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推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162-01 中圖分類號: S22 文獻標志碼: A
摘 要: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技術指的是在農業工程的維護運用與研發過程中全面考慮環境因素與資源因素,達到環境屬性與產品價值屬性統一協調發展的目標。分析了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技術的常見應用方向,并針對綠色技術的推廣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綠色技術;機械工程;推廣策略
綠色技術也可稱為生態技術或環境友好技術,應用于農業機械工程中可減少生態環境污染,讓能源消耗與資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實現可持續化發展,是生態建設與生態文明發展的重要標志[1]。綠色技術具有跨學科性、交叉性、綜合性特征,包含能源節約技術、控制技術、環境監測技術、生物技術、污染防治技術及材料技術等[2]。機械工程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必要工具,是建立在現代化發展與農業機械化基礎上的綜合性學科,旨在促進現代化農業更優發展,實現高效、高產、優質農業。
1 現階段農業機械工程中的常見綠色技術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相關意識的不斷進步,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技術應用的逐漸推行,為農業機械工程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推動力量。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維修技術、制造工藝技術、網絡協同設計技術等得到廣泛應用。綠色維修技術包含再循環技術、高新表面噴涂技術等,在維修的同時可降低污染程度;綠色制造工藝技術,可簡化農業機械工程的生產流程,例如,金屬切割機中水基潤滑劑的應用,可降低切割成本并提升切割效果;網絡協同設計技術可明顯縮短零部件開發周期,控制成本,實現機械系統設計的仿真分析。目前應用于現代農業機械工程中的綠色技術主要包括自動控制技術、機器人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3種。
1.1 自動控制技術
自動控制技術的實施目的在于提升農業生產質量與速度。例如,在蔬菜水果種植過程中,由于自然環境會直接對其品質產生影響,因此自動控制技術可通過保證室溫恒定的方式調節環境溫度與濕度,幫助植物更健康地生長。
1.2 機器人技術
機器人技術應用的根本目的在于逐漸替代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以及勞動量。通常機器人技術用機械臂來完成,部分人工操作現如今尚未實現完全機械化,但也明顯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農業作業的精準程度。
1.3 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讓其應用于各個領域,其在農業領域可明顯提升農業生產的水平與質量?,F階段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全面機械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在此方面功不可沒,對各種機械設備實現了全面智能性管理。例如,可通過計算機實現對拖拉機的自動化控制,讓其利用激光技術精準控制行進方向并定位,既可保障生產效率,還可方便生產,而且高效精準的定位,避免了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偏移,導致作業精準度受到影響。
2 綠色技術的推廣策略
2.1 強化政府引導
在城鄉結構二元化發展背景下,政府必須在農村經濟上投入更大力度。作為宏觀調控的主體,政府需依靠相關政策讓綠色技術具有推廣空間[3]。首先,政府應在綠色農業機械化產品標準上有所提升,促進環保技術的發展。其次,在環保產業的發展上應以國家為引領者,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讓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改變。最后,只有農民素質得以提升,才能夠保證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整體提高。政府部門需強化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通過制度保障、出臺惠農政策、提供合理補貼等方式,快速普及農業機械化,重點考察農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上的引導,讓農業機械化促進農業技術水平的全面提升。
2.2 建立健全發展機制
農村機械工程的綠色技術應用在我國屬于創新工程,在相關管理機制的配套上并沒有得以完善,因此必須在發展機制上加大力度,全面征求建設性意見,以綠色技術的本質為出發點,突出“綠色”二字。在制度層面給予鼓勵與支持,強化綠色農機產品的環保性、清潔性、節能性,讓綠色技術存在發展空間。
2.3 改良綠色農機設計
綠色農業機械設計的核心內容在于符合綠色技術標準,讓農機產品能夠達到節能環保、提升工作效率的實際要求。產品設計上,需結合綠色農業的生產需求,在設計方案上更注重節能環保性以及使用的持續性。同時,根據農民的實際經濟條件與當地農業發展需求,完善產品的性價比,避免經濟因素成為綠色農業機械推廣的阻礙。
綜上所述,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技術的推廣與使用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政府需加大政策扶持,通過宣傳和推廣,讓綠色農機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以生產實踐為出發點,研究出性價比更高的綠色農機產品,實現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有效推廣。
參考文獻:
[ 1 ] 徐發亮.綠色技術在農業機械工程中的應用與推廣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8(12):185-186.
[ 2 ] 熊翔,王瑋.農業機械工程中綠色技術的使用及推廣方法[J].江西農業,2018(18):129.
[ 3 ] 黃得華,李金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J].時代農機,2018,45(08):52.
(收稿日期:2019-03-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