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種植技術及推廣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玉米種植技術也得到了不斷更新。本文便據此分析了玉米種植技術,要求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的進行播種,并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從而確保玉米的健康生長,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玉米屬于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來,相關技術人員開始大力研究玉米種植技術,并積極推廣,增大了玉米的產量水平,增加了農民收入。本文便據此進行分析,具體闡述玉米種植技術。
1玉米種植技術推廣的意義
1.1玉米的經濟效益
玉米屬于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具備多種消費作用,在工業加工、養殖以及食品行業具備較大的需求量。比如在食品行業,玉米除了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被加工為面包、玉米粉以及玉米片等,或者制成醬油、白酒以及玉米蛋白等。在養殖方面,玉米屬于飼料的主要成分,且玉米秸稈也可以在粉碎后直接出售,為牛、羊以及豬等家禽提供了更多的飼料來源,且價格實惠,受到了廣大畜牧商的喜愛。在工業加工方面,玉米可以被使用至化工、造紙、發酵以及紡織等方面,玉米苞米可以用于制造地毯、提籃等工藝品。對此,玉米具備較高的經濟效益與較大的發展空間。
1.2推廣玉米種植技術的益處
傳統的玉米種植技術并未結合實際情況,且種植密度也不合理,無法獲得優質高產的玉米品種,甚至還會浪費土地資源與空間。同時,傳統的種植過程中也沒有正確灌溉與施肥,以致玉米顆粒并不飽滿,且由于缺乏田間管理,沒有及時防治玉米病蟲害,很容易導致玉米死亡,降低了農民的經濟效益。對此,應做好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確保規范種植玉米,在提升其產量水平的基礎上推動我國農業的進步。
2玉米種植技術
2.1選擇品種
種植過程中應正確選擇品種,種植顆粒飽滿、抗病性能強的優良品種,提高玉米的成活率,即便遇到惡劣的天氣也可以保障玉米的產量,不會受到較大的經濟損失。
2.2處理種子
在玉米種植前,相關工作人員應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篩選發霉、殘粒以及雜質的種子,有效保證玉米種子的質量水平,確保高產高質。除此之外,在種植前,相關工作人員先暴曬種子1周,提高種子的出芽率,確保出苗整齊。
2.3提高播種質量
種植人員應采用有效的播種方法,提升玉米的質量水平。在種植時應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好播種時機的調整工作。為了提升播種質量與效率,一般應采用機械播種方法。
2.4科學合理的密植
種植人員應做好玉米種植環境的分析工作,全面考慮種植土壤肥力、品種特征、栽培技術以及氣候環境等因素,且還應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保證高產。通過科學的密植可以優化單位面積中的玉米質量。因此,在雨水量較少的地區應采用合理密植方法,而對于灌溉充足的地區,則應適當稀植。
2.5合理施肥
合理的肥料可以促進玉米健康生長發育,對此,種植人員在施肥時應搭配氮、鉀、磷等元素,并根據玉米的實際情況定期施加不同種類的肥料。在施加玉米肥料時應遵循氮肥、基肥的原則,以磷肥為輔,確??茖W性與合理性。為了更好地保證玉米幼苗的養分需求,還應采用深施基肥的方法,并適當增加氮肥。除此之外,應科學合理的追施花粒肥、提苗肥以及葉面肥,以有效滿足玉米不同生長時期的養分需求。
2.6合理灌溉
灌溉在玉米生長發育過程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合理的灌溉可以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發苗期的玉米具備較強的抗旱能力,且隨著生長發育,耐旱性能不斷降低,對水分的需求也逐漸增加。此時,養殖人員應合理做好灌溉工作,在全面考慮玉米土壤條件、生長實況的基礎上促進玉米的快速生長。
2.7田間管理
首先在玉米苗期時應做好補苗、查苗等工作,及時拔出生長較弱的玉米苗,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次在玉米穗期應注重做好蚜蟲、玉米螟以及玉米銹病的防治工作。最后在玉米花粒期做好灌溉與施肥工作,重點施加葉面肥,以促進玉米的健康生長。
3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
首先應增大宣傳力度,擴大玉米種植技術的推廣范圍。當前多數農民并未全面了解玉米的種植技術,依然采用傳統的種植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玉米產業的良性發展。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大玉米種植技術的宣傳力度,改變農民的種植觀念,使其全面掌握新型的玉米種植技術。其次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過推廣玉米種植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其產量與質量水平,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對此,相關政府部門應充分認識玉米種植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強化農民科學種植理念,并重點培養專業的種植人才,為農民進行詳細指導,提高玉米的產量水平。最后應合理劃分試驗田,要求掌握先進種植技術的人才進行種植,使農民看到具體的收益,通過先進種植戶的引領與榜樣力量增強農民采用先進種植技術的積極性,從而實現玉米種植技術的科學推廣。
總之,為了提升玉米種植的產量與質量水平,種植人員應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種植技術,并做好相關的推廣工作,以推動玉米產業的良性發展。除此之外,在玉米實際栽種期間,工作人員還應做好種子的選擇、處理以及相關的田間管理工作,以確保增大農民的實際收益。
?。ㄗ髡邌挝唬?51100新鄭市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