和輸出人才,同時還要注重中醫藥人才的多方面、多素質教育。
8.堅持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和生物資源的發展影響著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生態的破壞和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使我國中藥產業面臨著極大的危機。為此,在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樹立生態保護意識,科學合理地開采自然資源。一方面,國家要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做好對中藥產業中野生藥材的規劃化管理,加強政策監管。另一方面,積極合理地開發西部地區的野生藥材,為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9.政府加強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中藥產業在國際化發展中離不開政府的保護和支持,政府應成為中藥產業在國外市場競爭中的堅實后盾。國家應積極貫徹好“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引領中藥產業走出國門,加強中藥產業與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政府在積極鼓勵和引導中藥企業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的同時,要建立嚴格的中藥產品質量檢測標準,完善中藥產品質量監管方法,加強政策和市場監管方面的監管力度[4]。此外,政府還應該不斷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形勢下,我國中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優勢明顯,但也存在著許多弊端,面臨著諸多挑戰,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來解決。通過文化、經濟、技術、人才等多方面的投入,提高中藥產業產品質量,促進國際間中藥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加強品牌保護意識,積極在國際醫藥產品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我國中醫藥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昌孝.對中藥現代化及中藥國際化發展的思考[J].中國藥房,2016,(11).
[2] 蔡國泰.淺析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經貿導刊,2016,(35):16-17.
[3] 段資睿.中醫藥產業國際化發展路徑研究——基于“一帶一路”戰略的視角[J].國際經濟合作,2017,(4):76-79.
[4] 遲宇,肖麗娜,石帆.“一帶一路”譜寫中醫藥國際化“新樂章”[J].亞太傳統醫藥,2017,(24):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54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