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與防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豬副溶血嗜血桿菌病或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接觸傳染性、致死性,是由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而導致,以肺炎和胸膜肺炎的病變為特征。近幾年隨著生豬養殖業不斷朝向集約化、標準化、規?;姆较蜓杆侔l展,給疫病的防控工作帶來一定難度,導致該病對養豬業生產造成一定嚴重影響。筆者現介紹下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方法,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關鍵詞: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學;臨床癥狀;診斷;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3-0118-01
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會導致病豬出現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和纖維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該病廣泛分布和流行于世界各國的養豬地區,對養豬業危害嚴重。需要對該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實驗室診斷進行了解,才能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有效的防控。
1 流行病學
對于生豬來說,任何品種、年齡的豬都會感染該病,其主要是因為該病具有易感性的特點,尤其是在春季,氣溫回暖,細菌比較多,很容易導致豬感染。該病主要是因為豬群中引入了帶菌豬而引發的。當前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氣源感染,其可以借助唾沫、糞便等多種物質傳播。另外,氣溫突然出現明顯的變化,豬舍內飼養密度過大,空氣比較潮濕,豬舍通風條件不理想等,也可能會引發該病,而且還將會加速疾病的傳播,增加發病率及死亡率。一般情況下,大規模豬群相較于小規模豬群來說更容易出現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2 臨床癥狀
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是徹底廢絕,還會出現便秘癥狀。在發病初期,病豬沒有明顯的呼吸癥狀,心臟和血液循環出現障礙,體側及四肢皮膚發紺,在較短時間內出現嘔吐癥狀。而進入到發病后期,其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病豬張口伸舌呼吸,在此期間如果工作人員沒有及時的進行救助,病豬可能會在1~2天因為呼吸不暢引發窒息而死亡。在臨死之前還將會有大量的泡沫狀血色液體從口、鼻等部位滲出。通常如果病豬在發病初期的癥狀并不是十分的嚴重,得到及時的救治,能夠堅持4~5天后,其相關癥狀會逐漸減輕,大部分病豬能夠自行恢復到正常狀態,或者是將該病轉化為慢性。在病豬恢復之后,其體溫下降,出現間歇性咳嗽,生長發育比較緩慢。治療該病時需要注意如果支原體或者是巴氏桿菌發生混合感染,可能會加重病豬的病情,提高其死亡率。
3 診斷
3.1 實驗室診斷
首先是涂片、鏡檢。在無菌環境下將病死豬的肺臟等器官組織進行涂片,使用革蘭氏染色液染色之后,放置在顯微鏡下觀察,一般能夠看到大量的革蘭氏陰性小桿菌,其菌體的兩端鈍圓。
其次是細菌培養。需在無菌環境下進行,同樣是其病死豬的肺臟等器官組織,分別在牛血瓊脂培養基和巧克力瓊脂培養基上進行接種,經過48 h的培養,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砂l現牛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出了可形成β溶血環的菌落,而在巧克力瓊脂培養基上則生長出了直徑在1~2 mm的偏平狀菌落。
3.2 鑒別診斷
在臨床上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容易與豬肺疫、豬氣喘病等疾病混淆,在區分時需要多加注意,避免誤診。生豬感染豬肺疫之后,身體多個部位會出現出血點,而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出血點則出現胸腔和肺臟等病變部位。豬氣喘病不會導致豬體溫升高,而且該病持續時間比較長。
4 防控措施
4.1 免疫預防
當前在臨床上尚無有效的疫苗能夠預防該病,其主要是使用當地分離得到的病菌制作成滅活苗,用于給仔豬及母豬進行免疫注射,能夠較好的對該病進行防御。同時,如果豬曾經發生過該病,還可以使用豬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菌進行免疫,也能達到預防目的。在進行免疫預防時,要注意控制好藥物接種時間及次數。特別是在季節交替階段,飼養管理人員要加強管理,做好各項預防工作,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4.2 藥物治療
在治療該病時,針對癥狀比較輕的病豬必須要及時的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并做好緊急免疫接種工作。當然在使用藥物時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如最好先做好藥物過敏試驗,確保病豬對相關藥物不存在過敏癥狀。而且在首次使用相關藥物時,可以適當的加大劑量,這樣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目前針對該病比較常用的藥物有恩諾沙星、青霉素等,在使用相關藥物時,要盡可能在病豬發病早期使用。此外,部分中藥也可以治療該病。已經感染的病豬還需要及時做好隔離工作,死亡病豬則需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病菌傳播。
總之,在治療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時,其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工作人員可以結合本場病豬實際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做好相關治療工作,幫助病豬恢復健康,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