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兒童視角下的小學語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姜茗芳老師在兒童的視角下關注小學語文教學,通過從學生立場去研究兒童語文、以童趣方式來實踐課堂教學、在和諧情感中進行思想教育來培養學生,獲得了非常顯著的教學效果,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了許多教學啟發。
  【關鍵詞】兒童視角;小學;教學實踐
  教學改革之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姜茗芳老師就是在此背景下,把自己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總結為“兒童語文”,即在兒童的視角下關注小學語文教學。
   一、從學生立場去研究兒童語文
  泰勒曾經說過:“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么。”【1】所以,姜老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更多地研究學生視角下的語文。在她所撰寫的《我的兒童語文》一書中,就有很大的篇幅介紹她的相關實踐。
   以學習任務單為抓手展開的語文學習設計是她研究的一個方面。學習設計即以學生的學習過程為線索來進行設計,以學生如何學習為中心來組織教學?!?】“學習任務單”是以學情分析為基礎,以學習目標為導向而設置的學習任務,同時提供資源,創設環境,輔助學生完成任務?!?】每次設計“學習任務單”時,她首先分析學生的五個“知”:學生的“已知”,學生的“未知”,學生的“能知”,學生的“想知”,學生的“怎么知”。她曾反復地說,對于學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教師心中要“賬目”清楚。對于學生已知的無須教,學生能學懂的引導教,學生有困難的重點教。她認為如此順應學情的學習任務單才能突破難點。
  為了看學生所看,想學生所想,姜老師每一次備課時都是一絲不茍的。她自己就曾經這樣說過:“每次備課,我總是細細地閱讀教材,再三推敲賞讀,使文本在心中慢慢地‘亮’起來,再‘蹲下來’,認真地分析學清,確定目標,接下來思考如何引領著孩子們到達‘目的地’?!蔽腋蠋煿ぷ鲗W習的那段時間里,曾經不止一次聽到她在備課時,一邊思索,一邊問我:“你覺得學生看到這里會想什么?”“你覺得學生讀這段話會產生哪些疑問?”“你覺得這個問題該怎么講解,學生才能聽明白?”甚至從辦公室走到教室的路上,或者在食堂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她都會冷不丁地冒出一個新奇的想法,隨后把自己原來準備好的教學過程推翻,重新設計一遍。有時,一大早去學校,我看見她的眼睛又紅又腫。后來,才得知她一整個晚上躺在床上,一會兒想怎樣引入課文學生會更有興趣,一會兒想怎樣提問才能更具針對性,一會兒想怎么布置作業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升……想著,想著,課堂的教學設計就漸漸完善了,天也漸漸亮了。
  在要求學生預習課文之前,姜老師自己也會在備課時一遍遍備讀,預測學生容易讀錯哪些詞句;在要求學生復述課文之前,她會一邊跟著課文表演,一邊把內容復述出來;在批改學生作文之前,她會讓學生相互檢查,發現彼此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相互寫一寫評語;在向學生推薦兒童讀物之前,她經常會翻看秦文君、鄭春華、楊紅櫻等兒童文學家的作品……
  她始終認為,小學教師最關鍵的任務是要找到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她的想法和做法,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3】相一致。
   二、以童趣方式來實踐課堂教學
  姜老師提出,小學語文首先應該是兒童語文。孩子們喜歡語文老師,才會喜歡語文;孩子們欣賞語文教學,才會喜歡語文;孩子們學會語文學習,才會喜歡語文。她在教學中懷著童心,用充滿童趣的語言,通過孩子喜歡的學習活動去進行教學。
  她運用“包裝”的方法使教學過程更加有趣。自由性“包裝”激活原生態,讓孩子在個人思想和文學作品碰撞產生火花后,有機會表達出自己個性化的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感受;活動性“包裝”使學生把思考和發現體驗為一種快樂,讓學生通過學習活動在無意中步入有意,從而達到無意識與意識統一、智力與非智力統一的精神集中與輕松并存的狀態;生活性“包裝”讓學生在親切自然的“生活”中涵泳知識的海洋,使學生在愉悅心情中保持活躍的腦細胞狀態,令知識在學生心中不斷內化和深化,從而充分開發學生內在的潛能。【2】
  姜老師的包裝教學富含其教學智慧,并滲透到了教學的各個方面。例如,為了讓學生在看圖作文中全面關注圖片角色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她給學生編了一首兒歌:動起來,動起來,手腳動一動,心兒想一想,嘴巴開口說說話,臉上有變化。學生念著這首短小精練、朗朗上口的兒歌,對照自己的寫話練習,就能發現自己在哪些地方寫得不夠清楚完整。又如,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她安排學生在課前兩分鐘“乘坐語言快車”,為學生編寫有趣的“皮筋謠”,組織放學前的“故事會”,布置個性化的快樂作業。再譬如,拓展學習中,她經常利用創設懸念或者引發問題的方法進行拓展活動,培養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每月一次的“讀書專題活動”、“快樂讀書筆記”、“閱讀特種部隊”等新型拓展閱讀形態的開發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在這樣輕松活潑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知不覺間獲得了提升,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里得到了提高。
   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也是非常符合教學對象——小學生的。布置預習作業,要求學生寫下思考筆記時,她會說:“我們在沙灘上走動會留下腳印,我們在書上也要留下我們的腳印”;教學中指導學生正確運用標點的時候,她會說:“一個人連續做了幾個動作,就像媽媽拉了一串孩子出來,一個連一個,要加逗號”;課堂上要求學生精神飽滿地朗讀課文時,她會說:“朗讀時要像舞臺演出一樣?,F在閃光燈一照,觀眾席上坐滿了人,大家要來傾聽你們的表演了”;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時,她會說:“理解詞義就像猜謎語,要看謎面,謎面就是課文”;指導學生背誦課文段落時,她會說:“背書就是說話,你眼前看到了這幅景象,背起來就不一樣了”;引導學生圍繞一個中心來寫作文時,她會說:“一篇文章就是一條魚,頭和尾巴比較小,身體比較大,中間始終有一根骨頭貫穿著,這根骨頭就是中心”……風趣幽默的話語精巧地演繹出一個個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在一片愉悅的歡笑聲中,語文知識點全都深深地烙在了學生的記憶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學齡初期組織學生腦力勞動的技巧,就在于當兒童注意地聽講、記憶和思考的時候,使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強制自己注意聽講、記憶和思考。如果教師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兒童會把所有引起興趣的特別是引起驚奇的東西,都保持在記憶里?!薄?】姜老師以輕松活潑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了輕松有趣而記憶深刻的語文教學,對于我們年輕教師來說,這些教學經驗是值得借鑒的。
   三、在和諧情感中進行思想教育
  在文章中、講座中以及辦公室教學研討中,姜老師不止一次提到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的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彼钚胚@句教育名言中所包涵的教育意義。所以,與補習功課相比,她認為,給孩子鼓勵和關懷,會對孩子更有用。
  她把這種情感溝通稱之為“心理按摩”。她曾說過:“心理按摩,就像你心中的一把火,能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彼幸惶渍Z言按摩策略,讓孩子隨時能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她認為,教書面對的是一個個學生,要看學生所寫的,聽學生所說的,想學生所想的。所以,她在教學工作中,用心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的性格、習慣、家庭背景等等。同時,她用不同的尺去衡量不同的學生。對于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她傾注了更多的關心和愛心。她認為,一次無意的嚴厲和粗暴會導致長時期的幫助和教導都白費,令孩子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她對后進的孩子給予了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寬容,更多的鼓勵。
  記得很多年前,姜老師的班級里有一個名叫小熠的男孩子,聰明機靈但很調皮,上課時總是碰碰尺玩玩筆,下課時還會到處搗亂。有一次,他在周記本上寫了一篇很精彩的作文。姜老師看過之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還特地在本子上洋洋灑灑地寫了一段稱贊的話。最后一句寫的是:“金子須要經過長時間的錘煉,才能變得光彩熠熠。你準備好了嗎?”發完本子后,姜老師坐在辦公室里,單手靠著辦公桌,望著窗外自言自語:“呵呵,剛才他笑了?!蔽乙苫蟮貑査骸罢l?是誰笑了?”她望著我,笑容滿面地說:“小熠笑了。他一看到同學們發周記本,立刻從走廊回到自己的座位,拿到本子后靜靜地獨自看評語,還望著我笑了?!?
  后來的一段時間,李天熠刻苦學習,似乎變得懂事了許多。兩周后,進行語文單元測試,他的進步很顯著。他上交訂正好的卷子時,對著姜老師的耳邊說悄悄話:“老師,我現在是金子了嗎?”師生兩人的臉上都展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姜老師總是通過表情、話語、肢體動作以及書面交流,把一點一滴的愛灑進孩子的心里,使孩子慢慢地進步。我想,有許多東西,孩子現在還不懂,但是他們知道誰對他們好,他們會因為對方對自己好而對對方好,自然也就愿意變得乖巧起來了。心靈微妙的相互接觸,使教育在無聲無息間扎根于孩子的心里,這就是“春雨潤無聲”。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本書。當孩子走進學校的時候,書里的記錄還很少;當孩子走出學校的時候,紙頁上已經留下了老師的筆墨痕跡。而這些筆墨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影響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作為教師,理應多花一些時間走進孩子的書里去看一看,想一想,遵循兒童的理解進行合理加工,并且以專業修養、探索精神和獨特人格吸引孩子,讓孩子因為教師的個人魅力而愛上學校,愛上學習,愛上整個世界,從而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在姜老師的身上看到了這種“最好的教育”的具體實踐。
  姜茗芳老師所教的班級在多次質量調查中都獨占鰲頭。這是“兒童語文”的教學思想所帶來的教學實效。我想,從學生立場去研究兒童語文,以童趣方式來實踐課堂教學,在和諧情感中進行思想教育,這樣的做法應該被更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學習。我們應該借此夯實教學功底,提高教學技能,普遍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切實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姜茗芳.我的兒童語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3】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盧梭.愛彌兒[M].臺海出版社,2016.
  【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5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