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玉米的關鍵種植技術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青貯玉米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畜禽飼料,還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可提升玉米利用率,使玉米秸稈處理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極受廣大種植戶歡迎。要想實現青貯玉米的高產穩定,就要掌握青貯玉米的關鍵種植技術,進而為青貯玉米營養價值及生物產量提供有效保證?;诖耍槍η噘A玉米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希望對青貯玉米種植工作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 青貯玉米;種植技術;整地;田間管理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8.009
目前,青貯玉米主要應用在畜禽養殖中,切碎玉米鮮綠植株,通過乳酸發酵,隨后將其作為牲口的飼料,給牲口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此外,還可以在收割后將其調制成青貯飼料,在冬春季節缺乏青綠飼料時,為家畜提供營養物質。對于奶牛養殖業而言,青貯玉米是不可或缺的基礎飼料之一。種植青貯玉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促進奶制品行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還能實現保護生態的目的。此外,種植青貯玉米能提升玉米利用率,使處理玉米秸稈難題得到有效解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收入[1]。要想使青貯玉米實現穩產高產,就需要對青貯玉米的種植技術進行全面的掌握。
1 品種的選擇
青貯玉米可以分為三個主要品種:青貯專用型玉米、糧飼通用型玉米以及糧飼兼用型玉米。青貯專用型玉米只能用于青貯飼料的制作。糧飼通用型玉米指的是收獲成熟玉米的籽粒以及秸稈青綠的玉米品種。糧飼通兼用型玉米不僅可以和普通玉米一樣種植,成熟后收獲籽粒,同時也能通過青貯玉米的方式進行種植,在成熟后做成青飼料。
2 種子的處理
只有對玉米種子進行科學的處理,才能有效提升種子發芽率,這是種植玉米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播種前,需要通過晾曬、浸泡以及藥劑包衣等方式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曬種通常會在晴天進行,在向陽且背風的地方,將種子攤開晾曬2~3 d,在這期間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翻曬,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玉米的出苗速度以及出苗率;浸泡種子需要將種子浸泡在40~50℃的溫水中5~10 h只有冷水的情況下則只需要浸泡2 h。
在種子播種的前半個月內,要對種子的發芽率進行測試,這樣才能了解最佳播種量。最后,在種子播種前,需要進行包衣處理,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地下害蟲的侵襲。包衣的時候要使用合適的藥劑,藥劑和種子的比例為1∶50。通過生物拌種劑對種子進行處理,能夠有效降低藥物殘留量。
3 播前整地
要想促進產量的有效提升,保證青貯玉米的品質,必須對玉米種植地進行科學的選擇。玉米消耗土地養分的能力較強,且很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因此要通過輪作和倒茬的方式種植玉米。青貯玉米可以采用間作、復種、混種等方式的種植。目前,綠色高效的玉米種植模式主要有5種:1)玉米-玉米鮮食青貯,這一模式上市較早,有著產量高、投入少、效益好的優勢,能夠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有利于種植戶收入的增加;2)小麥-玉米-玉米青貯,這一模式對機械化的要求較高,有著產量高、效益好的優勢,能夠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協調農牧業的發展;3)玉米-西蘭花;4)玉米+辣椒;5)玉米+大豆(花生)。玉米蔬菜模式的效益雖然很高,但存在著一定的市場風險,因此必須做好市場調研工作,蔬菜品種要效益好、適銷對路。
青貯玉米要求種植地的土質肥沃、疏松,地勢偏高,同時排水要方便,盡量不在低洼地播種[2]。在種植青貯玉米之前需要翻整土地,通常會在秋季收獲上茬作物后翻地,一般深耕的深度在20 cm以上,同時要將土地平整耙細、打壟。玉米對于肥料有著較大的需求,這就需要在整地和播種前及時施肥。肥料通常會選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
4 播種要適時
玉米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玉米發芽通常所需的最低溫度一為在8~10 ℃,最適合玉米生長的溫度是28~35 ℃。這就需要在播種的過程中,對溫度予以高度的重視。距離地表5~10 cm處的溫度如果可以保持在10~12 ℃就可以進行播種。在播種前要留意天氣情況,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播種時間。
青貯玉米在播種的時候,要合理選擇播種方式。條播是常見的播種方式。在播種的過程中要做到合理密植,同時要結合玉米的品種和土壤條件確定玉米的播種量及密度。青貯玉米植株較大,產量較高,播種密度和其他品種相比較高,行距通常要控制在60~70 cm,株距通常為20~30 cm,每667 m2保苗數要保證在4 000~5 000株,每667 m2播種量在3.5~4 kg。
5 田間管理
保證田間管理的科學合理,能夠促進青貯玉米品質和產量的有效提升。青貯玉米出苗后,要做好查苗工作,如果有缺苗就要及時進行補苗。玉米在長出3片左右的葉子時,要開展間苗工作,保留下大苗;長出6片葉子的時候要進行定苗,留下與行間垂直的壯苗,這樣才能保證田間有足夠的通風和透光條件。
另外,還需要及時清除雜草,這樣可以使土質更加疏松,使土壤的溫度更容易升高,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長。中耕的深度通常為2.5~4.0 cm,中耕的過程中不能傷及幼苗。中耕的次數一般為兩三次。玉米對肥料的需求量較大,在玉米生長的后期要做好施肥工作。玉米的葉齡為1/2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追肥,隨著葉齡的加大,施肥量要酌情減少。
玉米的耐旱能力較強,耐澇能力較弱。在青拔節期以及灌漿期會增加對水的需求,干旱天氣要適量的澆水,雨天也要做好排水工作,保證玉米植株不會因為旱澇而壞死。此外,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很容易遭受病蟲害的侵襲,因此必須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3]。由于青貯玉米的作用是飼養畜禽,因此不建議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在必須使用化學藥劑的情況下,要避免在玉米的收獲期使用,避免對畜禽產生影響。
6 適時收割
青貯玉米成熟后要適時收割,這樣才能有效提升青貯玉米的產量,保證青貯玉米的營養價值。如果收割的時間太早,容易使其產量降低,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收割,會造成莖葉老化,增加青貯玉米的粗纖維含量,會降低青貯玉米的營養價值。收割青貯玉米的最佳時期是在其含水量達到61%的時候,也就是蠟熟期。
7 結語
近年來,青貯玉米在我國種植的范圍不斷擴大,要想保證青貯玉米的穩定、高產,就必須全面掌握青貯玉米的關鍵種植技術。
參考文獻:
[1] 張麗,王衛星,孫長興.青貯玉米種植的意義與技術[J].吉林農業,2018(2):55.
[2] 吳慧嵐.兩季青貯玉米高效種植技術[J].貴州畜牧獸醫,2018,42(4):60-61.
[3] 趙發欣,丁勇,張君,等.青貯玉米的種植前景及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18(10):21-23.
?。ㄘ熑尉庉嫞黑w中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