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與管理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于茶葉品質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茶葉種植過程中,應該重視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與管理技術的引用,本文結合云南省孟連縣茶葉種植管理實際,積極研究了如何提高種植技術,希望通過進一步分析能夠提高認識,從而能促使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管理;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 S57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06.037
  1 選擇高質量的茶樹品種
   一是茶農應當秉持自身因地制宜的原則,選擇更契合當地環境的茶樹品種展開種植,保證當地的氣溫、降水量、氧氣含量等滿足需求,更好地幫助茶樹生長。
   二是在挑選茶樹品種的時候茶農需要盡量選擇抗病蟲能力強、防災能力好的茶樹品種,從而更好地避免外界因素,如病蟲災害、自然災害等對茶樹生長的負面影響,保證茶樹的產量與質量能夠更好地提升。
   三是應當進行試種,觀察茶樹苗的質量,通常情況下苗木高度大于20厘米的茶樹,適宜茶樹苗木的存活。
  2茶樹的種植和培育
   在播種工作開始前,茶農需要對土地做好施肥的工作,保證土壤內含有適宜茶樹生長發育的肥料。同時,茶農需要做好開墾溝壑的工作,并于壟溝之內輪番種植茶樹,保證土壤的肥力有效。在種植過程中,農戶還要掌握好茶樹之間的距離,將株距控制在50厘米左右,保證行距在1.5米左右,做好實時的補種,提升茶園的利用率。根據目前我國已有的情況來看,梯田種植是最為常見的方法之一,所以為了保證土地的穩定性,還會在梯田上額外種植一定數量的草類植物,可選擇根系相對發達、對土壤肥力要求小或不與茶樹相沖突的植物,以防水土流失的現象發生。此外,茶農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位于茶園的頂端種植抗蟲能力較強、功能性發達的樹木,不僅可夯實水土情況,還能幫助茶園改善生態環境,吸收有毒有害物質,為茶葉種植夯實基礎。
  3 無公害茶樹施肥技術的應用
  3.1 無公害肥料的選擇
   就綠色無公害的茶葉種植而言,最為重要的環節即為肥料篩選。所謂的無公害茶葉,即為無化學肥料栽培的茶葉,如常用的硝酸銨化工廢料就不能使用。因此,茶農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選擇合適的肥料,以更好地開展種植工作。一是在農家肥料之中,沼氣肥、農作物秸稈以及堆肥都是高度契合無公害茶樹生長發育的重要肥料;二是人或動物的排泄物以及動植物殘體也是高效的有機肥料;三是具備高含量纖維素且不具備化學物品的原料,也可以加以使用。
  3.2 無公害肥料的使用
   在進行無公害肥料的配制過程之中,農戶需要切實遵循包括配料搭配、均衡使用的兩大原則。肥料之中,不同的化學元素占比、微量元素占比,直接決定了肥料的效力,即種植的情況。例如,在氮含量的比例上,茶樹的年齡越大,對氮的需求也越高,自然肥料中的氮應當不斷增長。根據不同深度的施肥工作,對茶樹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例如,深耕肥料能夠促進樹苗更好地生長。
  4 茶園管理
   農戶需要加強對茶園的巡邏和檢查,可進行定期檢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定期檢查即以日、周、月為基本單位,做好相應的檢查和記錄工作。而不定期檢查則需要在惡劣天氣,如暴風雨、冰凍等天氣后,對茶園的基本情況進行巡察,以免天氣因素影響茶樹的正常生長,降低茶樹的產量與質量。
  5 無公害茶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5.1農業防治技術
   無論是在原有茶園基礎上進行改造,還是建設全新的茶園,茶農的首要任務都是選擇合適的茶樹種。為了從根本上避免病蟲害的侵襲問題,茶農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具備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種進行種植。同時,為了避免大型病蟲害問題的侵襲,通常情況下樹種不高于80厘米,因此茶農必須定期展開對茶樹的修剪工作。尤其是秋季、冬季較為寒冷的季節,需要對土壤表層展開施肥和翻耕,對土壤表層的病蟲、蟲卵等進行修剪,確保茶樹更好地吸收養分,全面抑制病蟲害的滋生和繁衍。
  5.2 物理防治技術
   在無公害茶葉的種植過程之中,物理方法常被運用于部分人工相對較易捕殺的病蟲害問題,例如,茶麗紋象甲和茶毛蟲等。常用的方法有采取燈光的方式將害蟲殺死,或采用色板誘捕害蟲等。除了病蟲以外,雜草也會影響茶樹的正常生長發育,茶農也要做好相應的田間管理工作,及時清除雜草。
  5.3 生物防治技術
   根據現有的技術情況來看,生物防治技術是目前最為有效且契合無公害需求的一種病蟲害防治手段,例如,寄生蜂、瓢蟲都是茶樹常見病蟲的天敵。所以在具體種植的過程之中,農戶可以有意識地引入上述病蟲害的天敵,從生物角度完成防治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對茶樹產生負面作用。
  5.4 化學防治技術
   為了更好地避免農藥對茶樹的負面作用,農戶應當選擇殘留較低、毒性較低,尤其是對人體影響最小的農藥來進行防治工作。通常情況下,農藥的噴灑往往是采用噴霧式的方法,對茶樹和土壤不同的部位,要有針對性地完成噴灑,從而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6 結語
   為了確保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產量提高,需要采取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并引入有效的綠色理念,同時,種植人員更要提高認識,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從而促使茶葉種植產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聲勇.綠色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與管理技術的思考[J].農業與技術,2018,38(01):114-115.
   [2]冉茂智,林竹.綠色無公害茶葉高效種植與管理技術的思考[J].南方農業,2017,11(11):10-11.
   [3]姜發康.江城縣綠色無公害茶葉種植與管理技術探討[J].農家參謀,2017(15):51.
   作者簡介:李學貴,大專學歷,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50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