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石林縣玉米綠色種植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改善,對飲食愈發關注。玉米是一種主要的糧食作物,是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品。玉米的種植技術、質量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為給人們提供安全綠色食品,本文就云南省石林縣玉米綠色種植技術展開相關研究。
  [關鍵詞] 玉米;綠色種植;栽培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5-95-2
  大力提倡與發展玉米綠色種植,可提高玉米產量,促進農業經濟健康發展,同時解決人們的飲食隱患,讓綠色健康的食品端上餐桌,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而所謂的玉米綠色種植技術,指的是在栽培過程中減少使用或嚴禁使用一些化學制劑、化學肥料等,以此減少環境污染與水污染,真正實現玉米的綠色種植。下面將對玉米綠色栽培技術及相關注意事項做詳細分析。
  1 品種選擇
  在選擇玉米品種時,需結合云南省石林縣自然條件合理選擇,盡量選擇審定推廣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生育期所需活動積溫比當地常年活動積溫少100~150 ℃的優質綠色玉米品種,有助于增產增收[1]。
  2 選地與整地處理
  在選擇種植土地時,要盡量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條件良好、保水保肥條件優越且耕層深厚的地塊種植。選擇前茬未使用長殘留農藥的豆茬、小麥茬、馬鈴薯茬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口進行種植,可有效滿足玉米生長所需肥料,使玉米保持良好長勢。此外,種植玉米時需將土地進行松土、翻土,實施以深松為基礎,松、耙、翻相結合的土壤耕作技術,使土壤的松軟度滿足玉米種植要求。同時,有效提升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減緩土壤養分流失速度,實現玉米高產。
  3 施肥管理
  在采用綠色技術種植玉米時,施肥是一個重要環節,主要體現在肥料的選擇、肥料用量的控制以及施肥間隔時間的控制等方面。與傳統種植技術不同,在應用綠色技術種植時,不能單獨使用化肥,必須將化肥與有機肥按照一定比例配合使用。并在施肥前詳細測量土地面積,根據種植面積確定兩者混合比例,做到科學施肥。種子種進土壤后,需按照一定時間點進行追肥,最后一次追肥必須在收獲前30 d進行,避免影響植物的生長周期而無法實現玉米高產。為確保食品安全,種植栽培期間不能使用含氯鉀肥和硝態的氮肥,避免造成嚴重的水污染和環境污染而影響玉米的品質。種植期間,需根據種植面積,按照一定標準合理控制肥料用量,如施入含有機質8%以上的腐熟的優質農肥30~40 t/hm2,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而對于磷酸二銨的用量,則需控制在5~10 kg/667 m2為宜。在667 m2的種植面積內,將5~10 kg的磷酸二銨結合整地做種肥或底肥施入,可滿足玉米生長所需營養。另外,施入硫酸鉀時,要將每667 m2的量控制在3~5 kg,同樣做底肥或種肥施入。相關人員需注意硫酸鉀不能做秋施底肥??傊?,在種植玉米時,要結合玉米品種、種植面積以及石林縣的氣候,合理確定施肥時間、肥料用量、肥料種類,方能提高玉米品質,實現增產增收[2]。值得注意的是,玉米的綠色種植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施農家肥。
  4 播種
  4.1 種植技術分析
  在整個栽培期間,播種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為確保玉米栽培效果,在播種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播種時機需要以時間來定,山區4月20日前看墑情播種,4月20日后無雨水直接播種,壩區則以5月5日為界。同時,需測試土壤濕度,根據實際測試結,在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塊進行坐水播種。但是,當土壤的含水量超過20%時,土壤濕度正好符合玉米播種標準,可直接進行播種,不需再采取相關改善措施。播種時要講究策略方法,做到深淺一致、覆土均勻。播種完成后進行鎮壓處理,確保鎮壓后播深為3~4 cm[3]。同時,在坐水播種的地塊完成播種工作后,需隔天鎮壓。機械播種邊播種、邊鎮壓,鎮壓處理過程中需細心謹慎,確保做到不漏壓、不拖堆。
  4.2 種植密度選擇與確定
  在確定單位面積內玉米種植密度時,需全面結合玉米品種、種植形式、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多項要素合理確定。通常,種植密度以地塊肥力和株型來定。肥地稀植,反之則密;株型緊的密植,反之則稀。結合以往經驗,建議相關人員在確定玉米種植密度時,可適當參考以下數據:土壤肥力較高、株型小、穗小時,可將每667 m2的玉米苗數控制在3 300~3 700株;當土壤肥力差,玉米品種屬于大株大穗型時,可將玉米苗數控制在3 000~3 500株[4]??傊瑔挝幻娣e內種植的疏密度要適宜,才能保證玉米栽培質量,實現玉米高產。
  5 田間管理
  玉米播種完畢后,需做好一系列田間管理工作,如間苗、定苗、施肥、松土以及除草等。
  5.1 間苗、定苗管理
  綠色玉米種植技術提倡盡早進行間苗管理,同時間苗的次數要根據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具體的出苗率以及當年的降水、光照等條件確定。一般,間苗次數不能過多,且在間苗過程中要根據玉米苗的長勢、胖瘦合理進行,不能盲目間苗。此外,定苗管理。若在剛開始采用一次間苗、定苗的,需要在幼苗四五片葉時進行定苗管理;若前期進行了2次間苗,則需在玉米幼苗長出三四片葉時進行定苗管理[5]。在進行這一階段的管理工作時,要確保每穴存有一株壯苗,并做到一次等距定苗,使玉米幼苗長整齊、強壯且健康,有效提高幼苗的群體整齊度??傊?,播種后間苗、定苗也是重要環節,若不能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做完間苗工作,導致一穴內有多株幼苗,則會影響玉米的整體長勢,導致玉米瘦弱、玉米粒干癟,無法實現玉米高產。
  5.2 松土鋤草處理
  松土鋤草是玉米收割前不可缺少的環節。做好松土鋤草,可防止土壤肥力流失,滿足玉米生長的營養所需,使玉米茁壯生長。在這一栽培環節,相關人員同樣需合理控制時間點。通常,當玉米幼苗長至兩三片葉時,需進行松土鋤草。在進行深松時要控制好深度,一般深松深度為20~25 cm。第1次松土完成后,還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做好后續的除草工作,一般每隔10~12 d松土除草一次。玉米的整個生育期要保證最少3次松土鋤草工作,方能為玉米的生長創造一個有利條件。鋤草時,要細心鏟除玉米苗旁與苗眼的雜草,但需防止損傷幼苗而減產[6]。
  在玉米栽培期間,上述措施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相關人員需結合玉米品種和當地氣候、土壤類型等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種植方式,做好間苗、定苗以及松土鋤草等一系列培育工作,保證玉米品質,提高玉米產量。除卻上述栽培內容外,病蟲害的治理、追肥、玉米收割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這里不做一一贅述。
  6 結語
  作為典型的農業大國,我國一直十分重視農業種植工作。玉米作為我國種植、生產的重要農作物,其種植備受關注。為提高玉米品質、促進玉米增產,我國一直在不斷探索。玉米綠色種植技術不僅安全環保,也能實現增產增收,十分適合我國現代社會對玉米種植的要求。因此,相關部門應重視玉米綠色種植技術的實踐與推廣工作,為實現玉米的增產增值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茍才明,黃寧.宜賓優質玉米綠色種植技術規程[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9(1):1-4.
  [2]王清軍,王景生.玉米綠色種植栽培管理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8(22):99.
  [3]魏曉紅.關于玉米綠色增產模式攻關技術探析[J].農家參謀,2018(20):128.
  [4]王帥,范菁麟.八五二農場玉米綠色種植技術模式示范[J].現代化農業,2018(2):28-29.
  [5]楊海琴.南陽市夏玉米綠色種植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7(8):159.
  [6]趙建國.綠色食品甜玉米種植技術[J].北京農業,2016(4):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2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